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君
(万宁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 万宁 571500)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种复杂综合征,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等短期措施转变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为主的长期措施[1]。依那普具有利扩张动脉与静脉的作用,可使周围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降低,从而改善心排血量,促使患者运动耐量时间延长,但长期使用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成的钠盐复合性药物,其可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抑制脑啡肽酶,起到舒张血管、预防心血管重构等作用[2]。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万宁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5~78岁,平均(58.32±5.24)岁;病程2~5年,平均(4.12±0.52)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Ⅱ级12例,Ⅲ级20例,Ⅳ级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46~77岁,平均(58.51±5.33)岁;病程3~7年,平均(4.20±0.61)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15例,Ⅳ级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无本研究药物过敏史者等。排除标准: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者;合并其他呼吸、血液等系统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者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以及硝酸酯类等药物,同时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指导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937,规格:5 mg/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次,2次/d,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隔3~7 d增加1倍的剂量,剂量最终保持在10~15 mg/次,3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册证号J20190002,规格:100 mg/片)口服治疗,初次剂量为100 mg/d,2次/d,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剂量保持在200 mg/d,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显效:NYHA分级达到Ⅰ级的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有效:心功能、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②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钟步行距离(6MWD);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③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B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4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ET、BNP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NO水平。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MWD、心功能指标、BNP、ET、NO水平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6MWD、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V、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6MWD、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6MWD、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6MWD:6 min步行距离;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组别 例数 6MWD(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5 184.43±30.64 415.53±42.63* 34.21±3.53 44.64±3.86*对照组 45 185.43±30.59 385.65±36.23* 34.19±3.23 36.67±3.51*t值 0.155 3.853 0.028 10.278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LVEDV(mL)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5 220.34±75.23 161.21±70.12* 60.75±5.34 51.65±4.01*对照组 45 220.12±74.87 196.23±73.32* 60.64±5.43 57.64±4.75*t值 0.014 2.316 0.097 6.46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BNP、ET、NO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BNP、ET及试验组患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BNP、ET、NO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BNP、ET、NO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BNP:脑钠肽;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
组别 例数 BNP(ng/L) ET(ng/L) NO(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5 336.43±28.53 128.64±11.64* 73.46±7.49 62.57±5.23* 10.16±1.58 8.26±0.87*对照组 45 336.21±27.99 146.53±17.42* 73.38±7.33 67.34±6.05* 10.07±1.66 9.67±1.25 t值 0.037 5.728 0.041 3.768 0.246 5.90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
2.4 不良反应 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慢性心力衰竭大多是在心功能失代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绝大部分患者都会经过心脏肥大的代偿阶段,该疾病具有病程长、预后较差的特点,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有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被异常激活,从而引发心室重构,因此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原则应为将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阻断,使心室重构的进程延缓[5]。
依那普利可抑制神经末梢释放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该药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进而使儿茶酚胺的合成下降;其在改善心室重构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该药治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沙库巴曲缬沙坦主要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以复合物的形式而构成的,其属于一种可以将患者血管紧张素和脑啡肽酶有效阻断的抑制剂,同时还可以平衡交感神经,防止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的一种药物,另外该药物还可以延缓心室重构,使心血管得到扩张,促进尿钠排泄,利于改善心功能,使患者病情有效控制[6]。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心力衰竭的患者其室壁张力会突增,心室肌内BNP分泌会出现升高的现象,其升高的水平和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比;NO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其过表达时可使患者心肌功能受损;ET水平过高时可导致心室重构、心律失常等。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NP、ET、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在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通过纠正ET、NO分泌失衡的状况,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BNP水平,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7-8]。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改善心功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用药安全、可靠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