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脐内侧韧带滑动性疝的治疗体会(附13例报告)

2021-04-14 13:15崔海波马新诗殷梦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疝囊耻骨精索

房 鑫,张 华,刘 稳,崔海波,马新诗,牛 亮,殷梦华

(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普外二科,山东 淄博,255400)

成人腹股沟疝属于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根据临床类型分为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等,腹股沟滑动性疝属于难复性疝,临床较少见,在腹股沟疝中所占比例较小[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逐渐成为腹股沟疝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等特点,腹股沟脐内侧韧带滑动性疝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术中需仔细循间隙分离,如操作不当,很容易损伤脐内侧韧带、膀胱、精索等疝囊周围器官,从而导致术后出现阴囊血清肿、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甚至疝复发等并发症,致使患者术后恢复减慢,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认识的不断深化,此类疝逐渐被认识,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更精准地治疗。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13例腹股沟脐内侧韧带滑动性疝患者,通过术前仔细查体及术中细致解剖,避免了脐内侧韧带、膀胱及精索的损伤,术后快速恢复后治愈出院,随访疗效满意。本文现就其诊治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共收治腹股沟斜疝166例,其中脐内侧韧带滑动性疝13例,占7.8%;均为男性;BMI 19.03~29.36 kg/m2,平均(24.14±3.11)kg/m2;37~74岁,平均(57.85±10.65)岁;病史1个月~30年;左侧2例,右侧11例;直疝3例,斜疝10例。

1.2 诊断 患者均因发现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入院,术前查体时可扪及腹股沟区肿物,肿物均位于耻骨联合外侧,呈半球形局限性隆起,不进入阴囊,伴有腹股沟区不适,无嵌顿病史,平躺后肿物可消失,指压内环口伴有冲击感,增加腹压时肿物难以突出,术前常规进行腹股沟区CT及彩超检查,本组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腹股沟管增宽,无疝内容物,经术中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脐内侧韧带滑动性疝。

1.3 治疗方法 均行TAPP。脐上进镜探查,见内环口紧贴脐内侧韧带(图1),自脐内侧韧带边缘至髂前上棘内1 cm之间、内环口上方2 cm横行打开腹膜,切开后充分气化防止伤及脐内侧韧带与腹壁下血管,切开腹膜后首先分离腹股沟间隙(Bogros间隙),分离至腹壁下血管后,再向内分离耻骨后膀胱间隙(Retzius间隙)(图2),直疝患者同时采用钝锐结合法分离疝囊,并显露耻骨联合及耻骨梳韧带;斜疝患者游离疝囊时应注意,因脐内侧韧带为疝囊内侧壁,因此将腹膜牵向内斜上方,保持一定张力,紧贴腹膜及脐内侧韧带采用钝锐结合的方式向下分离,自内环口向下精索腹壁化6 cm,游离过程中注意保护危险三角内的血管、疼痛三角的神经(图3),游离结束后置入相应补片并点状固定,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腹膜,吸净腹膜外气体,可见肥厚的脐内侧韧带,腹膜未见明显袋状结构的疝囊组织,缝合腹膜后结束手术(图4)。

图1 探查 图2 分离间隙

图3 解剖标识 图4 缝合腹膜后

2 结 果

13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TAPP。手术时间36~56 min,平均(43.4±20.3)min,手术顺利,无脐内侧韧带、膀胱及精索组织损伤,术后6 h拔除尿管,卧床6~10 h,1 d后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进流质,对于术前有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风险的患者,术后早期指导下肢功能锻炼,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围手术期未应用抗生素且均无术区感染发生,2~3 d治愈出院,平均住院(2.5±1.2)d。术后随访8个月~2年,无血清肿、术区慢性疼痛及复发。

3 讨 论

腹股沟滑动性疝是指自腹股沟管突出的脏器和(或)其系膜构成部分疝囊的疝[2],滑出的脏器右侧常见为盲肠,左侧则为乙状结肠,腹腔内器官构成疝囊的一部分,临床发生率较低[3],成人滑动性疝几乎全出现在老年男性中,发生率占腹股沟疝的3.4%~8%[4];文献报道[5-6],患者59.35~69.25岁;本组患者平均(57.85±10.65)岁。本组13例患者均为腹股沟脐内侧韧带滑动性疝,即脐内侧韧带构成疝囊的一部分,斜疝患者的体格检查有直疝的特点,肿物均位于耻骨联合外侧,呈半球形局限性隆起,不进入阴囊,伴有腹股沟区不适,无嵌顿病史,而术中探查发现脐内侧韧带构成疝囊的内侧壁,而不是常见的斜疝患者内环口与脐内侧韧带之间会有1~2 cm的距离,疝囊浅且宽,与常见的斜疝疝囊深且窄不同,常规游离疝囊需切开精索内筋膜,沿疝囊边缘游离至疝囊底,然后才能将疝囊从精索上完全游离下来,而此类疝则沿Bogros间隙的腹膜边缘向脐内侧韧带游离,无需切开精索内筋膜便能完整分开间隙,游离后只发现完整的腹膜及肥厚的脐内侧韧带,而无常见的斜疝疝囊特有的袋状结构,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如处理不当,分离间隙、游离疝囊时有损伤脐内侧韧带内血管的可能,过度牵拉精索有损伤生殖血管及精索的可能,间隙走错后有伤及内下方膀胱等的可能。

传统疝修补术通常为单纯性缝合修补术,具有张力高、复发率高等缺点[7],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张力减小、复发率低的优势,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常规术式[8]。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选择疗效高、创伤小、复发率低的手术方式[9],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及手术方式的改进,成人疝的手术治疗更倾向于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如TAPP、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两种术式的基本原理相同,均是遵循经后方修补“肌耻骨孔”的理念,通过后入路利用大张补片修补腹壁缺损,不同之处为进入腹膜前间隙的途径不同[10]。TAPP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主要术式之一[11],较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易于掌握,更容易发现双侧疝、复合疝、隐匿疝,对于嵌顿疝及疝内容物不易还纳的病例,也便于观察与处理;但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较TAPP少,且不进入腹膜腔,感染机会少[12],对腹腔内器官干扰较轻[13-14]。结合本研究中入组患者的特点,考虑行TAPP,较其他手术方式而言,TAPP具有诊断更明确、创伤更小、康复更快、美容效果更佳等优势,同时还减少了术后复发[15]。

治疗过程需注意以下几点:术前病史采集应详细,体格检查仔细,影像学检查完善,术中探查全面,暴露充分,解剖精细,游离疝囊时保持一定张力,沿腹膜、脐内侧韧带与精索的间隙游离,完整分离间隙后方可置入补片,补片应覆盖整个肌耻骨孔,包括斜疝内环口、直疝三角及股管开口处,修补已出现及未来可能发生的腹股沟区缺损,补片可使用生物胶、钉枪固定或可吸收线缝合行三点式固定,但一定注意避开疼痛三角、死亡三角[16]。术中充分暴露、精细解剖,同时注意对术区组织的保护,包括神经、精索及生殖血管,采用合适的补片整体修补肌耻骨孔,可避免脏器损伤、减少术后复发[17]。

猜你喜欢
疝囊耻骨精索
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肌耻骨孔解剖
成人腹股沟疝囊内面病理及细菌学观察
斜疝巨大疝囊TAPP 中不同疝囊处理策略的应用研究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症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