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道德叙事研究及其当代价值

2021-04-14 20:49葛莹莹马向真
理论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伦理学道德教育

葛莹莹 马向真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而从目前学校德育的情况看,虽然通过不断变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青少年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道德问题,犯罪率和自杀率都居高不下。全社会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暴露出部分社会成员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缺乏责任意识等问题。这些都引起我们对道德教育现状的反思,对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质疑。

《论语》是一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以对话的方式展示了儒家的道德教育的思想,是我国道德教育历史上的重要著作,对中国的道德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习近平用典》进行梳理统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11次运用《论语》中的名言,他认为儒学经典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2〕《论语》的影响力持久而深远,一方面缘于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智慧,另一方面则缘于道德叙事的方法为世人所称颂。道德叙事引入德育课堂之后,它通过故事和对话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突破了传统理论德育的局限性。但是,运用道德叙事开展道德教育仍然面临许多困境,譬如语言的边缘化、叙事的单向化、内容的单调化,这些都制约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对《论语》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但是在汗牛充栋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中,关于《论语》的道德叙事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本文对《论语》中的道德叙事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代道德教育有借鉴和启示。

一、道德叙事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需要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按照孔子的理论,仁(道德)需要表现在礼(伦理)之中。〔3〕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理性伦理学和叙事伦理学两种进路。理性伦理学指的是以理性的思考方式把伦理的普遍法则抽象出来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它对于伦理的普遍性把握得很好,但是将伦理理论与千姿百态的伦理生活相分离,则抽象而冰冷。而叙事伦理学能够贴近生命个体,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4〕叙事伦理学不强调概念体系,而是将隐含伦理问题的生命活动片段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两种伦理学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从学科和知识的角度说,理性伦理学的地位无可比拟,因为理论就是抽象的和体系化的。但是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无疑是叙事伦理学发挥的作用更大。理性伦理学是以准确而有深度的道德规范展示的,以规范、制度或者准则进行直接教育只能作用于人的理性认知,而无法产生生活经验的迁徙和情感上的共鸣,并且枯燥的知识会给人一种灌输和压迫的感觉,让受教育者排斥。理性伦理学在教育上的乏力,恰好是叙事伦理学优势所在。基于存在论的叙事观认为,叙事是切合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方法。叙事表现为讲述者和聆听者之间的对话活动,在对话中连接生活和道德,帮助人们寻找生活的意义。叙事伦理学通过生活的片段将知识经验传递进人的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中,它能够对人产生影响,主要是对道德情感的调动。如果叙事能够激发人的情绪情感,人们就会与叙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产生心灵共振,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叙事伦理学的道德实践力量就在于,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他(他)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道德的实践力量是理性伦理学没有的。

道德叙事就是用叙事伦理学的方法开展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言语,对生活中的道德事件或者道德楷模故事的叙述,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动机,以此来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的成长和完善。它是一种历久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麦金太尔所说,“人是一种叙事性的存在”,因为“我是在我历经从生到死的故事的过程中被他人所合理地认为是的那个存在;我是一个历史的主体,这个历史是我自己的而不是任何别的人的,并且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5〕所以,要让道德教育的规则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不是规则本身,而是如何让人信服和遵从规则。而能够对规则信服和遵从,主要在于引导人如何通过内在探寻去评判规则,在于展示道德行为图式,激发个人开展对于“善”和人生价值的探索,实现德性的行为。

二、《论语》中的道德叙事

道德叙事是以具有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的个体为中心,阐述个体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和社会关系交织的生活,以个体品格的塑造为终极目的进行建构,以生活经验和生命感悟为质料促进对生活和生命意义的理解。《论语》中道德思想的展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着孔子及其弟子的日用伦常的生命活力,在“事”中“叙”,在“悟”中“得”,从而将儒家的道德思想深入人心,才能于后世代代相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论语》中的道德叙事主要有以下特征。

1.叙事内容的生活化和生命性

道德起源于生活实践,生活是道德叙事的现实起点,生命是道德叙事的逻辑起点。《论语》通过孔子的自述来讲述孔子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生命经验、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的感悟等。

孔子对自己一生的道德成长作了总结。《论语·为政》篇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孔子讲述了自己各个人生阶段达到的道德水平,从中可以知道,一个人的道德品性不是天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过一生的锻造,不断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孔子对道德的最高境界作出了描述,也就是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最终达到思想和行为的一致,不会超出规矩的范围。

孔子对自己的为人也有明确的阐述。《论语·述而》篇中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如何,子路不回答。孔子言:“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体认,他没有说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他用忘记吃饭的乐学、忘记忧愁的乐活、忘记衰老的乐天的生命状态来表达他的人生追求。这种学无涯、乐无穷的生命状态正是他的人生修养,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生生不息不厌不倦的生命精神正是孔子认为的仁德所在。钱穆先生认为:“学者就此章,通之于《论语》全书,入圣之门,其在斯矣。”〔8〕

孔子对自己的生命态度也有感悟。《论语·子罕》篇中太宰问子贡孔子的才能是如何得来的,子贡认为孔子天生就是圣人所以才多才多艺。但是,孔子却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9〕孔子不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天命,而是自己奋斗而来的。他说了自己的经历:少年时家境贫寒,经过了艰苦生活的磨炼,才学会了各种生存的本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才能。孟子在这之后体悟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0〕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没有天生的圣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砺才能有所成。

孔子通过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道出内修之道。《论语·述而》篇中有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孔子说自己平日里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作枕头,也是开心快乐的。但是,如果财富和权力是通过不义之举得来的,那是不行的。在这里,孔子表达出安贫乐道的道德修养,这个道是仁道,讲求义。如果富贵是由“义”而得的,那“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是“不义”而得的,那我宁愿不要,也要“从吾所好”。〔12〕这里孔子阐述了自己的财富观,表明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在财富之上的,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论语》通过生活化和生命化的叙事,将孔子及其弟子的道德感悟和道德行为娓娓道来,贴近生活,贴近生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反思,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2.叙事过程的双向化和多向化

道德教育不仅是教育者对讲述道德经验的单向行为,还需要叙事主体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的视界不断地与被理解者的视界交流,不断生成、扩大和丰富,最终达到不同视界的融合。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循环过程,他将之称为‘视界融合’”。〔13〕《论语》中既有孔子与其弟子的双向问答式叙事,也有多名弟子的多向会谈式叙事。

(1)双向问答式叙事。《论语·学而》篇中子贡与孔子有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4〕在这段叙事中,孔子既表明了义利观,同时也善于启发和引导,让子贡在对话中领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中最富有的,所以他更加关注贫富的话题。子贡所说的贫穷但是并不谄媚,富有但是并不骄傲自大,已经是比较高的道德修养了,正如孟子所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15〕孔子的回答“可也”没有否定子贡,而是启发子贡在修养上更进一步:“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比“贫而不谄”更多了一种对待贫穷的积极心态,体现了安贫乐道的修养;“富而好礼”比“富而不骄”更多了一种对待财富的坦然和平静,是更为自在的一种境界。当子贡有所领悟时,孔子又表达了他的赞许和肯定。这段经典对话,让我们看到了叙事者和聆听者之间的心灵共鸣,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和教育的效果。

(2)多向问答式叙事。《论语·先进》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段呈现的是四人围绕孔子的“问志”来“言志”,最后孔子“评志”,这是《论语》中最富有叙事特点的一章,集中反映孔子在道德教育思想上的造诣。孔子首先提出“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16〕不以老师的身份而以长者的谦和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轻松的叙事氛围。子路“率尔而对曰”后孔子“哂之”,虽然弟子没有谦让不深思熟虑,但是孔子仍然抱有宽容的态度。曾皙问孔子对大家的言谈的看法时,孔子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虽然对各人的“言志”有不同的态度,但是仍然尊重每个人的想法,这是孔子以自身的言行来施以“宽、恭、谦、让”的道德教育。最后孔子谈了他的意见“吾与点也!”曾点虽然没有说治理国家之道,但是他描绘了一幅儒家礼乐治国的盛世图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与孔子提倡的“仁政”“礼治”相吻合。“侍坐”篇中孔子通过对话,层层启发、深度思考,展示了孔子进行道德教育叙事的特点和模式,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实践性。

《论语》通过双向和多向会谈式叙事,展示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对道德难题或者道德目标的讨论,实现了不同道德主体间的对话,从而促发了内在道德理念的生成和优化。

3.叙事语言的通俗化和诗性化

道德叙事中语言的表达非常重要,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才能有效传播道德思想、加强叙事的感染力。《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仲尼曰: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17〕可见,孔子认为语言的巧妙运用对思想的传递影响很大,这一点在《论语》中有生动体现。朱熹说:“《论语》愈看愈见滋味出。”〔18〕《论语》中的语言既通俗又有诗性,是道德叙事的经典。

(1)通俗化语言。《论语》中的语言以口语为主,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孔子的语言都很朴实自然,因为孔子主张“辞达而已矣”。〔19〕《论语》中的很多篇章都体现了“辞达而已”的特征。《论语》中描写孔子和颜回的师生情谊笔墨较多,如《论语·先进》篇中有言:“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20〕孔子被围困在匡,颜渊最后才来。重逢后,孔子正话反说,故意用相反的意思来表达“吾以女为死矣”。诙谐有趣,营造了一种和谐亲近的氛围。颜渊立刻回答:“子在,回何敢死?”这两句平常的对话,语言幽默平实,但是细细回想情真意切,把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表露无遗。颜回一生都在孔子身边度过,孔子与颜回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师生关系,孔子说“贤哉回也”,他认为颜回好学有德,“不迁怒,不贰过”,〔21〕因而颜回被孔子视为儒家思想的传承人。不料,颜回竟然短命去世,这个对孔子的打击很大。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22〕连用了两个“天丧予”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也强调了悲伤的情绪。

(2)诗性化语言。《论语》中的语言不仅通俗幽默,而且文采斐然。孔子多次用到《诗经》中的词句来开展道德教育。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23〕《论语·学而》篇中引用《诗经·卫风·淇奥》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4〕来形容道德修养的不断进步。《论语·八佾》篇中引用《诗经·卫风·硕人》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5〕来说明“礼”和“仁”的关系,“礼”在“仁”之后。《论语·子罕》篇中引用《诗经》的一句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26〕来表达对恋人或者亲人的思念。《论语》中也善用比喻、排比、对偶、顶针等修辞手法来组织语言,让叙事更加具有韵律,比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9〕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30〕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31〕

三、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论语》作为叙事性道德教育的经典文本,它的价值并没有因为年代的更迭而丧失,反而在时代的发展中更加显示其魅力。当代德育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应该借鉴《论语》中的道德叙事特点,不断设计和改进道德教育的方法,让道德教育完成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在道德叙事的内容上,立足现实生活

道德叙事的内容素材是影响道德叙事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是道德叙事取材的重要来源,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道德叙事的资源,以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激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提升。其一,要聚焦德性生命成长,选取富有生命体验的素材。道德教育如果不能聚焦在人的生命体验上,就无法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无法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当然也就无法对人产生道德教化的作用。在道德叙事素材的选择过程中,要选取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生命体验的内容,道德模范的生命成长经历或者受教育者生命中的动人故事都是重要的资源,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使他在认识上真诚接纳,在生命实践中率先示范,从而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其二,要聚焦生活问题,选取典型性素材。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新的道德问题,也产生了一些道德困境和难题,譬如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问题、基因编辑婴儿的生命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侵占,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选取典型的有针对性的道德故事,才能启发受教育者产生道德意识,从而更好地领悟叙事内容的价值意蕴,增加道德理论的认识,提高解决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能力。

2.在道德叙事的方式上,开展对话和交流

叙事不是叙事主体的独角戏,也包含叙事者和聆听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否则叙事就变成了单向的空洞说教,受教育者成了被动接受道德理论的“美德袋子”,严重地割裂了叙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道德叙事的目标是帮助受教育者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习惯,提升道德品质,而这些都需要受教育者也就是叙事客体来实现,只有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道德规则“入脑入心入行”,才能有效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只有通过对话、交流和讨论,才能将叙事主体和客体纳入同一个时空场景,实现两者的情感互动和精神交流。正如《论语》所示,孔子的道德思想的传授大部分是依靠对话来实现的,孔子通过设问、启发、回答等方式解答弟子的疑惑,或者弟子之间通过对同一主题交流思想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功效,正是这些问答式的对话引发了师生之间生命情感的流动,从而实现了思想的领悟和价值的引领。在现代德育叙事中,一方面可以运用网络资源、云资源,让叙事的方式更加多样和灵活,也让德育价值实现了共享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网络科技,超越国界实现多元道德文化之间的对话,超越场景实现多向甚至是群体之间的对话,实现超越时空实现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对话,让德育叙事的功能更强大。

3.在道德叙事的情境上,营造平等开放的氛围

在叙事中创造情境体验,也就是架构一个场景,营造叙事所发生的时空环境,让叙事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推进,才能让受教育者更好地参与对话交流、文本交流,从而感悟道德叙事的价值意蕴。在情境的营造上,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论语》中孔子在道德教化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语言策略,譬如诗性化、趣味化、暗示、具体化等等,加大了语言的信息承载能力,有效发挥了语言的反思功能和情感同化的作用,从而增强了说服力。巴赫金说:“语言绝不是中立的媒介,能够轻松为人所用而不会沾染说话者的意图;相反,语言承载着,而且满载着他人意图。”〔32〕在现代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者的语言要生动活泼,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发展,采用生活化语言,进一步拉近叙说者和聆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的对话,才能有效传达道德教育理论。如果叙事的语言过于单调和生硬,那么很难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语言运用的方式要更加多样化。教育者的言语是表达得最直接的方式,其次体态和手势作为辅助手段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笑容能迅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多媒体中的视频、动画、图片、图表等等是非常直观和生动的表达方式,既突破了口头语言的表达限制,也能走近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场景,帮助受教育者集中注意力,营造一个积极开放的氛围。

总而言之,基于道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开展《论语》中的道德叙事研究,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道德叙事的概念来源于西方话语体系,而阐明《论语》中道德叙事的特征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对于建构中国自身的道德叙事理论具有原创价值,也体现了一定的学术前瞻性;将《论语》中的道德叙事特征迁移到现代德育中,让现代德育改革回望传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也要警惕道德叙事对现代德育的价值引导中可能会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自由主义倾向和价值的碎片化倾向。■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伦理学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