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思政探索

2021-04-13 19:38王宪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王宪

【摘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的必然要求。通信原理课程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职学院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立足课程特点、学生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着力点分析,并对开展思政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  通信原理  课程思政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8-0192-03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的重要讲话,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推进“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建设、服务、生产和管理等一线岗位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因为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内开展的课程思政具有其独特性,即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逐步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最终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融会贯通。

学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就是将课程思政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贯穿在专业技术课程中。那么,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实现融合的相互促进和自然和谐,这是学校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的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对于其课程中知识点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是建设好此门课的课程思政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梳理高职院校中通信原理课程的课程特点、学生特点,针对性地探讨通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一、通信原理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高校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主要是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相关技术,包括通信系统性能的基础知识、经典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等,使学生能够对通信的基本理论、典型技术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为学生分析通信系统、学习各种移动通信技术奠定必备基础。

1.专业性强

通信原理是高职大三的必修课程。在知识结构方面,通信原理的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与随机过程、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学习过这些课程之后,学生就基本具备了学习通信原理所需要的基础背景知识。通信原理的后续课程包括光纤通信、通信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等,在这些课程中将通信原理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应用和结合。

2.理论性强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规律有序展开,逻辑严谨清晰,措施合理有效。课程包含大量的推理、公式和计算,给实际信号传输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等,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如果基础不够扎实,则很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本课程的知识点,特别是一些原理多、流程多、推理复杂的知识点。面对理论性强的课程特点,除了丰富教学方式以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心,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推动力。

3.时代感强

迈入5G 时代、北斗组网、长征技术等都是通信技术在我国科技领域中取得的赫赫战果。“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网络体验已经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無人驾驶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新技术、新探索,也在一步一步实现。而这些层出不穷、充满时代感的新技术、新实践,都是通信原理课程这个“根基”上成长出来的累累硕果。

4.实验多

本课程共36学时,其中理论部分24学时,实验部分12学时。实验部分包括基带传输系统、数字调制与解调、频带传输系统等实验项目等。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能够通过仪器设备或编程语言的辅助,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

二、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特点

在入学条件、招考方式、招生生源等方面,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特征,再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欠缺理论知识基础。特别是遇到课程中比较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学生往往会“望而生畏”“不战而退”。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学业水平令人堪忧。因此教师在高职教育中,对相对较难的理论课程,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信心,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学会、学好、学精。

2.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作用因素就是主动学习的能力。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相对欠缺,主动学习的薄弱意识成为了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习中,需要老师在背后不断的督促、检查。老师推一步,学生挪一步。改变这种教学关系的关键方法,一是教师在授课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习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要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的必要性。

3.思政基础薄弱。高职工科学生受自身专业的影响和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限制,更关注课程内部的理论体系,生活方式相对封闭,思维模式相对固化,未形成健康和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缺乏人生规划,欠缺社会责任感。

4.操作能力较强。高职工科专业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对可操作性、可实现的知识内容理解较快,在实验实训课程中表现较为突出。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实践内容开展理论知识的讲解,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三、思政着力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通信原理课程和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特点分析,虽然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强、专业性强,使得高职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不够主动。但同时,由于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操作性,教师可以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结合当下的技术应用、科技热点、时事新闻进行展开,还可以利用学生实操能力强的特点,在实验课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寓教于做,让学生在实操的同时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作为通信领域的专业基础课,通信原理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内容。针对高职工科学生思政意识薄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课程中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

1.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包括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个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就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事之中,最终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通信原理课程的绪论中,安排学生分组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扮演的角色进行资料的搜集,并以华为事件为契入点,介绍我国通信人的奋斗精神以及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学生的搜集资料、分组陈述,让学生逐步了解并意识到,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曾经长期落后,而如今我国的通信技术正在蓬勃发展。这是一条“2G 跟随、3G 突破”,“4G 同步、5G 引领”的历史性跨越的道路,目前,我国的5G 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位于全球第一。

2.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它包括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一方面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对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真诚,对服务对象做到百分之百的诚信。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9年9月6日,华为在德国柏林和北京同时发布最新一代旗舰芯片麒麟990系列。2020年10月30日,华为Mate40系列在中国正式发布。其中华为Mate40 Pro和华为Mate40 Pro+搭载了麒麟9000 5G SoC芯片。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国内的通信人不分昼夜、潜心研究的结果,包含了他们辛勤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这就是工匠精神。

因此,教师要培养高职工科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具有对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的更好。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都要精益求精。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3.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一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内部力量,它包括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与大局意识。通过协同合作,不仅实现了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而且保证了团队的高效率运转。一名现代化企业员工必须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呢?

一方面,通过通信系统的组成来展开。通信系统是指完成通信过程所需的电子设备和信道的总体,其模型如图1所示。

信源将消息转变成适合由通信系统传输的电信号。发送设备将电信号变成适合信道传输的形式,例如,无线电广播台的发射机需要将输入的音频信号的频率变换到适合由天线发射的频段上。通信信道是将信号从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传送的物理媒质。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恢复接收信号中包含的信息,最后信宿接收到信息。这是通信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完成的一次信息传递过程,离开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完成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类似的,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只要一个团队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就可以完成。

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程的分组设置来展开。实验课中安排2~3人一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实验目标。这样的实验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甚至冲突、化解。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的精神。

4.辩证思维和正确的科学观

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辩证思维的特点是从对象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中,从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包含辩证思维的知识点,学生要了解学习如何处理好无限的带宽应用与有限的带宽资源之间的关系、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各种数字调制方法之间的关系等。作为技术人员,要合理规划,既要达到使用的要求,又要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体现辩证思维的智慧。

科学观把科学作为探究和反思对象,指的是对科学基本的、总体的看法。在通信原理的每一个公式推导、数学计算、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进而培养对科学的敬畏之心。

5.工程能力和劳动意识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通信原理不仅是一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包含有很多实验和实践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劳动意识,如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学习并掌握射频信号发生器、扫频仪、频谱分析仪、数字示波器等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和要求,实验中要精心细心,谨慎操作仪器设备,仔细观察实验数据和波形,实验结束后要认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找出规律,验证所学理论。学生不仅要懂知识、晓原理,还要能够明操作、善动手、勤思考、乐劳动,有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求学态度,逐步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教学方法

无论是思政目标还是知识能力目标,教师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查缺补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理论教学内容中,根据相关知识点的时代特征,结合实际的案例介绍,将专业知识点和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结合,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进行整合创新,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分组演示、讨论辩论、总结提高等方式展开,使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内容的融合做到自然、和谐、互相促进。

课程教学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动手实操和课外研修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以知识讲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实施翻转式、引导式、案例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使理论性强、专业性强的通信原理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第二课堂、校企合作、创新项目以及工学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和课外研修机会。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有其独特点,应根据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使得课程与思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本文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工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通信原理课程思政着力点分析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面浸润,为构建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体系添砖加瓦。最终,使通信原理课堂不仅成为一个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个思想传播的阵地。

参考文献:

[1]孙云山,张立毅,费腾.通信原理“金课”建设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策略的研究[J].大学教育,2020(9):127-129.

[2]谢微.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0):4-6.

[3]陈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226-227.

[4]邵汝峰.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23):158-159.

[5]陈丽娜,杨琳,赵建民.“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8):105-107.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