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乌鲁木齐城建史考述

2021-04-14 18:51苏奎俊
新疆社科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土城满城旧城

苏奎俊

“乌鲁木齐”这个名称始见于明代。明嘉靖二十五年(1646年),陕西巡抚张雨著《边政考》卷八载吐鲁番“有回回种田,出产各色果品”,树木有“委鲁毋”①,山川有“委鲁河”②;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收录了此文并改名为《西域土地人物略》,也译称为“委鲁母”;清初《秦边纪略》亦是这样的称谓;《西域地名》和《明代西北地区图幅说明书讨论稿》则直接认为“委鲁母”实际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乾隆时期官方的往来文书开始使用“乌鲁木齐”这一名称;清末官方通志《新疆图志》记载:“和硕特部治乌鲁木齐,准语,乌鲁木齐,好大围场也”,现译为“优美的牧场”。“优美的牧场”上崛起了一座城市。本文则进一步考述乌鲁木齐城市的崛起与发展。

一、土城(土堡)——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

乌鲁木齐地处天山北麓,雨雪丰沛,土地肥沃,有着良好的发展农业经济的自然优越条件。明末清初,卫拉特(即瓦剌)在我国西北崛起,又称漠西蒙古,形成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和硕特部游牧于今乌鲁木齐地区一带。17世纪初,准噶尔部日渐强大,其他三部或被排挤迁徙他处,或臣服于其统治。1757年以前的北疆是“千里空虚,渺无人烟”③,“天山以北,准噶尔部居之,人皆强悍,逐水草,无城郭。”④

清代乌鲁木齐“山川灵秀,土宇旷平,多林木、煤铁之利,沃野千里,足以耕种,草肥水甘,宜于放牧牲畜,且地当孔道,扼伊犁门户咽喉之要地”⑤。清代乌鲁木齐城市的崛起,即充分利用了这些自然条件。

乌鲁木齐的开发建设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乌鲁木齐土城是清朝在乌鲁木齐地区修建的第一个城池,也是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但是关于土城建立的时间,史料记载互有不同,我们可以从各种史料中加以研析,得出土城建立的时间。

第一,乾隆二十八年八月(1763年9月),乌鲁木齐办事副都统侍郎旌理额等奏报:“乌鲁木齐驻扎旧城,初系土堡,周围一里六分,现在街市房屋,渐加稠密。”⑥这说明在乾隆二十八年八月旌理额奏报之前,此土城(土堡)就已经存在。“旧城,初系土堡”说明旧城是由土堡发展而成的,可以得出土城应该是在乾隆二十八年八月(1763年9月)之前修建的。旌理额又说:“拟将城垣加高一丈六尺,厚一丈,添建四门,八月可告竣……寻钦定乌鲁木齐城曰迪化城,城门东曰惠孚,西曰丰庆,南曰肇阜,北曰憬惠。”⑦这里暗含的信息点有:一、乌鲁木齐迪化名称的由来;二、迪化城是在土城的基础上加筑而成的;三、迪化城在土城的基础上加筑而成的时间为乾隆二十八年八月(1763年9月)。此史料是当时人说当时发生的事,可信度较高。

第二,李光廷(1812~1880年)的《汉西域图考》卷三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军士始筑土城,三十一年(1766年)再于其北展筑新城,南郭接连旧城。”⑧李光廷的《汉西域图考》成书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光廷编此书的时间距离乾隆年间筑土城时间较远,约110多年,由此可知,此史料并非李光廷亲身经历,而是传抄其他史书编著而成。清代历史地理史料中存在后人摘抄前人的情况,清代许多史料都存在纰漏,这不足为奇,更何况此史料未说明出处,故此史料可信度不高。但其中暗含的一个信息是:土城和旧城指的是一处,是一城。

第三,乌鲁木齐土城建于何时?乌鲁木齐土城的兴起和驻防屯田官兵有关,要屯田就得修建屯田城堡(屯城)。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1757年11月22日),陕甘总督黄廷桂奏“乌鲁木齐等处,亦须渐次屯种,接济兵食”⑨。要在乌鲁木齐长期驻扎绿营兵屯田,时已入冬,乌鲁木齐冬天气候寒冷,不适合搞土木建筑,修筑屯城完工时间只可能是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恰好《乌鲁木齐政略》一书载:“旧城在迪化城(根据原文记载此处的迪化城是指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建的迪化新城)南约有一里,乾隆二十三年建,二十八年重修”。该书作者是乌鲁木齐都统索诺木策凌及其都统幕府文员,索诺木策凌为首任乌鲁木齐都统,任职时间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十五年六月(1780年)。该书为抄录条理官府档册案牍而成,记事时间截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之后的一两年。事情虽隔建城时间约20年,但是此史料是当时的人根据档案记载了建城情况,因此所载史料、时间可信。书中记载的旧城就是土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军在红山之南、乌鲁木齐河(今河滩路)以东筑土城(位于今南门一带),“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⑩,又称为南关屯城,这也是清代乌鲁木齐第一个屯田城堡。南关屯城初建时规模很小,土城(屯城)城内驻军,城外居住平民,以发展农业为目而修建,是个典型的军事城堡。

综上史料可知:第一,史料中记载的土城、土堡、旧城、屯城等概念、称呼虽不同,但实际上指的是一处,都是指乌鲁木齐城市的雏形。第二,通过史料《清高宗实录》和史料《乌鲁木齐政略》的分析,可以得出:乌鲁木齐土城确实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土城加筑重修了一次,乾隆赐名迪化城。迪化城有旧城、新城之分。第三,乾隆年间乌鲁木齐迪化城的发展轨迹:土城——土城原址建迪化旧城——迪化旧城以北约1里处建迪化新城。

另外,土城建成后,随着乌鲁木齐屯田日益扩大,加上商业贸易逐渐兴起,以土城为中心屯田向西北、东北渐次开垦,诸多城堡在乌鲁木齐周边建立起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乌鲁木齐周边屯田城堡分布情况如下:

宣仁堡: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西北十里(在今乌鲁木齐市头工)。

怀义堡: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西北二十五里(在今乌鲁木齐市二工)。

乐全堡: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西北三十二里(在今乌鲁木齐市三工)。

宝昌堡: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一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西北三十五里(在今乌鲁木齐市四工)。

辑怀城:周二里七分,高一丈五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北三十五里(在今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惠徕堡: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二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北八里(在今乌鲁木齐市六道湾)。

屡丰堡:周一里七分,高一丈二尺,城内兵房三百间,距迪化城北十九里(在今乌鲁木齐市七道湾)。

这些城堡零星地散落在乌鲁木齐的西北方和东北方,承担着屯田的任务。作为清代乌鲁木齐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屯田城堡早已不存在,可据乌鲁木齐市地名,找寻到它们的遗址。总之,无论土城还是这些城堡都与屯田息息相关。

二、“迪化汉城,巩宁满城”的“复式城市”格局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多,不仅促进了城镇的兴起,经济也随之稳步发展。地处天山北缘的伊犁、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城镇均是在清统一新疆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在此格局中,一般都包含有满城和汉城,其城池的建筑风格均仿照内地建造而成,居民构成在很大比例上是从内地迁来的满、蒙古等少数民族。

(一)迪化汉城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二月,乌鲁木齐添设镇标中营及城守营,和原设左右二营,共成四营。至此,清政府对乌鲁木齐的统治机构已臻于完善。随着大批军队和各级行政官员进入新疆,驻防与屯田人口不断增长,原有的土城已显狭窄,不堪使用。是年八月,乌鲁木齐办事副都统侍郎旌额理等人呈报朝廷,将土城“城垣加高一丈六尺,厚一丈,添建四门,八月内即可告竣。”土城改建之后,乾隆帝赐名“迪化”,寓意是启迪教化边民。土城建有四个城门:“东曰惠孚,西曰丰庆,南曰肇阜,北曰憬惠。”此城当时用作随征清军中绿营兵(汉族兵丁)及其家属的住所,因此又被称为“汉城”,其任务是驻兵镇守巡防,储备军械粮饷,并兼办与哈萨克的贸易事务。迪化城几经发展和变迁,“南北买卖商贩市肆繁华,俨成都会”。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政府派遣驻军及随军家属迁来乌鲁木齐,共计522户,1796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月,清政府招募肃州、张掖户民518户,敦煌户民190户迁至乌鲁木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二月,巴里坤提督移驻乌鲁木齐,改为乌鲁木齐提督,其提标营制议定额设眷兵4000名,除已到驻人口之外,其余将陆续补足。大批兵、民迁入乌鲁木齐,原有的迪化城市布局已难以满足发展之需,增建或者扩建新城已迫在眉睫。乾隆三十年(1765年)十二月,清政府在迪化旧城北约一里之外增建迪化新城。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竣工,新城“周四里五分,高一丈二尺五寸,底宽一丈,顶宽八尺,城濠周四里八分,宽、深各一丈”。乌鲁木齐办事大臣温福奏准将旧城(即乾隆二十八年所筑土城改建成的迪化城)并四门名称移于新城,旧城则与新城合并,成为新城长约二、三里的南关厢的组成部分,俱为商民所居,随后发展为商业区,迪化巡检衙署仍驻旧城西街。纪晓岚恰在迪化新城建成后的第二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被革职遣戍到乌鲁木齐,住在以大小十字为中心的迪化城内,其诗中描写“山围草芳翠烟平,迢递新城接旧城”,也从侧面佐证了迪化是由旧城与新城相接而成的。

改扩建后的迪化城设施进一步完善,建筑布局俨然有序:“建衙署十一处:提督衙署一所,中营参将、守备衙署各一所,千总衙署二所,城守营都司、守备、千总衙署共四所,把总衙署四所。公馆四处,系玛纳斯并左、右、济木萨等营公廨,俱在城内。大教场一处,城东门外三里许。小教场一处,在城内北城根。接官厅一处,在北门外五道梁。火药局一处,在东门外,系城守营专管,派拨官兵经理,配造标属以受本处、吐鲁番各满营岁需操演火药。火药库一座,在城东门内,存贮提标四营备贮火药。马圈二处,中营马圈在中军衙署左侧,城守营马圈在城西南角。铁局一座,在城内西街,每年打造中、左、右三营农具。迪化州仓一所,在城西门内。中城二营军器库各一处,一在城东北角,一在城西北角。城守营备拨军械库一处,在城西街。万寿宫,城内东街。城隍庙,在城内西门。城北门楼有真武、文昌、奎星等神阁。瓮城内有财神庙。廓外西北俱有关厢,东廓无。”迪化城内万寿宫及庙宇、衙署、仓廒等项共计617间,而兵房有2000间。

通过迪化城的设施及布局可以得出:迪化城属于军事驻防城堡。迪化汉城布局上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棋盘式格局。

(二)巩宁满城

满城是清朝时期对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满族聚居区的称谓。乌鲁木齐扼天山南北两路要冲,为天山北路第一富庶之地。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伊始,满洲八旗便驻防乌鲁木齐。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三月,凉州副都统德云等接到军机处咨文后,开始着手办理凉州和庄浪驻防八旗兵携眷移驻乌鲁木齐相关事宜。当时共计3300余名来自甘肃凉州、庄浪的满洲八旗、蒙古官兵移驻乌鲁木齐,这些官兵皆为携眷驻防。当年七月十九日至八月二十二日间,陆续抵达乌鲁木齐。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清政府从宁夏、甘州、肃州、三镇标营调派1500名年轻力壮、善于铁木泥水的工匠兵,他们在乌鲁木齐迪化汉城西北八里、西山向东一带(遗址位于今新疆农业大学附近),动工修建兵营和城池,并于次年建成。此城“周围九里三分,墙连垛口高二丈二尺五寸,厚一丈七尺。城外荷池周围一千九百八十九丈六尺,宽二丈,深一丈。城楼、角楼炮台,官兵衙署房间以及仓库、堆房并官铺,共计九千五百五十间。”乾隆皇帝亲自赐予城名“巩宁城”,巩宁城建有四个城门:“东承曦门、西宜穑门、南轨同门、北枢正门。”四个城门的门端上写有满、蒙、回、汉四字体的城门名称。巩宁满城(此城后来被称为“老满城”)建成后,清廷派遣3000名满营官兵移驻迪化城中。

满城的常住居民主要以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为主。按照满洲八旗的传统屯驻制度,各旗布局为“城之北曰镶黄、正黄旗,其东曰正白、镶白旗;其西曰正红、镶红旗;其南曰正蓝、镶蓝旗”。巩宁满城也是据此建造的,方位布局以鼓楼为中心,呈方形结构向外围辐射,而综观巩宁满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空间形态及设施分布:

“都统大人衙署一所,坐落西街;领队大臣衙署一所,坐落南街;印房司员衙署一所,坐落西辕门外;粮饷处司员衙署一所,坐落西辕门外;驼马处司员衙署一所,坐落东辕门外;印房、粮饷、驼马处办事公所三处,都统照壁后;营务处公所一处,都统东辕门外;左翼、右翼义学各一所,坐落东、西街;蒙古学一所,都统照壁后;镇迪道衙署一所,坐落东街;迪化州衙署一所,坐落城东南隅;理事通判衙署一所,坐落东街。迪化州吏目衙署一所,傍州署之南……。鼓楼一座,坐落中街,四达通衢。满营转角官楼四座,每座占据门面四间,环抱鼓楼四隅。”

巩宁满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的官署、商业区、学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颇具特色且秩序井然,体现了典型的中心布局的建筑特点。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政府改乌鲁木齐参赞大臣为都统(掌管军务),驻巩宁城,并设领队大臣,均受伊犁将军节制。巩宁满城也就发展成为当时清廷在乌鲁木齐军政统治的中心。巩宁满城是权力的象征,其设计及最终完成,历经缜密的军事部署。巩宁满城建筑构成为“正城楼4座各5间,瓮城楼5座各3间,角楼4座各6间,炮楼24座各1间,箭楼4座各3间,城门堆房8座各3间,鼓楼1座5间,都统衙署1所123间,领队大臣衙署1所75间,协领衙署6所各31间,佐领衙署24所各17间,防御衙署24所各13间,骁骑校衙署24所各10间,理事通判衙署1所14间,章京笔贴式衙署6所共66间,左右翼义学各14间,印房32间,粮饷处、营务处、驼马处、领队档子处各房23间,军械库31间,领催、前锋、马甲、炮手等兵共房6659间,协领弓学房6处各10间,佐领弓学房24处各5间,仓廒1所39间,大教场1座房10间,八旗教场1座房6间,本城镇迪道衙署80间,迪化州知州衙署101间,吏目衙署21间,俱于乾隆四十年乌鲁木齐改设州县案内增修。”作为八旗军队驻扎地,军事色彩相当浓厚。巩宁满城是一座大军营,衙署、营房、盘查哨卡、军械、火药房等占主要位置,具有显著的军事驻防特征。

巩宁城与迪化城之间,原有终年流水的溪河两道,将两座城池隔开来,后来为加强巩宁与迪化两城之间的交往交流,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河上各架虹桥一座,“长十数丈,宽可行车”,桥旁建坊,时任乌鲁木齐都统的索诺木策凌在坊上题词为“涵丛渡”,后称之为“巩宁桥”,也就是现在的“西大桥”。

经过数年的规划与建设,乌鲁木齐城区已初具规模。清政府为了城市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鼓励屯垦、减轻粮赋,让乌鲁木齐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乌鲁木齐也迅速在乾隆时期发展成为“四达之区,以故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衢宽敞,人民辐辏,茶寮酒肆,优伶歌童,工艺技巧之人,无一不备,繁华富庶,甲于关外”的地方。

三、晚清乌鲁木齐城市的重建:迪化汉城的修复、新满城的建立

1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勾结叛乱的和卓后裔入侵新疆,并于1870年由吐鲁番侵入乌鲁木齐。光绪元年三月(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择机出塞收复新疆。统帅刘锦棠和先锋金顺率领部队一路所向披靡。1876年8月,刘锦棠率清军在乌鲁木齐六道湾山梁上架起了大炮,向迪化城开了一炮,击中了城门,阿古柏部溃不成军、仓皇逃窜,清军与当地各族人民合力乘胜光复迪化。“光绪二年(1876年)大军克复后,巩宁城灰烬之余,仅存废址,惟迪化城略加修葺谓之汉城,周四里五分有奇”。光绪六年(1880年),为恢复满营,清政府在迪化城东北“半里许建城,建成了周三里三分”的新巩宁城(即新满城),新满城有四条大街,一座位于城中心的鼓楼(位于今乌鲁木齐建国路与前进街交汇十字路口)。新满城内西南侧为住宅区,区内有南北走向的满城中街(位于今乌鲁木齐前进街西端南侧一带),它的东西两侧各有8条东西走向的巷道。南大街(位于今乌鲁木齐建国路南)的东西两侧各有24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和24块同向的住宅区,其布局相同,大小统一,规划齐整。城内西门附近还有用于练兵的小校场、火药库等设施。乌鲁木齐都统令驻迪化城的满营官兵及眷属迁驻新满城内。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乌鲁木齐被定为省会。乌鲁木齐都统被裁撤,取而代之的是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新疆的政治中心也由伊犁移至乌鲁木齐。光绪十一年(1885年),刘锦棠第三次向清政府奏请,由于新疆东部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的旗营在战乱之后残存无几,驻防的“旧制万难规复”,提出将乌鲁木齐和巴里坤的满洲八旗官兵并移至古城(今奇台)内。考虑到在防务上已微乎其微,因而需对其营制进行改革,刘锦棠又奏请将“新疆改建行省,治迪化州城,所有省会应设各官自应分别添改”,光绪十二年(1886年),迪化州升格为迪化府,治迪化城,设知府一员,增设迪化县。

迪化既作为省府,满汉两城分立的格局与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不匹配,故此刘锦棠提议:“迪化州城前经定为新疆省治,该处原建满城两城,只西北隅向有垣墙,迤逦相接,其东南一带势若箕张,不相联属。且城身低薄,于省城要地亦不相宜。现饬印各委员会同履勘,拟将汉城东北之便门及满城之南右门一律划平,即于汉城之东南隅起接至汉城南门止,展筑城基,使两城合而为一。并于旧城三面增高配培厚,使与新筑城身一律完固。”于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两城合并:“旧修满汉两城贯通一气,增加城垣,垛齿,各就地势修筑,不成方圆。周二千七十四丈五尺,高二丈二尺,雉垛一千三百四十七,炮台十九座,城楼月城并旧楼共十五座,门七,曰大南门,曰小南门,曰大西门,曰小西门,曰大北门,曰大东门,曰小东门。”满汉两城合并后,乌鲁木齐城市连为一体,新增辟了三座城门,即新东门“惠孚”,新南门“丽阳”,新西门“徕远”,城周十一里五分二厘,平面呈五边形,城区面积也扩大了。

四、结语

由以上史料不难看出,清代乌鲁木齐城区的选址十分注重自然地理环境:东南西三面环山,紧靠乌鲁木齐河,城区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于山谷之中,依山傍水,带状绵延。清代乌鲁木齐城市的发展也由迪化土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发展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新迪化城“周二千七十四丈五尺,高二丈二尺”。反映出乌鲁木齐的主城区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由东南向西北,规模逐渐扩大。

乾隆年间,清朝政府从疆内外调集了大量绿营兵、户民、遣户等赴乌鲁木齐进行屯田开发,进而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诸多屯田城堡。当时的乌鲁木齐城(这里指迪化汉城)形成了具有显著的农业色彩的特征,即居民亦农亦兵亦市民,白天到田里耕作,夜晚时则进入城市,“半居城市半村间,陌上牵车日往还。”乌鲁木齐城也兼具了军事要塞、屯区居民点、行政管理中心、商业中心于一身的城市功能。而晚清时期,乌鲁木齐的城市功能开始逐渐由屯田、戍边的军事功能向更加多元的集政治、军事、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方向转化。

清代乌鲁木齐城市的地域空间特色鲜明,形成了“迪化汉城,巩宁满城”的“复式城市”格局,而这种互嵌式的分布及居住格局,是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行动支撑的。随着满城、汉城之间交流互动的日渐频繁,逐渐形成了满、汉、蒙古、维吾尔、回等不同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促进乌鲁木齐城市中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和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整个乌鲁木齐的城市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元、兼容并蓄的重要特点,为新疆的稳定团结和边疆巩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注 释:

①此处误指地名委鲁毋为物产了。

②(明)张雨:《边政考》卷8《西域诸国》[M],载《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丛书》(第一集)[M],北京: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出版,1937年,第596页。

③⑤(清)七十一:《西域总志》卷三《新疆列传·乌鲁木齐》[M],载吴坚主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第60册《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60卷)[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1990年,第114页。

④(清)傅恒等奉敕编纂:《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之《图考一·西域全图说》(卷1)[M],载张羽新、张曙青主编《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第十七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

⑧(清)李光廷:《汉西域图考》卷三《天山以北诸国沿革考》[M],载吴坚主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02册《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27卷)[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影印,1990年,第680页。

⑨官修《清实录·高宗实录》卷548[M],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庚午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87页。

猜你喜欢
土城满城旧城
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土城镇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多元发展模式研究
土城虫茶与茶帮
满城尽是黄金果
潘闻丞的土城随笔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一湖山水满城诗
浪漫满城
满城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