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你会打“扑克”吗?说起打扑克牌,生活中非常常见,学生也并不陌生。扑克牌上,有不同的颜色、花色、数字,玩起来千变万化,引人入胜。低段数学教学中,借助扑克牌,可以大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儿童在玩中辨色、识图、认数、认相邻数、数数、比大小、加减乘除运算等,还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和有规律的排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一牌在手,低段数学不用愁”,扑克牌在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中有许多妙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小朋友年纪小,爱玩爱动,上课容易分心。特别是数学课,如果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将会让他们失去数学的兴趣。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将游戏引入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去。
老师们可以这样操作:一副扑克牌,拿走大王小王,剩下52张牌。事先让学生知道扑克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各有13个数。可以按照花色分类,分成4类;也可以按照数字分,分成13类;也可以按照颜色分,分成2类。
这样的分类游戏,可以在课堂上玩,也很适合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游戏,丰富自己的数学智慧。
扑克牌的神奇,还有许多的例子。前不久,聆听了一堂校内教研课一年级“20以内加法”复习教学。该老师试教了2次,每次处理的方式都不相同。截取其中的一个片段来试着分析分析。
【片段一】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看看谁算得最快!
卡片出示:3+6,9+3,4+8,8+5,3+4,2+8,6+7
(最后老师将这些算式卡片定格在大屏幕上。)
【片段二】师:小朋友们见过打牌吗?今天啊,我们同桌也来玩一玩。先听清楚规则哦。
屏幕出示规则:2位小朋友轮流拿出一张扑克牌,算加法。算得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得笑脸奖励。
(学生跃跃欲试)
比较这2种方式,片段一中,教师直接呈现口算卡片,呈现形式比较简单枯燥,学生看似热热闹闹,实质是被动学习,学习兴趣并没有很好调动起来。片段二中,采用“打扑克牌”的方式,学生明显更加感兴趣,也更加来劲了。在打牌的过程中,有比赛,有竞争,形式开放,算式多样。在充满童趣的打牌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二、夯实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直接指向数学核心素养。而小学低段是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运算,都需要一定量的练习。但是低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枯燥机械的练习,如果长久机械练习,将让学生产生“数学=计算”的错觉,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其他能力造成干扰。为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一定要避免枯燥,可以借助扑克牌,小伙伴们一起组成“打牌搭档”,完美实现练习的目的。
适合低段学生的扑克计算游戏有许多,比如“凑十”游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凑十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数感。游戏时先拿出1-9数字卡片。数字组合,凑成十。可以是两个数凑成10,如1+9,2+8;也可以是三个数凑成10,如1+2+7;2+3+5等等。
二年级学了乘除法计算后,还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游戏。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算出4张牌的得数是24。提高综合计算的能力。游戏时任意拿出4张牌。运用加减乘除运算得出24。有时4张牌得到24有多种算法,有时无解。算24点,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好的方式,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扑克游戏,还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凑十法的练习,就完全可以大人带着孩子一起来。借助这个牌,孩子和家长亲密无间,亲子关系得到更大发展。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活動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说过:“数学是根据某些简单规则使用毫无意义的符号在纸上进行的游戏,是制造快乐的游戏。”把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带给学生直接的操作性基本活动经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进而让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数学课上,借助扑克牌开展游戏教学,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扑克游戏中,经常是同桌互玩,或者4人小组合作等等。在玩扑克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孩子们从同伴中汲取思想,汲取他人思维。这样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数学学习让学生的脑子真正“动”起来,思维实实在在“活”起来,把学习过程变成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游戏中积累出来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小伙伴们活动中成长,活动中收获,活动中提高,促进数学能力的积淀。
综上,别看小小扑克牌,其实蕴含大能量。让孩子从小学会玩转扑克牌,就相当于玩转了数学。把扑克牌和数学学习互相结合,老师和家长组织轻松,效果又好。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数学经验,培养扎实的数学运算功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整合与拓展课例精选一年级》主编:杨海荣、朱国平。文汇出版社。
(2)《加强小棒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者:鲁洪军、王泰臣。《中小学数学》2019年1-2期。
(3)《十巧板学具的开发与教学应用》作者:葛芬。《中小学数学》2019年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