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者 物我两忘间

2021-04-18 23:44张淑霞
关键词:学习力审美情趣古诗词教学

张淑霞

摘   要:学科素养立意下的诗歌教学,不仅传授诗歌知识,更要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诗歌教学是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一高二阶段古诗词教学念好“读、品、拓”三字经,做好“导”与“比”两件事,提高审美情趣,积淀诗意情怀。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情趣;诗意情怀;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05-0008-03

愿诗歌与你同在,愿你启明灯不灭,愿你爱有所得! ——题记

古典诗词达人,如唐之“李杜”,宋之“苏辛”等等,名篇佳什、珠玉在前;专家遴选,选入教材,自应成为语文课堂的教学亮点;学科素养立意下的诗歌教学,不仅传授诗歌知识,更要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诗歌教学是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鉴赏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一以贯之,高一高二基础阶段的教学更显重要,正所谓“根深方能叶茂”。现主要就高一高二阶段,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习力的做法略谈一二。

一、放宽眼光,用心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急功近利、唯分是图,会极大束缚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诗词是真诚心灵、细腻情感的浑然天成,只有用心品读才能体会其深远韵味。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思路清晰、目光长远、谋划精细,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核心素养和学习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概而言之,诗歌教学在基础年级要念好“读、品、拓”三字经。

(一)读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集体读,个别读;教师示范读,配上音乐读。读出那些九曲缠绵的灵动,风定丝闲把孤单化为诗意;读出那些横岭侧峰的情趣,壮阔豪卓把嘴角抿成坚毅;读出快乐如鸟,翩跹如蝶;读出自由翱翔,智慧豁达——纵使销魂蚀骨、心乱似沸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独与生活坦然相对。被贬杭州,出巡属县,他欣然挥毫“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被贬黄州,道中遇雨,他依然高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熟读成诵,怎可深刻体会子瞻的旷达洒脱、安之若素?又如,气势雄伟,情感跌宕的《将进酒》,需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感情充沛、读好重音、控制好语速,在情绪与声调的起伏变化中体会诗人的狂放个性、悲壮情怀和深广忧愤,“与尔\同销\万—古—愁”,在音节的顿挫中一下子就明白了青莲居士的精神内核!再如,也只有在口角含香的吟咏中,才能真正认知到《春江花月夜》,那一轮高天朗月何以能光耀千古,催生诗国的灿烂!总之,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让诗歌教學以读贯之,让“诗”与“读”相生相伴、彼此依托,读出一份通灵,读出一份情难自已。

(二)品

品词句、品画意、品诗情、品技巧,咂摸诗味、理解精义、体会情感、鉴赏手法,在阅读享受中体会文学之美:小桥流水云蒸霞蔚,大漠孤烟莽莽苍苍;海天尽头月白水蓝,曲径通幽姹紫嫣红。“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可爱娇羞的少女亭亭玉立在你的身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亘古长江滔滔水,惊心动魄在眼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万千豪情放飞在高空,涤荡的何止是当时的那个青年?思路灵活,方式多样,这样的语文课堂才生动形象、精彩纷呈。语文教师要敢于挑战,用智慧与双手给予学生丰富的精神营养,如科学整合教材,将唐诗中并峙双峰分为“李白篇”“杜甫篇”,采用线性教学,使学生不仅感受到李白的迎山巅长风看日落月升,杜甫的破藩篱障碍观宇宙浩瀚,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峭拔风骨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要善于研究,合理进行单元教学和专题教学。要有魄力,舍得给学生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训练学生抓关键词、抓“含情量”高的词赏鉴品评。

(三)拓

拓展知识、拓宽眼界、拓开思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纵横比较举三反一,让学生穿越渺远时空,感受经典魅力。其中比较鉴赏很值得推广。同一作家不同时期、同一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同一意象、不同作家笔下的比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的梅是夜阑尽处聚散沉浮;“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的梅是落泪成珠离合起落;“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的梅是傲岸欢愉永恒生命……诗歌的形象、语言、手法、思想内容都可进行比较鉴赏,这是对“求同存异”思维品质的最好训练。

另外引导学生将诗歌鉴赏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进行迁移,学以致用,是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习力的重要途径。如,诗歌鉴赏“双基”,可以用于散文阅读和写作;求同存异进行比较,可以用于新闻阅读。总之,读诗赏诗带来的幸福感、积淀的诗意情怀,对高中生活乃至人生来说堪称恩赐,平生无限爱,有言在歌诗。

二、放开手脚,用活动激活学生诗之潜质

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然要进行教与学模式的改变,创新型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势在必行。古诗词教学顺势而为,要做好“导”与“比”两件事。

引导、指导、疏导,诗歌教学“导”的工作异常重要,尤其基础年级。首先向学生明确,拿到一首诗,头脑中要迅速有两个问题:1.写了什么;2.怎么写的。其次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如将答题技巧编成顺口溜:题目作者加小注,结合全诗看清楚;起承转合层次明,由浅入深景与情;合理推断加联想,整体观照要看清;修辞表达加手法,细审题干巧作答。教师还要善于“退出”,适时把讲台让给学生,某一首诗,学生试讲,教师做好课下指导和关键处的点染提醒,这会极大地激起学生“备课讲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高一后半学年,或从高二开始运作,能收到好的效果。另外讲课前拿出5~10分钟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课外诗篇……积久训练,学生提高的不只是诗歌鉴赏能力,还会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比读、比写、比记忆,创设活动,展示才情,给学生机会给教师惊喜。班级举行小规模诗歌朗诵比赛;把小组做的“诗歌营养自助报”评出等次、张贴展示;把课上限时完成的“百字诗评”“诗歌素描”或课间自愿完成的诗词,全班观摩并推荐给校报刊登……有些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巧谋细思的小活动会唤醒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激发出阅读的渴望,激活诗的潜质。“我记得你的杨絮,记得你的雾霭,记得你琅琅的晨读书声,是如何溅出门廊,又凿成地上青灰瓦红的砖块”,诗歌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一个魅人的迷。

时光流逝,高中生活终将渐行渐远,漫漫人生路起伏辗转,相信经过诗歌洗礼的灵魂一定会于坎坷中看夜风流转,听草虫微鸣。

三、提高素养,灵活思路,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成长无边界,课改正当时。课改深处,是教师素养的提升。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成为课改的主动参与者、研究者;要想让学生喜爱诗歌,教师首先要广读博览,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一个有诗心的教师,一个有较高审美情趣、有个人独特见解、能带着学生进入诗歌王国的教师,带给学生的才是一个美的世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胸怀抱负的伟大政治家曹孟德对人才的虔诚渴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是善于提炼生活的白居易展示的温暖如春的诗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边塞诗人王昌龄用掷地有声的语言演绎的戍边将士的爱国豪情;“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天涯羁旅,梦回家园不得,这是纳兰性德对表面荣光实则风雨兼程衷情难诉生活的悠长慨叹……诗歌能带给我们那么多丰富绚烂的人生体验。不久前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迅疾引起关注,就是因为它唤醒了每个人生长在生命里、埋藏在心底的“诗意”,打动了中国人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一颗“诗心”。望月听雪,感春悲秋,它的回音旷古亘久;字字珠玑,皦皦菁华,它的光彩辉映你我的生命旅程。

長久以来,语文课总是在高考指挥棒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语文教师每天忙着赶进度、肢解课文归纳套路,甚至认为课堂上让学生动笔、动口是浪费时间,语文课索然无味。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古代诗歌教学更是应试与美感脱节,因为缺乏积淀、缺乏审美情趣的培养,让缺乏生活阅历的学生答题只“凭感觉”或生搬硬套。

其实,转换一下思路便有了出路,任何事情都是有舍才有得,“教是为了不教”。做好三年整体规划,高一高二阶段诗歌教学念好“读、品、拓”三字经,做好“引”与“比”两件事,笔者相信诗歌鉴赏将不再难,关键是师生的坚持,坚持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有了基础阶段厚实的积淀,必会有高三勃发的惊艳。而这积淀的过程正是学习力培养的过程。

踏歌而行者,物我两忘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无所拘束,风发扬厉,成为诗中理想的自己;用一生把诗歌的梦刻画成真实,在诗歌的引领下,在辽阔的天地中,自在啸歌,漫山呼应。

猜你喜欢
学习力审美情趣古诗词教学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