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疗效观察

2021-04-14 07:42张敏敏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筋化瘀肌张力

张敏敏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种,其中约90%脑卒中为缺血性,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抑制障碍、肢体瘫痪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该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肢体痉挛属于临床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关节痉挛等表现,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西药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但效果一般[1]。本次采取的经筋针刺可通过对患者穴位进行刺激,以起到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2]。而化瘀通脉汤由9味中草药组成,可起到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的功效,且可依症治疗[3]。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经筋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运动功能、肌张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指导未来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9.43±8.19)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4.86±1.07)个月。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60.15±8.07)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5.03±1.2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脑卒中[4]诊断标准,且偏瘫肢体肌张力亢进;中医诊断:符合《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的诊断标准,主症:肢体僵硬、拘挛;次症:头晕耳鸣、咽干口燥;舌脉:舌质红瘦、少苔、脉弦细。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近3个月内未经肌松药物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骨折者;认知障碍者;严重关节炎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经筋针刺,具体如下:下肢痉挛者取血海穴、丰隆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承扶穴;上肢痉挛者取外关穴、合谷穴、曲池穴、肩穴。帮助患者取坐位,使用针灸针(四川源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斜刺或直刺进针约1寸,采取平补平泻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次,每次行针间隔6 min左右,2次/d。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通脉汤。组方:黄芪20 g、生地黄20 g、全蝎3 g、地龙10 g、白芍10 g、川芎10 g、莶草15 g、鹿角片20 g、玄参20 g,1剂/d,加水煎煮,弃渣留置250 mL,早晚各温服125 mL。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5 评价指标 ①肌张力:于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改良)[6]对患者肌张力进行评估,分为0级:肌张力未增加;Ⅰ级肌张力略微增加;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关节活动度(ROM)后50%会突然卡住,继续ROM检查过程中持续存在阻力;Ⅱ级:肌张力明显增加,通过ROM大部分时,阻力增加明显,但受累部分依旧可移动;Ⅲ级:肌张力增加显著,ROM检查困难;Ⅳ级:僵直,受累部分无法活动,且呈僵直状态。②运动能力:于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7]对患者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共计60个项目,每个项目0~2分,分数越高运动能力越好。③神经功能:于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共计15个项目,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Ashworth等级比较 治疗后,两组Ashworth等级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肌张力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Ashworth等级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FMA=Fugl-Meyer评定量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上肢 下肢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15.20±3.37 28.20±2.78* 11.20±2.27 17.40±2.75*对照组 45 15.60±3.12 18.80±3.04* 11.40±2.21 13.80±3.06*t值 0.584 15.307 0.424 5.870 P值 0.561 <0.001 0.673 <0.001

2.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配对值 P值观察组 45 7.80±2.26 3.40±1.05 11.844 <0.001对照组 45 7.60±3.08 4.60±1.14 6.128 <0.001 t值 0.351 5.194 P值 0.726 <0.001

3 讨论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主要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促使脑干与脊髓神经反射亢进,从而导致肌张力提升,造成患者运动能力下降、阵挛、关节疼痛等症状。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康复训练、肉毒毒素等方式进行治疗,其中A型肉毒毒素(BTXA)主要通过对钙离子介导的刺激下进行抑制,同时控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症状,但单一西药治疗效果一般。为提升治疗效果,本次采取经筋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在传统中医中归属“痉证”“筋病”范畴,《素问·调经论》中记载:“手屈而不伸着,其病在筋”,《景岳全书》中曾记载:“筋缓着,当责其无气,筋急着,当责其无血”,可见该病病机在于筋脉失养、气血亏虚[9]。中风者阳肝易抗、宣泄太过,耗伤饮血,致使精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从而经络不通,诱发痉挛。因此,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活血益气、通经活络。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Ashworth低等级例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经筋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肌张力,改善神经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两者合用,可起到促进运动能力恢复的作用,提升运动能力。其原因在于,经筋针刺通过对患者穴位进行刺激,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气血平衡,同时起到清热解表、理气通络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刺还可改善脑血循环,促进血块吸收,降低血液黏度,从而降低肌张力,改善临床症状。

而化瘀通脉汤由黄芪、川芎、全蝎等中草药组成,其中,黄芪可治半身不遂、气虚水肿,能够起到升阳补气、利水消肿的作用;白芍、川芎归属肝胆,可平抑肝阳、祛风镇痛、活血行气;全蝎归属肝经,通络镇痛、息风镇痉;玄参归属肺胃,降火滋阴、清热凉血;莶草归肝肾,解毒除湿、祛风镇痛;鹿角片归肝肾,消肿活血、温阳强筋;地龙归肝脾,平喘利尿、通络定惊,可治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生地黄归肝肾,凉血清热、养阴生津;诸药联合可起到解痉镇痛、活血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在现代药理中,川芎含有多种内酯类成分,能够对多种平滑肌痉挛起到抑制作用[10]。

综上所述,经筋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运动功能,改善肌张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经筋化瘀肌张力
探讨经筋理论对推拿理筋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指导意义*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运用经筋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捋顺生命通道的保护神
经筋理论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