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4-13 19:38周涂强张赛飞彭理群史少越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培养模式

周涂强 张赛飞 彭理群 史少越

【摘要】立足新时代面向“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背景,探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需求分析、培养模式思考、培养模式优化举措等方面综合深入探究了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交通强国  交通运输专业  社会需求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U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8-0188-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交通运输行业正面临着巨大冲击,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的巨大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激活。在此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从单一技能型逐渐实现向综合型、智慧型转变。培养适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和基本要求[1]。

探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应立足于时代背景。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近期及到远景年(2035年)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时代面向“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需求背景下,分析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已有众多学者开展了“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彭理群等[2]分析了智能交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范冠峰[3]总结了培养交通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孙智源等[4]对“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交通规划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教学改革思考。

二、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一)培养高水平交通高科技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具备两大特征:一是对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将课程学习与实际项目案例紧密结合,将课程知识和实际应用相对应,强调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作为一门综合、交叉性极强的应用科学领域,其特征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思考,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能力。

(二)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

综合而言,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是要将素质较低的劳动者提升为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将普通形态的劳动者提升为技术技能形态的劳动者,将职业化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提升为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我国目前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等,为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了有效保障。具体到交通行业,还需要注重将互联网行业与传统的运输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提升交通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广大交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造就高素质交通劳动者大军。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

推进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探索新形势下高效的复合型交通人才培养,采取差异化培养策略,按复合型交通干部的要求确定专业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制定差异化交通干部人才标准,不断优化管理能力培养,构建多方位评价标准,以培养选拔出更多与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高度契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交通干部队伍。

三、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一)现状分析

综合调研本校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2016级至2019级四届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大致反映目前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教学形式、方法较为单一。交通运输专业有关课程教学仍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际案例。二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待加强。缺乏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师生间的交互作用较弱,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形成。三是考核内容与实践脱节。本专业课程考核标准大多以笔试为主,为了确保试题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机统一,较多地在考核中使用了重理论、轻能力的问题,使得学生疲于死记硬背,实践能力缺乏锻炼。

(二)培养模式总体思想

为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应优化教学培养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拓视野;应建立突出培养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思路与教学方法

一是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引导。与基础理论课注重严密的理论逻辑推理不同,交通运输专业多数专业课程特征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思考。因此在课程教授上,应注重转变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注重实际动手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教学环节中,应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应用实例,如对交通拥堵、交通安全、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建模和定量分析。与智能交通相关的实际案例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较难实际操作,教师如只通过案例讲解,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在智能交通类课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效果。三是注重拓宽视野和关注社会发展动态。交通运输专业关联的因素太多,经济、社会心理、环境、政治等。交通先是一门技术,最终是一门艺术。部分专业课程需要密切关注发展动态和社会热点(如“交通强国”建设、高速铁路、“双碳”背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等),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查阅、广泛涉猎知识,避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过于沉闷,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专业技能掌握要求

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文化素养、工程技术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感,能较好掌握交通运输领域专门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和运用、运营管理、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相关毕业生应具备根据实际项目需要,组织交通數据调查的能力,明确需要哪些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所属的部门;善于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摸清交通现状问题,能够理解政府工作意图和策略。理解政府决策需求和执行过程,了解政府管理和运作机制[5]。

四、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举措

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满足国家“交通强国”建设战略对当代交通运输人才新要求,应以提高交通运输人才创新能力,强化交通运输人才综合素质为落脚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实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步入社会时做到“四强”,即创新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能够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此,结合我校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实际情况,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规划进行优化探索,重点主要涉及课程培养体系、专业技能培养和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

(一)优化课程培养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一是鼓励交通运输系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根据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具体内容以及学时分配,以相关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为中心,结合实际案例,设置讨论题目。二是强化面向新技术交叉的研究前沿教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自动驾驶车辆等的发展提供了新型运载工具,共享经济(Shared Economy)等的发展带来了新型交通业态,丰富了现有出行模式。

(二)扎实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实践培养

一是结合国家、省级和学校自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吸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参与专业教学管理工作,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战性。二是采用“互联网+”“职业培训包”等先进的培训方式,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三)创新考核方式,鼓励自主学习

一是在最终考核评定中引入过程要素,创新考核的形式和评分方法,将教学过程中学生平时表现占最终成绩的比例稳步提升,降低试题中客观试题(如选择、填空等)的比例,提高主观题(如问答题、综合题)等可充分体现创新性思维题目的比例,鼓励需要深入思考、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二是鼓励学生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所学课程内容撰写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酌情在考核成绩中给予适当加分。

五、结束语

随着国民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是与日俱增的。针对“交通强国”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着重突出重点,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创新,努力培养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四强”人才,提高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参考文献:

[1]严利鑫,张诚,熊钰冰.工程教育认证和社会需求双重驱动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6-9.

[2]彭理群,徐睿,秦鸣.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的智能交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4): 3-5.

[3]范冠峰.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交通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J].交通企业管理,2018,33(6): 91-93.

[4]孙智源,严海,杨洋.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106-107.

[5]孔春玉,王小莉,王思卓.“互聯网+”时代的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4):244-245.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培养模式
公共营养师社会需求现状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