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利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021-04-14 22:37黄涛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实际问题初中数学

黄涛

【摘要】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引导之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优化原先的数学课堂教育模式,要多交流、多沟通、多互动,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深度、全面理解数学教材知识期间,实现能力方面、思维方面的提升,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化成长,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要借助于师生角色互换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展现出一种指导者、合作者的教育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初中生才能够扎实、全面掌握知识,增强自身的成就感、自豪感、荣誉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较为关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本文主要是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展开探析,希望能为同仁提供帮助、参考。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  实际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084-02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讲,数学知识较为晦涩难懂,初中数学知识相较于小学数学知识,知识量与难度也比较大,对于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以上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实现师生角色定位之间的转换,以此来突显初中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学生不再是数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要学会创造性、探究性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互换,并不单指完全把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分析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引领初中生找到最为理想化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利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的意义

(一)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掌握着课堂活动的主导权,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机会,只有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导权,学生才会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知识。同时,在师生角色互换期间,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大胆作出假设、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更为积极投入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二)提升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实践中,借助于师生角色方面的转换,可以锻炼初中生发散思维。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中,通常都是教师单方面灌输数学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之中,只有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才能够引发学生去思考、探究,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人公,教师围绕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需求来优化教学方案,这种适度放手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探索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1]。

(三)师生构建和谐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只有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才能够让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勇于向教师表达自身真实的学习困惑,教师和学生在互动期间,科学调整数学教学进度,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真正提升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科综合素质。

二、利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

(一)重视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在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中,要想借助于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教师要重视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改变教师以往权威者、主导者的教育角色,而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需求、进度,以此来科学设定数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数学教学进度,让学生从中真正收获知识、体现地位,最大程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复习的关联性,在课前预习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结合任务单来自主预习,掌握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中知识讲授期间,教师要善于用课堂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用心、认真投入到知识探究中,掌握知识学习方法、问题解决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2]。在课后复习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課后习题练习的模式,而是要设定一些生活化、实践性的数学问题,让数学教材知识真正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此来锻炼学生学科素养,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善。

(二)教师和学生维持良好互动关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要想全面渗透师生角色互换,师生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和学生互动期间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问题、困惑点、需求点,让学生处于一个和谐、健康、温馨的学习环境之中,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闪光点,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自信心。教师要给予初中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想象空间,这样才有足够的空间去内化教材知识、消化教材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之下,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比如,在探究《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知识期间,教师需要让学生认知“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其中的相等关系,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进度、需求,科学设定一系列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期间求得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情境:一个长度是24厘米的铁丝,需要用这个铁丝来围正方形,那么正方形中的边长为多少?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去列出方程,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以往习题练习的教育模式。学生可以把x设定为正方形的边长,探究列方程的规律、技巧、方法。

(三)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要想体现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的优势,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数学知识探究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教师一定要优化、调整数学教学方案,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熟悉的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课堂环境的吸引力,让学生感知到探究数学知识的快乐。比如,在探究《轴对称的性质》期间,教师要保证课堂活动的实践性,让初中生拥有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裁剪,来呈现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圆形,从中来探究“非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借助于实体模型来引导学生认知数学概念,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探究中,真正实现教和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学会自主选择,比如,在分析“分式”数学知识期间,要想让学生全面掌握分式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在卡片中填写不一样的整式与分式,让学生围绕写出的整式与分式卡片展开求解,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数学教材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记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期间,提高数学课堂教育效率[3]。

(四)结合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学习数学教材知识能够为现实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性,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由此,教师要围绕生活中的元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以此来实现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占据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导权,在实际生活中来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高数学教学活动质量、效率。教师要利用生活元素把抽象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让数学知识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自在,比如,在探究《函数》知识期间,教师要改变以往反复陈述“函数正确表达形式”“增减性”“自变量”等教育方式,而是要列举实际生活案例,如现实生活中涉及到的“汽车行驶距离、行驶时间、行驶速度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用函数知识来表述以上关系,探究其中哪项数据为“变量”,哪项数据为“因变量”,把生活元素和函数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强化对于函数概念、函数知识的记忆,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锻炼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又比如,在讲解《方程式》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元素来设定数学问题:“一共有两批货物,第一批货物为480吨,第二批货物为524吨,运送完第一批货物需要20辆汽车、8节火车,运送完第二批货物需要6辆汽车与10节火车,如果一节火车能够装x吨货物,每一辆汽车能够装y吨货物,如何结合已知条件来列方程式?”通过这个生活化数学问题,让学生去深刻探究方程式,掌握列方程式的方法、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列方程,并且要给予鼓励、支持、肯定,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互换。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理念,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让初中生占据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活动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学习技巧、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要想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权,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师生之间共同构建高效化、理想化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段元美,閆志明,张克俊,郑丽红.初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烟台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4):52-58.

[2]曹一鸣,马云鹏,郭衎,孙彬博.面向未来的初中数学课程图谱分析——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学习框架2030”为基础[J].基础教育课程,2020(19):4-16.

[3]吉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比较研究——以甘南州初中“藏数课”和“国优课”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2):54-56.

猜你喜欢
实际问题初中数学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