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基础实验课程中贯穿德育思政的实践

2021-04-13 07:03邓开连李楠张永芳刘浩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邓开连 李楠 张永芳 刘浩

【摘要】德育思政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南,在电学基础实验课程中贯穿德育思政,从多方面进行了德育思政的实践探索:渗透安全操作和规范意识,树立榜样、增强毅力、磨砺意志,提升创新、团队和管理意识,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培育科学研究精神,增强自信心、践行诚信原则。实践证明,电学基础实验课程是贯穿德育思政的肥沃土壤,适当引入德育思政文化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学基础实验  德育思政  实践探索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y is the guide of students life and study, it runs through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y in the basic experimental course of electricity,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y has been carried out from many aspects: infiltrate safety operations and normative awareness, set an example, strengthen perseverance, sharpen the will, enhance innovation, team and management awareness,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enhanc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foster  the spiri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nhance self⁃confidence and practice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basic experimental course of electricity is the fertile soil that runs through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 Appropriate introduc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culture content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

【Keywords】basic electricity experiment;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y;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规划研究课题(重点立项)(课题编号:Z2-10);2021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BKJGLX140;项目编号:2021BKJGLX146;项目编号:2021BKJGLX154);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04-08-0241011)。

【中图分类号】G642;G416; G4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039-03

一、引言

“课程思政”旨在构建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 度“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1]。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2]。习总书记在 2016 年 12 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坚持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当中,不能将思政教育仅仅放在思政课中由思政老师在课堂上完成,而是要动员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将思政教育贯穿落实到每一堂课当中,让课堂教学成为落实思政教育,以德树人的主要渠道。电学基础实验课程是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作及其自动化等专業的基础必修课程,基于电学基础实验课程进行德育思政的实践和探索,将为兄弟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德育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课堂的德育思政工作,大部分都是以理论课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很多学生觉得单独上这些课程比较枯燥无味[3]。很多学生考试前夕突击背诵德育思政的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完毕即忘记了课程的内容及其意义。有的高校把德育思政工作渗透到实践中去,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活动往往是主题非常明确,实践过程中,带队教师或指导教师说教的成分还是占主导地位,学生参加完毕后往往并不是很乐意再次参加类似的实践活动。如何能够真正的将德育思政的内核深入大学生的思想并形成指导大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南,是一项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三、贯穿德育思政于电学基础实验课程

1.渗透安全操作和规范意识

电学基础实验室内,张贴标题醒目的实验室学生守则展板,展板内容涉及操作注意事项、用电安全、行为规范等事宜,学生一进实验室即可看到文字简洁、标题醒目的守则内容,便于学生自我内化。实验室重要的仪器设备,在对应仪器的旁边张贴展板,展板内容涉及安全操作规程,时刻提醒学生。实验课程的首次课,在上课前,将实验过程注意事项等以一页PPT的形式投影到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正式上课的时候,指导教师将注意事项说明一遍,之后的实验课程,指导教师不再说明,但是每次实验课前,都会提前几分钟投影到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实验课程结束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教师用A4白纸的形式将关键细节贴在实验台醒目的位置,提醒学生自觉履行实验结束后的义务。实验室的各类元器件,特别是九孔板的配套元器件,有的指导教师在各个元器件的位置上贴上醒目的元器件名称、数值和单位,便于学生实验中及时查找和课后及时整理。在认识实习课程中,有一项安全用电环节,以授课、视频展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触电,如何确保安全用电;焊接环节以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如何安全焊接,不注意细节会带来什么后果等,在焊接实验室,配置了烫伤药等,设置安全紧急处理警示牌。开放实验室,比如涉及到学科竞赛等实验室的,以授课、案例分析、签署协议等形式告知学生非工作日进入实验室的安全细节。实验课程设置考勤评分环节,目的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校内施工期间或者下雨期间,实验室内外设置警戒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树立榜样、增强毅力、磨砺意志

实验课程中,在与学生交流互动过程中,适当举例给学生树立榜样,比如:校园优秀教学教师、优秀讲课竞赛获奖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优秀教师身上吸取优点。课下与学生交流互动过程中,经常以学生身边的有特长的学生为例,比如:成绩优秀、管理优秀、活动优秀、优秀研究生、保研或出国的、独立找到合适工作的,进而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学习。实验过程或者学科竞赛遇到困难或者遭受到挫败的学生,鼓励其继续努力、找到问题根源、继续深挖解决问题。经常穿插举例电学研究方面的著名科学家,比如富兰克林、欧姆、伏特、安培等。在开放实验室,建立荣誉墙,张贴团队奖、个人奖励等,形成无形力量激励学生奋勇前进。

3.提升创新、团队和管理意识

电学基础实验课程中,多采用互动式交流、启发式提问等授课方式,设置思考题或拓展型问题,鼓励学生实验结束后,继续研究拓展性设计性问题。有的时候,以学生自愿为主,实验指导教师随机抽选的方式,由学生讲一次实验课或解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每位学生平等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活力。每次实验课程中,如果时间有多余,适当提出让学生自己创立创新项目课题的思路和建议;课下时间,对学生自己建立的课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辅导,让学生能够有机会以团队的形式建立课题并实现最初的想法;创新项目的财务由学生进行管理与报销,指导教师适当指导。建立以学科竞赛为主的开放实验室,由学生建立开放记录册、仪器借入借出、元器件租借、实验室开放细则、卫生值班等制度,形成开放实验室管理团队;开放实验室的财务报销与管理主要由管理团队负责,团队管理人轮流管理财务、元器件、仪器设备等。除此之外,普通参赛学生,特别是电子设计竞赛,要求必须是3个人才可以形成队伍,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提升能力。从创新项目或者学科竞赛中,选择一批学生,指导其毕业设计,这批学生本身能力很好,借助毕业设计环节,再次促进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提升其创新意识,给予其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间接地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4.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课程中,适度讲解每次实验课题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此次实验的目的,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实验课程,根据班级情况进行预习审核,促进学生对实验的深入理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兴趣。实验课程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进一步升华讲解。实验课程操作期间,与学生适当地交流,激发有兴趣的学生继续学习,多鼓励学生做完基本实验后,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实验、创新实验,激发其继续研究。分类整理适合学生课下时间学习的资料,放到百度云盘,供学生自主选择下载使用。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实验报告注重实验过程分析或故障问题分析,其它内容可以适度删减或者不写,节约报告用纸。课程设计过程中,特别是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每年都购买大量基础元器件,指导教师规定:每位学生设计调试过程中限制元器件数量的使用,超过规定数量扣除一定分数,作品验收完毕后回收所有元器件,特别是关键的和价格较贵的元器件,提供给下届的学生继续使用,进而促进学生养成了节约资源意识、价格意识等。学科竞赛过程中,涉及到制作覆铜板的,要求学生做好废液的综合处理,履行保护环境行动;竞赛过程中,缺少的元器件、建议学生从往届学生的作品中拆除继续使用。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将带入实验室的垃圾分类处理、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或者其它未处理完毕的垃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严格履行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指南,学院将垃圾分类做成各种容易辨识的标志,特别是做成图形化的标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室、学院大门口都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做垃圾分类实施的先行示范者;实验课正式开始前,播放垃圾分类的短视频、挑选大家不易分类的垃圾对学生进行互动式提问[4-7]。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关闭仪器、日光灯、空调等用电设备,节约用电。

6.培育科学研究精神

电学基础实验中遇到问题,引导学生严谨科学处理,促进其不断地深挖下去,培养学生科研态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分类公布,给予学生选择和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校企联合项目,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引领学生入驻企业短期实习等,为学生逐步做好学校和企业的过渡。鼓励学生学习交叉学科课程、积极参与交叉学科项目,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实验班,进入创新实验室。引导学生多参与专业型、交叉型专题报告,培育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引导学生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适度向学生讲解历史和当今的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事迹,渗透科学研究精神。

7.增强自信心、践行诚信原则

电学基础实验采取渐进式提问环节,每次实验课开始的时候预留1~2个问题,刚开始时,预留的问题简单,激发学生兴趣,实验结束后,向学生征集预留问题的答案,对于积极响应和愿意继续探索研究的学生给予鼓励;实验中期时,预留的问题开始变得复杂化,部分学生会继续愿意实验探索结果,对于中期课外时间深入实践学习的学生给予适当计分;实验后期时,预留的问题比较系统,偏向于工程化,部分学生会继续尝试探究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对于终期继续实验设计的学生,除了给予适当计分外,引导其申报国家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其参加学科竞赛、推荐其进入选择性的实验室科研团队进一步深入学习。经历了此过程的学生,自信心倍增,遇到问题时,会坚忍不拔地尽一切努力去解决问题。

电学基础实验课程,首次实验课堂教学时,实验师會将实验室的学生守则和注意事项等向全体学生阐述清楚。后期实验过程中,对于不遵守学生守则的学生(比如,没有按照实验指导教师规定时间递交报告,上课迟到,实验元器件未整理,仪器未关闭,垃圾扔在实验台上等)进行跟踪记录,对这些学生形成实验诚信档案记录册,对于初次、第二次违背原则的学生,引导式说明违规了哪些准则;对于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学生,给予详细记录,然后再抽取适当时间和学生一对一沟通,对于确实有客观原因的学生,给予理解同时把记录的过程向其说明,对于明知故犯或者有意违背原则的学生,向其阐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引用古籍典故等进行形象说明,同时举例当前时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该做法的目的是间接性、引导性督促学生践行诚信原则,让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文化内化为其实际行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和谐的发展。

三、结语

电学基础实验课程,涉及到大学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室和实验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政的思想,比单独设立德育思政课程有很多优势的地方。实验课程可以直接教授德育思政知识,但是更容易在实践中贯穿德育思政思想,使学生在做中学习、在做中体会、在做中进步。实践证明,电学基础实验课程是贯穿德育思政的肥沃土壤,但是由于实验课程时间比较紧,需要实验指导教师统筹协调,把握分寸。实验指导教师要先行示范,逐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健康发展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

[2]丁良喜,苗杰.“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老区建设,2018(8):82-85.

[3]徐冬梅,王娆芬,段倩倩,奚峥皓.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9):73-75.

[4]刘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探讨[J].城乡建设,2019(8):10-11.

[5]徐振波.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动员的有效性[J]. 政策瞭望,2019(4):36-37.

[6]宋国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点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9(12):70-72.

[7]袁昕.建设美丽中国视角下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3):111-118.

作者简介:

邓开连(1984年-),男,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可穿戴、现代电子技术与系统、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研究、计算智能及其应用、图像分析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