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

2021-04-13 16:54杨园园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

杨园园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家校合作是指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学校的帮助与指导,从而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但是当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合作的因素很多,有必要采取相应家校合作措施,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本篇文章基于家校协同的视域下,积极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进行研究,同时提出正确的预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教育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家校协同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预访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039-02

一、引言

教育工作可分为三大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大学生目前不会接触到社会教育,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过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双方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保证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提高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入社会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帮助大学生纠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个人的心理素质。

二、家校协同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

(一)完善教学工作

随着社会节奏的快速发展,学生面临着与成人一样的诸多挑战和压力。如果压力不能及时释放出来并得到解决,不仅阻碍学生的学习进步,而且会形成他们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占多数,并且家庭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行与人格。若高校单凭一己之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难免会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限制,导致无法深入教学,这就需要高校与家庭进行合作,使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能够受到家庭教育无形的熏陶与影响,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提高学校教学针对性

大学生在成长的阶段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因为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大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果校方在不熟悉学生的状况下盲目地制定心理教学计划,将会造成学生心理教学针对性的欠缺,甚至会适得其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供保障,与家庭教育进行合作之后,能够从家长方面更加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从多元化的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内心世界的充实,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在当今时代,大学生不仅面临着专业学习的压力,而且面临着就业、住房和生活的压力,甚至会由于自身难以承受各种压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为此,在此背景下高校不应该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通过各种举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品格提供保障,学生在学校时由教师积极督促,放假回家时可以由家长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力量和问题,从而将压力转换成动力,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够砥砺前行,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

三、家校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现状

(一)重视程度偏低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缺乏与学校教育进行合作的积极性,更多的也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家长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学生出现任何状况都应该由学校来承担。大部分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使得他们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除了家长以外,部分学生也对学校的心理教育缺乏关注,觉得心理教育只是表面工作,没有实际的意义,更无法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缺乏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

科学严谨的活动计划不仅是学校合作活动的指导方针,也是活动有效开展和取得实效的推动者和保障。然而从我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来看,大部分高校都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合作的总体计划,即使其中有一些计划也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严格执行。很多学校只是在学生开始出现心理问题时才会告知父母到校,在危机预防阶段没能发挥家校合作的预防功能,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缺乏正确的分析,耽误了消除或减轻学生心理状况的最佳时机,结果导致加快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速度[2]。

(三)心理教师教育意识与技能欠缺

现阶段,有些高校的心理老师、家庭教育管理者以及辅导员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并未把大学生心理家庭教育工作与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业引导、生活引导以及就业指导等教育相结合,即便大学生在学业、就业、人际交往、思想品德等方面遇到困难甚至产生困扰时,也不会意识到与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严重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除此以外,由于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缺乏家校合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真正家校联合教育的过程中也只是照搬其他高校或国外的经验,没有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家校协同视域下有效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建立規范化的家校协同机制

针对于家校协同合作心理教育而言,学校应当坚持正确的心理发展观、评价观念和心理教学的现代基本理念,尤其是教师要坚持家校协同教学的基本理念,以确定家校协同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关键地位。首先,可以借鉴其他高校或者是国外的家校合作经验,并结合本校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组织,学校方面可以举办家长会、专题讲座,以此来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并充分发掘和运用家庭的各种资源。其次,学校对于家长可以开展心理知识培训教学,由于各个家庭中的家庭构成、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均各有不同,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为此,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新学期开学时,采用工作坊或者是研讨班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包含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快适应大学生涯、解决情感困惑、正确面对并解决心理问题、合理规划大学生涯等[3]。

(二)采用多样化的家校协同合作方式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进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家校合作的方式也应该由传统的书信、电话沟通等方式,逐渐转向现代化的家校合作方式,例如手机、微信、QQ、钉钉等现代互联网平台,提高家校合作的便捷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高效性,将家校合作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进一步强化家校合作的覆盖面积与交互性。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由各班辅导员进行组织与管理,主要负责学生在学校时开展学习活动以及学校政策的落实情况,家长不仅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还能够随时向教师针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与效率。家长与学校应该在不影响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渠道,利用各种现代化通讯技术定期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改善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弊端,不断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更多高品质、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三)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首先,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心理法律法规机制,以确保家庭合作关系能够顺利开展,为父母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提供法律保证,并指导学校贯彻落实学校的心理法制教育工作。其次,充分发挥出组织保障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没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又因为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组织,导致心理教师与辅导员缺乏合理的教育规划。为此,高校应对现有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建立长效教育机制,保障家校合作的规范性、连续性以及长久性。最后,建立师资力量队伍的保障机制。对于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应聘标准和聘任资历标准,进一步扩大教师应聘的渠道,把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吸纳到高校中,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除此以外,还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保证其教育观念、教育手段都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其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素质与综合素养。为了进一步保障家校合作的质量,高校还需要将家校合作的结果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考核与评估结果,为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4]。

五、结束语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共同努力。实施大学生心理教育家校协作制度有助于家庭教育机构与高校之间形成心理教育合力,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高效实施,推动大学生的全面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通过各种举措提高与家庭教育的沟通、家长的重视程度,保证家校合作心理教育的有效性与质量,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树集.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协同教育理论下的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J].青年与社会,2019(30):264-265.

[2]王歌.自媒體时代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实施途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3):154-155.

[3]赵晨光.基于“家校合作互动”理念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6(6):251-252.

[4]孙国俊.基于多元价值观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84-87.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