刘华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思维 动手操作 探究活动
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规律(动作感知 — 建立表象 — 形成概念)以及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中训练操作与思维能力。
一、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比如:教学《摆一摆》时,对于“面积”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通过实验:用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摆一些长方形。我请学生到前面来,运用白板设计好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复制及拖拽的功能进行拼摆。充分感知,建立了“面积”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
学生可以和教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这样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的尊重和爱护。
二、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在讲授《摆一摆》一课时,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和长6厘米、宽4厘米的两个长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首先出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摆面积单位)请一个小组的学生到前面来,运用在电子白板上设计好的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以及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复制及拖拽的功能进行拼摆。再给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请学生来解决问题,可以借面积单位,也有学生沿着长和宽都只摆一行面积单位,通过想象可以知道一共有24个小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有哪些小正方形也可以拿走呢?(请学生上来演示,在电子白板上将可以拿走的正方形依次拖走,呈现出这种方法。)对于第二种方法,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再现出学生想象的过程。
提问学生:谁用了更少的面积单位也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想法,(转),只用了一个小正方形。不得不说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生总结方法: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长和宽相乘得到面积。算式是6×4=24(平方厘米)通过课件演示解释方法的合理性: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说明沿着长和宽各能摆6个和4个正方形,全部摆满的话,还是24个面积单位,一共是24平方厘米。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是几厘米,沿着长边就可以摆几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这样的几排。由此使学生理解: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三、在“做数学”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话,那么,空间想象能力则是体操中的高难度动作。所以加强发展空间观念就必须加强实际操作。这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拼拆等活动学生才能获得有关图形特征的深刻印象。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时,学生通过测量长方体实物的长、宽、高了解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知道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就可以知道这个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把长方体横放、竖放放、再倒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如:用24个棱长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学生动手摆长方体,得出,用24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主要有6种:①长24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由此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无法代替几十个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做数学”使他们亲自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四、在探究研讨中成长,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兰本达所倡导的小学教育的“探索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所学的概念相联系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操作,通过这些具体的客观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结构。第二阶段是研讨。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让学生讲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通过同学之间分析,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每个学生所获的形象更丰满和完整,使探究中所观察到的形象内化成概念。
你能画出几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能画几个就画几个,要標出长和宽的长度,然后算出所画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通过动手摆、画,得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挥。
总之,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思维的训练不是靠灌输,而是靠启发,引导和点拨,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所以要在活动中密切动作和思维的联系,使思维得到发展。教师也要不断分析、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和途径,继而达到训练操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