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用多种阅读方法落实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运用范读,落实基础目标
对于大部分文章来说,最好的引入方式莫过于教师的范读,特别是配乐范读,或优美舒展,或慷慨激昂,或哀伤凄怨,可以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如范读《桂林山水》一文,教师应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用诗歌般的意境给他们以无限的遐想。范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其中“我”的不忍、邱少云的坚强以及战士们的悲愤,要用不同的语气读,以表现出邱少云坚强的革命意志。成功的范读能以极强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运用默读、引读,落实深层目标
深层次目标即教学中的重难点之处。如果一节课上全是教师碎片化的讲解,没有学生自主的阅读,那么再生动精彩的讲解,也生发不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真切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来领会重点文段的内涵,让学生潜心汇文,理清文章的层次,提炼出重点内容。
而引读方法的应用对深层次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大有帮助,它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如《鸟的天堂》中描绘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的景色,就可采取引读法,使学生体会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教师在读法上可做以下处理:
师:(换词引读)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
生:(接读)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师:(添词引读)接着我们又看见——
生:(接读)第二只,第三只。
师:(换词引读)我们听见树上——
生:(接读)到处是鸟声。
师:(换词引读)听见树上的鸟儿——
生:(接读)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通过师生引读、接读,学生对榕树上鸟的动态的印象,尽在心里了。
三、运用朗读,落实情感目标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好的朗读可以生动体现作者的感情。如《月光曲》一文,描述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那段文字感情不断升华,情景交融,像是乐曲由轻柔舒缓到热烈,再到激昂激越。在教此文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配乐朗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师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强化这种美妙的意境,从而加深体会。
四、运用复述,落实拓展目标
复述是把作者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說话写作能力,将语文能力由课内转向课外运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或根据文中对话分角色即兴表演。学生在对书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再现,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