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岩
摘 要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微课程的兴起与发展为优化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微课程关注度高、信息传播快捷、师生互动性强等优点,不断强化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宣传,完善高职教师培训机制,加快构建人文素养培育课程数据库等,对拓展高职院校教育渠道、优化课程结构,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微课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5-0077-04
在现阶段的人才市场中,企业不仅关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更重视学生在责任心、忠诚度、学习能力以及进取心方面的表现,只有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才能成为企业的重点培育对象,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可以借助微课程等方式,采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将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进行基于微课程的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之前,需要对人文素养的内涵有清楚的了解,并掌握当前教学阶段的培育现状,以便为微课程理念的融入提供可靠保障。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看法以及内在的品质精神。从现阶段的人文素养来说,其核心理念指的并不是“能力”,而是形成的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精神。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提升十分关键,同时也标志着国家软实力的提升。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的重要内容,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高职学校必须要重视对人文素养的培育,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要指导学生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形成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局面。
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是普高、中职校的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但人文素养的培育有待加强。调查显示,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占比不到50%,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积极寻找并探索适用于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现阶段高职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职业技能培养,片面强调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忽视了学生人文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格培养等。从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职业技能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使得人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削减,人文课程出现明显边缘化的情况。
相比普通高校学生,高职学生对于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了解略有欠缺,尽管少数高职院校已经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形成了初步认识,同时也制订了相应的培育方案,但人文素养培育不足的情况依旧十分严重。另外,许多高职学生在认知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学习方面,这对自身未来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尽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以及资源配置上加大经费投入,以保证人文素养学科教学的需要,但由于高职院校中新学科的增设,如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更突显了人文素质专任教师的缺乏。
二、微课程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可行性
从现阶段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来看,微课程的应用十分必要且可行,微课程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地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其在帮助学生获取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一)符合教学改革的潮流
高职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学校在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微课程的出现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模式,凭借自身主题集中、短小精悍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当前教学方式创新的要求,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借助教学视频在互联网终端或者多媒体教室,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展现人文素养的知识与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有效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1]。
(二)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需求
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来看,学生基本為“00后”群体,其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在其生活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教学需求方面,也更偏向基于互联网的灵活教学手段。在目前的网民群体当中,学生所占的比重很大,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几乎所有人都会上网,且乐于使用网络解决问题。而微课程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学生的教学需求[2]。微课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学生所持终端设备的作用,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工作。在微课程的广泛应用下,教师可以构建人文素养培育课程视频库,采用灵活便捷的方式进行教学视频的制作,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微课程的开发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让教师从中获益,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提高资源利用率[3]。
(三)教学机制改革下的微课浪潮
从现阶段兴起的微课浪潮来看,微课已经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类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自我水平,选择合适的类型,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需要针对微课的类型与特点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将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实现学生兴趣的激发,在人文素养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学习兴趣为人文素养培育课程的优化提供可靠保障。人文素养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更为有效地沟通,向学生传递一些正能量的内容,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微课程的应用可采用情景化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增进学生对人文素养知识与内涵的认识。特别是在应用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师在增进对学生的理解的同时,更好地将学生的需求融入到微课程当中,也可采用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4]。教师与学生能够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实现快速便捷地交流,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能够以此为基础,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微课程的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实践
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应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5]。除此之外,微课程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水平,如果不能保证微课程制作的精良,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制约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为了更好地实践基于微课程的人文素养教学,探究人文素养教学实践的过程,实时跟踪测评该方面的教学表现,进而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综合与评价,我们提出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金字塔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看出,人文知识与技能起着基础性作用,构成人文素养的基石。人文能力与方法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与品质主要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理解和应用人文的意识和态度以及对人文的情感、兴趣和动机等,这些精神和品质在人文素养各要素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决定着人文素养的方向。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理实一体化,理论教师讲解专业知识原理,在人文素养课程中,负责基础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师传递技能与方法,在人文素养课程中,负责演示技能和示范方法;在实践创新课中,增加了创业导师的环节,负责人文素养的社会化,以更好地实现人文课程从底层到社会应用完全的贯穿与落实。人文精神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但在总体上不外乎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权利、利益与价值的尊重和保障,对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之上的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球、宇宙及其他动植物的关切,它是人类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精神因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在教学中发现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配备不足,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将解决方案定位在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通过微课程解决师资不足、资源不够的问题,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一是形成专业人文素养师资团队。人文素养培育是人性教育,教师是教育的本源,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文素养师资团队,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之关键所在。二是整理总结人文素养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除考虑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在教学比例上的平衡外,还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多元与互补,促进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然成长,高职课程运用各种文化交融及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接受社会的机遇与挑战。三是组建课程拍摄与录制团队。组建专业拍摄与录制团队,定期进行办公软件、PS软件、CDR软件使用教学的录屏视频制作,关注视频教育网站相关资料,录制微课程视频。采用摄像机或截屏录屏软件实现微课程的前期录制,给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感官体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四是课程制作与输出。微课程是以学生学习习惯为切入点,把原有课程分解成具有目标、方法、任务、互动及反思的微型课程体系,是教学创新中一场革命的开始,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五是微课平台构建与试用。尽管校园微课平台建设的开发与应用会有较大的资金成本投入,但微课平台构建更能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通过移动式学习把碎片化的时间变成有效的知识输入。
四、基于微课程的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反思及建议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必须要充分结合微课程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在增强教师人文素养培育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提升教师的微课设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文素养培育方案。
(一)强化人文素养培育宣传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教育。高职院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学校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存在明显不足,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人文素养的理解不到位,制约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但现阶段社会发展對高职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需要在人文素养方面有着良好表现。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环节中强化对人文素养的宣传,在改变教师自身观念的前提下,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氛围,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让高职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人文素养课程当中。特别是应该借助网络技术,提升人文素养宣传的效率与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
(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从微课程的应用来看,制作水平对教学效果起着直接作用。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在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面的水平。高职院校需要对现有的培训机制进行创新,通过增加一些微课视频制作培训、微课设计培训等,让教师制作更为精良的微课程,将人文素养教学课程的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6]。与此同时,应该强化对教师的引导,提升高职教师在微课程方面的重视程度,将微课程与人文素养培育相结合,激发教师制作微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将更多优质的人文知识融入其中。只有增强教师的认可度与参与感,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微课程的优势,为高职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文素养教学环境,实现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构建人文素养培育课程数据库
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为微课程的设计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专业的平台支撑,能够将各项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学校通过为教师提供经费、技术终端设备的支持,以及更为优质的教学条件,促使教师将更多的人文素养内容融入到微课程当中。高职院校在构建完备的设备体系以后,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对人文素养课程进行分类,将设计的微课程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在推动课程改革的同时,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在高职院校构建人文素养培育课程数据库之后,需要增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地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完善。
参 考 文 献
[1]秦志红.礼仪教学对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研究[J].北京农业職业学院学报,2020(1):1-5
[2]金明磊.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方向和新实践——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1):6-9.
[3]高国忠.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在高职校中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2(3):245.
[4]闫振伟,席亚楠.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养成与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2017(4):96-97.
[5]关羽婷.探析高职院校传统音乐鉴赏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作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9(11):71-72.
[6]丁安英.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及改进途径探析——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1-33+37.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vide an important way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micro-courses, such as high attention, fas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stro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improve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curriculum database, etc., to expand the education channe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icro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Author Shao Y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