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1-04-08 20:48杨晓刚
关键词:校本课程传统文化

杨晓刚

摘要:要想引导学生亲近古典诗歌及其蘊含的传统文化,依托古典诗歌生长的地域文化土壤,发掘乡土古典诗歌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可行路径。“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无锡乡土古典诗歌资源和学校地理位置优势,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分为“惠泉雅韵”“梁溪怀古”“邑人风骨”“东林旧迹”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均以文本赏析为基础,通过诗文链接进行拓展补充,专题学习后再安排一次活动体验。课程安排在高一年级,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修。

关键词: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传统文化;诗歌资源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学生亲近古典诗歌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依托古典诗歌生长的地域文化土壤,发掘乡土古典诗歌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可行路径。所谓乡土古典诗歌,是指某个地域历史遗留的、以当地风土人情为题材的古典诗歌。对于当地学生来说,它是浩瀚诗海中独一无二的诗歌学习资源。发掘乡土古典诗歌资源,开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校本课程,其意义远不止教会学生阅读与鉴赏古典诗歌,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学生打开连通个体记忆与传统文化的大门,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我校结合实际条件,展开了“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一)无锡乡土古典诗歌资源丰富

无锡,旧称梁溪、金匮,风光宜人,人文荟萃,乡土古典诗歌作品体量巨大。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四时诗》是已知最早的无锡人描绘无锡风光的诗作。唐代以后,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日渐繁盛;至明清两代,数量剧增,内容题材越发广泛,形式也日趋多样。清代顾光旭编辑的《梁溪诗钞》58卷,收录了自东晋至乾隆末年的无锡诗作2万余首。1911年,无锡人侯学愈编写的《续梁溪诗钞》24卷,又收录了清代乾隆时期至清朝末年的无锡诗人的诗歌4347首。这些乡土古典诗歌展现了无锡丰富的社会生活,积淀下厚重深远的人文底蕴。诗中歌咏的山川风物很多留存至今,如惠山泉声、陆羽茶韵、梁溪古泾、蠡湖波光等。这些留存在诗集文汇、匾额碑刻中的华章是“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二)学校地理位置优越

我校位于无锡市锡惠名胜古迹区附近,东傍运河,北依惠山,人文环境在市内学校中首屈一指。与学校一墙之隔的锡惠名胜古迹区内,有肇始于明代的碧山吟社遗址,有汇集历代文人诗文墨迹的 “寄畅园法帖”诗碑长廊,有清代诗人顾贞观归隐读书所筑的“积书岩”;锡惠公园内惠山头茅峰山腰有忍草庵,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与顾贞观同登庵中贯华阁,彻夜长谈,以忘年之交成为文坛佳话;公园之北惠山古镇有古祠堂群,顾宪成、范仲淹、周敦颐、李纲、倪瓒等古代文化名人之祠点缀其间;学校背靠的青山之巅有明代东林党领袖高攀龙之墓,惠山南麓有北宋大诗人秦观之墓……周边众多名胜古迹为开发“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提供了便利。

二、“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内容

从时间跨度来看,无锡乡土古典诗歌从东晋直至晚清,历时弥久,内容丰富。如果按照诗歌发展脉络编排,作为国家课程补充与拓展的校本课程难以容纳如此巨大的诗歌体量。因此,我们着力挖掘无锡乡土古典诗歌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专题的形式组织本课程内容。该课程分为“惠泉雅韵”“梁溪怀古”“邑人风骨”“东林旧迹”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均以文本赏析为基础,通过诗文链接进行拓展补充,专题学习后再安排一次活动体验,增进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具体内容编排如下:

(一)“惠泉雅韵”专题:体验山韵茶香

“惠泉雅韵”专题精选历代歌咏惠山及二泉的诗歌,让古典诗歌与惠山二泉风物、无锡茶文化交相辉映。

“文本赏析”板块选取了既能反映惠山与二泉的艺术水准,又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四首诗。唐代皮日休的《题惠山寺》和北宋苏轼的《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都是传世名篇。世人提起惠山,就能想起惠山寺内“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悠远禅意;而“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已经成为无锡二泉的诗歌名片。唐代李绅幼年随母亲迁居无锡,年轻时曾寓居惠山寺读书,《别石泉》是他离开无锡时所作。作为无锡诗人描写二泉的诗篇,这首诗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题真上人竹茶炉》是当时唱和者甚众的“竹炉”诗的代表,记载了一段诗坛佳话。作者王绂的“晴雨竹”石刻和“竹炉煮茶图”至今还保存在二泉旁 “竹炉山房” 的内壁上。杨万里的《回望惠山》则以恢宏的视角与富有生趣的笔触描写了惠山全貌。

“诗文链接”板块旨在让学生拓展阅读,要对前面的诗歌有拓展或补充作用。我们节选了余秋雨的《千古绝响》中关于阮籍寻访高士孙登的部分,为学生理解“文本赏析”中苏轼诗句“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提供拓展资料。唐代诗僧释皎然的《访陆鸿渐不遇》则与苏轼的惠山泉烹茶诗相联系,并且通过诗歌对高士陆羽形象的侧面描写,将“惠山与茶”这一话题提升到更高层面。

“活动体验”板块围绕惠山与二泉,设计寻访考察活动。学生通过寻访惠山寺、天下第二泉、陆子祠,了解惠山茶文化,积累丰富的感性体验,促进相关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素养的生成。

(二)“梁溪怀古”专题:追慕思古幽情

“梁溪怀古”专题集中选取无锡历代的怀古咏史类代表诗作。学生观史品诗,以诗见史,既感怀古人之幽情,又生发对乡土历史的思考。

“文本赏析”板块,我们联系无锡当前保存较好且具代表性的古迹名胜泰伯庙、春申涧、阖闾城遗址和秦观墓,选取四首诗供学生赏析。唐代陆龟蒙的《和袭美泰伯庙》,借泰伯“三以天下让”的典故,以“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讽刺晚唐时期统治者争权夺利,致使战乱迭起的黑暗现实。唐代张继的《春申君祠》和清代严绳孙的《阖闾城》都是吊古伤今、悲叹物是人非之作。前者借荒败冷清的春申君祠,追思当时春申君府邸三千食客的豪奢气派;后者怀想吴王阖闾迁都时“浪翻犀甲走姑苏”的盛况,对比“青笠渔归落日孤”的冷落现实,抒发“自古兴亡俱寂寞”的伤感。南宋张理登上惠山拜谒秦观墓,以一首《秦太虚墓》描摹清净、幽雅的墓园山景,表达对大诗人秦观的追念和崇敬。这四首诗既联系学生容易寻访的古迹名胜,又涵盖咏史怀古诗的几类主旨——有借古讽今、刺讥时事,有吊古伤怀、发兴亡一梦,亦有凭吊遗迹、缅怀先贤。

“诗文链接”板块选取二诗一文。南宋范成大的《销夏湾》歌咏无锡马山吴王避暑宫遗迹,感慨昔日繁华宫殿已作“青山环水水浮空”;南宋姜夔在《华藏寺云海亭望具区》中写道“夫差醉莲宫,巨浪摇不醒。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既描摹太湖浩渺盛景,又写出吴王夫差骄奢无度、乐极生悲的历史教训。两首诗皆涉及吴越旧事,与前诗《阖闾城》相映成趣。无锡文史专家于芷的文章《春申君祠与无锡》介绍了春申君祠作为无锡惠山祠堂群元祖的史迹。学生欣赏张继诗作后,再读此文,可以深入了解相关史实,增进对无锡人文历史的理解。

“活动体验”板块设计了“少游遗踪——秦观墓遗址寻访”活动。学生先通过阅读吴新雷教授的文章《游“秦园”访秦观墓》建立知识储备,再通过登览惠山,拜谒二茅峰南坡的秦观墓遗址形成感性体验,收集阅读秦观的历史资料,完成游记《拜谒秦观墓》。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学生触摸身边的人文血脉,感受先辈的人格魅力,形成丰厚的人文素养。

(三)“邑人风骨”专题:感怀赤子之心

“邑人风骨”专题旨在反映无锡诗人心怀天下的情怀,奏出旖旎水乡的铿锵音调,让学生深刻体会先辈的凛然正气。

“文本赏析”板块,南宋李纲的《六幺令·次韵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表达“寄意恢复”这一南宋爱国诗人的共同抱负;元代倪瓒的《题郑所南兰》,借郑所南寓意复国的心愿,也含蓄表露自己的爱国情怀;清代陈维崧的《贺新郎·纤夫词》用沉雄俊爽的调子歌唱时代的弊病与人民的疾苦;清代蒋春霖的《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感时伤事,痛陈鸦片战争时外国侵略者肆虐长江南北的暴行,也表达了对清军无能的悲愤。

“诗文链接”板块中的知识短文《阳羡词派和陈维崧》节选自《中国全史》,主要是对前一板块陈维崧词作的拓展介绍。

“活动体验”板块,我们设计了文天祥《过无锡》文本考辨探究活动。公元1257年,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为元兵押解,沿大运河北上大都,夜宿黄埠墩,留下《过无锡》一首,至今诗碑仍在。黄埠墩上“正气楼”内《过无锡》诗碑与墙上诗帖,两处文本多有不同。这是很好的探究学习资源。我们让学生去观摩身边的诗歌遗迹,对诗歌多个版本进行考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既接触了真实的历史,又通过考辨诗句感受到古典诗歌炼字的魅力。

(四)“东林旧迹”专题:瞻仰先贤遗风

“东林旧迹”专题选取与东林书院事迹相关的诗歌,引领学生在读诗的同时,体会东林士人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魅力。

“文本赏析”板块,围绕东林书院的兴废、传承与影响选择三首诗。王问的《东林书院占得东字》是唱和万历初年首倡重修东林书院的盛鞏所作,诗中言及由孟子到杨时的学术传承,又用“程门立雪”的典故,点出东林书院历经沧桑得重振的精神内因。高攀龙的《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是作者于天启五年魏忠贤矫旨拆毁东林书院后,唱和叶茂才的同题诗,表达了纵使东林废圮,其影响也已深入人心的深远意旨。陈继儒的《东林道南书院志感》中的“独有讲堂三四柳,萧条枝叶向东垂”暗示东林书院纵遭拆毁,依然引得天下士人向往。

“诗文链接”板块,联系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隐居五里湖及效法屈子投水殉节的事迹,又结合东林书院的兴废史实,选取三诗一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东林士人品格风骨与东林书院文化传承的意义。高攀龙的《水居》与安希范的《题五湖水居用高存之韵》表露了“乐在归隐”的士大夫情趣,也蕴含着洁身自好的骨气。清人施闰章的《谒高忠宪止水祠》表达了后人对高攀龙不屈风骨的敬仰。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东林书院记》则通过记录东林兴废,褒扬重建书院,强调“表明贤人君子之迹”,“以风励士习”为己任的深远意义。

“活动体验”板块设计了“道南旧迹——考察东林书院遗址”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包括游学东林书院,抄录书院对联、匾额,撰写主题游记;收集查阅高攀龙的历史资料,撰写人物小传。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了兴趣,提升了素養。

三、“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实施

“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注重从学生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内容设计注重活动实践,实施时间较为宽裕。高一年级学生没有迎接学业水平测试与准备高考的应试任务,相对来说压力较轻。因此,本课程安排在高一年级,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修。教学时间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每学期16课时,共32课时,秋学期与春学期各完成两个专题。其中,“惠泉雅韵”专题共8课时,“梁溪怀古”专题共8课时,“邑人风骨”专题共6课时,“东林旧迹”专题共10课时。课程的实施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材施教

此处的“因材施教”,既指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教学,又指依据课程内容“材料”的不同实施课程。

学生既是校本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实施考虑的首要因素。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基础乃至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古典诗歌学习上的特征是不同的。男生读武侠小说比较多,往往对边塞诗词中的意象比较熟悉,陈维崧、李纲的豪放词更合他们的“口味”;而女生读言情小说比较多,感情细腻、敏感,像姜夔、秦观等婉约派词人一般更容易为女生所喜爱。

古典诗歌是高度形式化的文学体裁,有严格的形式要求与鲜明的内容特点。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密切结合诗歌文本的特征来具体考虑。从内容来看,有的诗歌适合开展实地走访体验活动,例如张理的《秦太虚墓》、高攀龙的《水居》;有的诗歌适合学生结合身边的山水风物进行仿写实践,例如李绅的《别石泉》、杨万里的《回望惠山》;有的诗歌为人传诵至今,值得涵泳回味,适合指导学生撰写鉴赏文字,做个性化解读,如皮日休的《题惠山寺》、陈维崧的《贺新郎·纤夫词》;有的诗歌适合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如教学文天祥的《过无锡》时,可以联系学生初中学习过的《过零丁洋》《正气歌》。

(二)重视体验

这里的“体验”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心感受,主动参与,经历过程。注重体验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不仅以体验为前提,而且以体验为目标。

除了“活动体验”板块之外,“文本赏析”“问题探究”板块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验。以教学张继的《过惠山春申君祠》为例,我们在课前让学生动手查找资料、预习自学,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并遴选出课堂要讨论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春申君祠应是当时民间祭祀荣盛的地方,于是提出诗中为何称“空山里”,并且还说“萧条寒景傍山村”的疑问。在课堂讨论中,我们给予学生充分解读诗歌、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品读体验,有的学生发现当时春申君祠已被乡民迁至锡山,张继所过乃是废祠遗址;也有学生认为,不必考证张继眼前景象,岁月荏苒,公子已去,诗人带着伤感,融情入景,眼前自然萧条。虽然结论不固定,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实实在在的体验,做到了学有所得。

(三)倡导开放

如果体验只是走過场,学生像参观旅游一般,到一些学习场所看看,拼凑一点心得文字;或者活动的程序都是教师事前精心安排好的,那么学生相当于沿着教师设计的跑道跑了一遍,价值甚微。因此,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尤其注意避免“结论先行”,为学生创设开放思考的空间。例如,“诗中的惠山泉与茶圣陆羽——锡惠古迹寻访”体验活动中,教师只确定活动的总体内容与要求,让学生具体参与惠山寺、二泉、陆子祠、龙头河等各处活动细节的设计;并且对活动的预设目标设定得较为粗略,不“堵死”学生个性发挥的余地;在活动中教师多倾听、少干预、适当指导,努力让学生成为活动体验的主人;学生在开放的活动设计中记录,形成各类学习手记,呈现开放式的成果。

四、“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的评价

在遵循民主性、发展性和激励性原则的基础上,本课程按照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的顺序,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学习态度”包括积极参与学习、乐于合作交流、主动体验探究,主要从情感态度方面评价;“学习过程”包括组织与交往、实践与体验、想象与创新、应变与自信,主要涵盖了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内容;“学习成果”包含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质量以及作业的个性创意,属于结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静态的学习成果。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均分为四个等第: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我的心得”由学生填写,主要写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感想与展望。“老师的话”为教师给每位学生写的评语,作为本课程的总评。

通过开发实施“无锡乡土古典诗歌”校本课程,我们带领学生吟诵乡土古典诗歌,体察已然淡去却依然温暖的墨痕,品味沧桑古老却依旧隽永的文字,在触摸乡土文脉的点点滴滴中,传承悠远绵长的文化传统。我们还将不断推进这项探索,努力让遥远的古典吟唱成为学生心中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 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传统文化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