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实践的重心

2021-04-14 22:37茅慧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英语学科中职英语教学实践

茅慧

【摘要】中职教育对于培养社会职业人才有着重要的育人意义,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也成为了中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随着新一轮中职英语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如何推进落实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中职英语教学工作要思考和探索的新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中所要求的育人价值观念,是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过潜移默化的训练所形成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品格。根据现行中职英语新课标所倡导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来看,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对英语学科素养能力的探索和创新策略,提升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提高中职英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中职英语  教学实践  重心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2-0066-02

在中职英语新课标的强力推行中,如何建立和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成为了教学实践活动的重心部分。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主阵营——课堂,自然成为了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培育的基地。作为教育的施行者,一线英语教师更应当从自身出发,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特质和内涵价值,基于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一、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最新中職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思维差异感知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以上四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分别是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文化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单单要围绕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知识方面的传输,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文化认知水平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方面作为切入点。这是进一步推进和落实新课改要求的体现,也是保证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来理解:职场语言沟通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核心要素,中职英语的语言能力应当关注职业中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教学内容多与学生今后就业的方向紧密结合,如能在交际场合与客户进行英语交流,看懂英文说明或产品介绍;思维差异感知主要指学生的思维建立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感知,可以作为一种思维的体验过程。中职英语教学需要遵循未来的职业要求,融合职业要素,安排学生在学习中锻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英语品格得以建立,并敢于质疑、创新和突破现有的教学内容,形成勇于探索的个性化思想品质,这也是中职学生思维差异感知的形成过程;跨文化理解又可理解为学生文化认知水平的发展,这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从而体现出学生在不同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学生学习英语最有力的保障条件,也决定了学生能否将核心素养能力真正内化于心的一个过程。

由此可见,中职英语学科素养中四个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四者的联系紧密,且互相渗透,相互促进,为中职英语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时,有关他们的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要如何培养,这是中职英语教学须重点考虑的方面。

二、中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现状

(一)核心素养理念流于形式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注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缺少时间来深度研究英语学科素养的内涵要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只是将核心素养理念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地将核心素养和教学活动有效融合在一起。

(二)教学方法单一

长久以来,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中职英语教学多被“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所占据,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以词组、句子翻译的灌输式教学为主,机械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也只是为了考试或者完成作业,做题成为了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得不到有效建立。

(三)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英语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在中职阶段学习英语也会遇到不少学习困难,这也导致了他们对英语学习始终存在畏难情绪。长期机械化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习惯和学习目标方面都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学习动力,导致英语成绩不理想。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重点分析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是中职教育理念的创新之举,也是教学实践的深度变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摒弃以往“灌输式”的照本宣读的机械模式,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引导带领学生去探究英语学习的多元化途径,紧抓教学实践重心,从而优化完善教学全过程,多角度、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能力,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

(一)拓展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语言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课堂教学模式多数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教案,照本宣读,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去学习,可发挥的空间不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也没有很大的积极性,不乐于参与其中,很多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的“一言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新课改发展趋势,转变教学理念,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堂中的“教师本位”向学生“学习主体”身份的转变,从“独白式”对话向“互动交流”式转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表现,比如借助英语语言软件通过互联网形式展示,如“百词斩”“英语流利说”“口袋英语”,通过软件中的图片来识记英语词汇,同时能为口语练习提供便利,在课堂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口语水平开展如变速练习、口音检测,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此外,教师须结合英语教材内容,根据各个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和学生今后职业方向,设计相关的语言题目,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以小组口语讲解、阅读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场语言沟通素养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英语思维能力的教育重于书本知识的吸收。只有建立系统完善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才能从更深的角度来理解吸收不同阶段的英语知识。中职英语新课标中倡导的思维差异感知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现代职场中所要求的。基于对思维差异感知能力的培养考虑,结合职业工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可以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书本讲解,设置一些发散、创新思维的活动,如以一些企业的经营环境为素材背景为参考,教师可安排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出代表企业形象或文化的英语介绍,并用口语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不仅能体现出课程内容设计新颖,还可以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充分实现微信差异感知能力的培养。

(三)通過学科对比理解,强化跨文化理解意识

教材内容是对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素材,深度挖掘、拓展中职英语教材中人文教育的内涵,结合教材中丰富的语篇内容,通过阅读或者影视欣赏等途径,让学生对科学、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理解,学习中西方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文化。这种学习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以小组合作收集的教学模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西方文化的一个主题,分配组员去进行收集资料,如各国的民俗文化、人文情怀等。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全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现象、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等内容,学生可从中形成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度,从而强化跨文化理解意识。

(四)创设职场竞争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构建,也是教师在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重心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离不开师生在语言沟通实践方面的训练。比如根据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特征,结合今后职业从事方向,教师可以创设职业化竞争情境或者节日主题环境,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在语言情境的创设中,结合专业发展形势,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专业英语场景或者今后职业中用到的商务对话、投诉处理、客户服务等情境,让学生自发组织语言,进行简要的表述。在这个情境中,由学生根据主题情境,自主发挥要表达的英语对话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及时教学评价,由学生自己来领悟自己所学英语运用能力的水平。创设职业化情境的过程,不单单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英语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强化和激励主动学习的意识。职业情境对话模式一般由学生之间互动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又能间接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意识。

四、结束语

英语核心素养是中职生在职业中进行多元发展中应具备的能力,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探索的重心,是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中职英语新课改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都能建立起主动学习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化职业英语沟通水平,建立英语文化品质和理解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邢德清.基于新课标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5)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3]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4]张虹.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J].英语学习,2016(7)

猜你喜欢
英语学科中职英语教学实践
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