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退溪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性理学家,被推为“朝鲜五百年第一儒宗”。他对中国儒家“敬”的修养方法极为推崇,从心学意义上发挥朱熹“居敬穷理”的工夫,建构了以“敬”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其道德哲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韩国儒学史上持续争论五百多年的“四端七情”说,更重要的是在“四端七情”说的基础上构筑了“敬”的心性修养工夫。“敬”在外是“整齐严肃”的言行表现,于内是“主一无适”的精神状态,贯穿他道德哲学的始终。因此,深入剖析李退溪“敬”工夫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内涵,彰显宋明理学在朝鲜李朝时代创新发展的内在生命力,进而揭示李退溪“敬”工夫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退溪;敬;穷理;高校德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1.026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1-0143-05
李退溪是朝鲜李朝时期著名的性理学家,在韩国儒学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集大成于群儒,上以继绝绪,下以开来学,使孔孟程朱之道焕然复明于世”(《退溪先生言行通录·实记》)。他认为“敬”是贯穿圣学的根本工夫,“是皆未始一日而离乎敬也。然则敬之一字,岂非圣学始终之要也哉”(《圣学十图·大学经》)。李退溪对朱熹“居敬穷理”工夫进行心学探索,以心性为根据、以实践为中心构筑了主敬哲学,开创了韩国性理学注重“敬”工夫的先河。“敬”工夫所蕴含的注重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性的内在精神,在今天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李退溪“敬”工夫的理论来源
李退溪“敬”工夫源于传统儒家的“敬”观念。传统“敬”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由夏商周时期敬神、敬天的宗教情感发展为先秦时期对人谦恭有礼的道德原则和对事认真严肃的敬业态度。到了宋明时期,“敬”由道德观念发展为一种内在的修养方法,即以内圣为宗旨,向内心追求而实现内在超越,达到至善境界的心性修养工夫[1]。“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功”(《朱子语类》卷十二),“敬”工夫完成于二程,受到宋代理学家的普遍关注。高丽后期,随着理学的传播,“敬”工夫也传入到朝鲜半岛。相比于宋代,李朝时期的性理学家更加热衷于“敬”的心性修养工夫。韩国儒林领袖李退溪对朱熹“居敬穷理”的工夫论进行扬弃,构建了以“敬”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
朱熹将宋代理学家“居敬”的修养方法发展为系统的修养工夫,提出了“居敬穷理”的工夫论。朱熹对工夫论的思考和构建是依循“理”与“性”的内在联系展开的。“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孟子集注》),性作为天赋的道德本性,本是淳朴恭良的。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大学章句》),所以人必须“存心”而谨守本性。“存心”要从“敬”入手,“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朱子语类》卷十二),“敬”是“存心”而“守其性”的根本方法。虽然,朱熹特别注重“敬”工夫,但他把穷理看作道德修炼的第一步,提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朱文公文集》卷十四)。朱熹终生致力于《大学》的诠释,并作“格物致知”的补传,指出:“《大学》是圣门最初用功处,格物又是《大学》最初用功处”(《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格物致知”是朱熹哲学的“第一义”,也是朱熹哲学的理论出发点[2]。朱熹注重“敬”是为了格物穷理而“明其物之理”。“不明其物之理,则无以顺性命之正而处事物之当”(《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四),所以始终把格物穷理看作修己治人的根本。
“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朱子语类》卷九),做学问必须以穷理穷其所养之理,以居敬养其所穷之理,二者缺一不可、互相为用。但是,朱熹“居敬穷理”的工夫论以格物穷理为核心,“居敬”是“穷理”的途径,“穷理”是“居敬”的目的。李退溪将朱熹格物穷理的理性精神引向个体内在的心性修养,“敬者,一心之主宰,而万事之本根”(《圣学十图·大学图》),强调“敬”才是道德修养之要法,以“敬”代替了“穷理”在“希圣之功”中的核心地位。
二、李退溪“敬”工夫的理论内核
李退溪基于人內在的本然之性与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性,肯定了每个人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在成就圣贤人格的过程中,相比于朱熹“居敬穷理”的工夫论,李退溪更加注重“敬”的心性修养工夫,以“敬”为核心完成了在理学本土未完成的圣贤心学。他以理气论分析“敬”的本体论根据——理是至善的,呈现至善的理离不开“敬”工夫;以“四端七情”与“心统性情”解释“敬”的心性论原理——人性之恶源于善恶未定的情,“敬”工夫可以“心统性情”使情发而中节;以存养与省察说明“敬”的工夫论方法——“敬”工夫是万善之根本,凭借“敬”工夫可以达到至善的圣人境界。
1.“敬”的本体论根据
“理气”是理学家用来说明宇宙本原和万物化生过程的基本范畴。朱熹认为理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朱子语类》卷一)。李退溪继承朱熹的理气论,肯定理气之间不相杂不相离的关系,主张“不分而言,则混为一物,而不知其不相杂也。不合而言,则判然二物,而不知其不相离也”(《李子粹语》卷一)。但是,他更偏向于理气不相杂的观点,在坚持“天下无无理之气,无无气之理”(《退溪全书·答李宏仲问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理贵气贱”和“理帅气卒”,强调理的优先性。理作为“阴阳五行万物万事之本”(《退溪全书·答奇明彦别纸》),处于“极尊无对”的绝对优越地位,所以“命物而不命于物,非气所当胜也”(《退溪全书·答李达李天机书》)。正因为“理贵气贱”,所以“理为气之帅,气为理之卒”(《退溪全书·天命图》),理处于主导地位。李退溪从本体论角度肯定理是“本然之体”,但他更加强调理的主宰性和能动性。“理贵气贱”从理对气的能动作用强调了理的尊贵地位,是李退溪理气论的最大特色,为他的“以敬存心”而“以心著理”的道德哲学奠定了本体论基础。
李退溪探讨理气问题,并不是为了强调理的本体论意义,而是为了突出理的伦理意义。理作为一切存在和变化的终极“所以然”,包含着“所以然之故”的必然法则和“所当然之则”的义务法则。“所以然之故”以“故”说明最高的存在根据——“本原”,“所当然之则”以“则”说明最高的道德原理——“至善”。作为“所当然之则”的理具有纯善无恶的绝对价值,产生气质之性的气则具有善恶未定的相对价值。善恶未定的气在生克、升降、旺衰的运动中可能转变为不善。“气掩而理隐,则恶耳”(《退溪全书·答郑子仲》别纸),理被气所遮蔽,则无法显现纯善无恶的价值。因此,通过“敬”的修养工夫充分发挥理的尊贵地位和“将帅”的作用,如实地呈现“至善”的理,防备“善恶未定”的气转化为恶。
2.“敬”的心性论原理
李退溪将理的优越性进一步绝对化,凸显理的绝对价值与气的相对价值,以朱熹的理气论分析“四端七情”,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心统性情”的重要作用。“四端”是指《孟子·公孙丑》所讲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人的四种道德情感。“七情”则指《礼记·礼运篇》所说的“喜、怒、哀、惧、爱、恶、欲”,即人的七种自然情感。四端与七情在中国并未成为对举互言的一对哲学范畴,却在李朝时期引发了一场“四七理气”之争[3]。李退溪与奇大升围绕“四端七情”开展了八年的书信讨论,他们的讨论又成为李朝时期哲学争论的焦点,“四七理气”之争也因此成为了韩国性理学的一大特色。奇大升认为,“情”不能有两种,四端是七情中的善,把四端视为七情的一部分。李退溪却把情分为四端与七情,并指出四端是主理而纯善的,七情是主气而善恶兼备的。
根据朱熹“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朱子语类》卷五十三)的观点,李退溪将“四端七情”还原为理气论,主张“理气互发论”。“四端之情,理发而气随之,自纯善无恶。必理发未遂而掩于气,然后流为不善。七者之情,气发而理乘之,亦无有不善。若气发不中而灭其理,则放而为恶也”(《圣学十图·心统性情图》),四端是发于理的纯善之情,七情是发于气的善恶未定之情。当“理发而气未遂”或“气发而不中节”时,四端由气所遮蔽、七情因气而走作,两者都表现为恶。所以,恶源于气之所为。四端与七情作为“情”都发于“性”,“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情”的善与恶由心的统摄作用所决定。李退溪对心进行逻辑分析,认为心既具有纯善的四端,即本然之性的理;同时又兼具善恶之几的七情,即气质之性的气[4]。心是理气相结合的虚灵存在,对性情具有统摄作用。心统“性”则保持仁、义、礼、智等善的本性;心统“情”则产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情感。反之,“性”无以致“其未发之中”,“情”无以致“其中节之和”,则表现出“性易凿、情易荡”而产生恶。恶源于“情”,“情”由心统摄,心又由“敬”主宰。内求于“敬”工夫能养其性并约其情,通过存养求未发之中而保存本心,通过省察求中节之和而培养善性。因此,“敬”在保持性之未发的“中节”和调节性之已发的“不中节”中显得极为重要。
3.“敬”的工夫论方法
李退溪把“心气之患”的原因归结为居敬穷理不透彻或方法不当,“心气之患,正缘察理未透,而凿空以强探,操心昧方,而揠苗以助长,不觉劳心极力以至此,此亦初学之通患”(《退溪全书·答南时甫》)。“察理”是属于穷理致知的问题,“操心”是属于居敬存心的问题。因此,要治“心气之患”必须加强居敬穷理,改变气质之性的偏向。穷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真知、实践真知进而塑造圣贤人格。成为圣人作为李退溪道德哲学的最终目标,只能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所以,相比于穷理,“敬”是成就圣贤人格的先行重要条件。李退溪认为小学以“敬”始,大学以“敬”终,只要一心致力于“敬”,则“尊德性而道问学”。“至如敬以为本,而穷理以致知,反躬以践实,此乃妙心法而传道学之要”(《退溪全书·戊辰六条疏》),以“敬”为本穷理致知,再反求于自身而实践,是修养内心的最妙方法,也是成为圣人的根本要领。“学者诚能一于持敬,不昧理欲,而尤致谨于此”(《圣学十图·心统性情图》),性未发时涵养本然之性,性已发时反省体察,一丝不苟地坚持下去,最终能够掌握“精一執中”的圣人学问。因此,“存心”与“养性”不需要向外探求,只需保持“敬”之心,就会穷究道德本体——天理,在精神世界中把握天理。可见,不同于朱熹将“敬”视为穷理的主体条件,李退溪把为学方法由向外求索转化为向内求索[5],视“敬”为塑造圣人人格不可缺少的根本工夫。
李退溪以“敬”将“理、心、圣”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通过“敬”的心性工夫追求至善“理”而达到“天人合一”圣人境界的道德哲学体系。李退溪“敬”工夫是对朱熹“居敬穷理”工夫论的创新性发展,但不免存在一些保守主义倾向和理想主义色彩。面对“四大士祸”,作为士林派代表的李退溪不积极开展社会改革来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企图以“敬”工夫加强学者文人的心性修养来缓和社会矛盾,以“退身循义”的处世之道对抗“士祸政治”,体现了他思想中保守主义的倾向。同时,李退溪还希望国王宣祖以“敬”工夫修己安人,并推行仁政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可见,通过“敬”的心性修养工夫推进李朝社会的道德重建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理论对策,尽管对处于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李朝社会做出了不可否定的历史贡献,但自身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三、李退溪“敬”工夫的当代德育价值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特别强调了道德自律性和道德实践性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指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高校德育工作应认真遵循《纲要》要求,通过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律性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进而推进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
学校作为“风化之原,首善之地,而士子礼仪之宗元气之寓也”(《退溪文集·论四学师生文》),德育是首要任务,李退溪首推“敬”工夫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敬”是一种“主一无适”“整齐严肃”“常惺惺”和“其心收敛不容一物”的道德自觉与道德意志,是成就理想道德人格的修养根基[6]。李退溪将“敬”工夫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要求持敬者“兼思学,贯动静,合内外,一显微”(《圣学十图·进圣学十图札》),从而提高道德主体的德性、培养道德主体的德行。李退溪的“敬”工夫通过发挥道德自律性和道德意志力来塑造理想人格,为今天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极为有益的思想方法启迪。
1.以“敬”兼思学,提高道德认知
作为学习圣贤之道的基本方法,李退溪非常注重“思”的重要意义。“夫心具于方寸,而至虚至灵。理著于图书,而至显至实,以至虚至灵之心,求至显至实之理,宜无有不得者”(《圣学十图·进圣学十图札》),“心”是具有知觉能力的认知器官,尽管它至虚至灵,但唯有通过心的“思”才能收获至善的“理”。然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论语·为政》)。因此,在“思”与“学”相互关系上,李退溪主张“思与学,交相发而互相益也”(《圣学十图·进圣学十图札》),认为缺少“思”的学习因无主见而难有所得,缺少“学”的思索因无真知而滞于空想。所以,要想正确处理“思”与“学”的关系,就要以“学”为“思”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思”将所“学”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同时,李退溪强调以“敬”贯穿“思”与“学”的过程,主张“就一图而思,则当专一于此图,而如不知有他图。就一事而习,则当专一于此事,而如不知有他事”(《圣学十图·进圣学十图札》)。在“思”与“学”的过程中,只就一幅图来思考、就一件事来学习,就好像其他图和其他事不存在一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道德学习与实践中,专心致志地塑造“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途径是“学”与“思”的结合,通过“学”掌握道德基本理论,通过“思”领会道德理论的基本精神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思”与“学”的过程离不开“主一无适”的精神,“主一无适”作为“敬”的内在精神,是指道德主体防止心向外驰所持有的一心专注于自己德性的精神状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大学生以“主一无适”的精神专注于“思”与“学”的过程,则会提高“思”的能力和“学”的效率。因此,借鉴李退溪以“敬”兼思学的思想,改变过去德育工作者向学生单一灌输道德理论的被动学习模式,将高校德育引向“主体性”德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持敬而专注于德育活动,以“敬”提高“学”的效率,以“敬”深化“思”的领会,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
2.以“敬”贯动静,涵养内在德性
在李退溪的道德哲学中,“静”指心之未发的无事状态,“动”则指心之已发的有事状态。“敬”不仅存在于心之未发的思虑之中,也存在于心之已发的言行之中。“无事时存养,惺惺而已,到讲习应接时,方思量义理”(《退溪文集·答李叔献》),心未发时以“敬”存养,心已发时以“敬”省察。存养是静态中涵养天赋的道德本心,省察是动态下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反思。通过存养省察不断加强道德修炼,使人的言行时时刻刻与“天理”相符合,做到事事中节。没有人的言行可以离开心的控制,所以存养与省察都离不开“敬”的心性工夫。心者一身之主宰,而敬又一心之主宰。人在做学问的时候,无论有事无事有意无意,都应当时时持敬,不忘存养省察,做到动静不失。心未发时热衷于存养工夫而使心体虚明,心已发时沉思于省察工夫而使义理昭著,达到“心与理一”的道德境界。
涵养德性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核。高校道德教育有德性教育和涵养德性两种途径,德性教育是从外部施加影响促进个人德性形成的“德性他助活动”,德性涵养是在德性教育的影响下自主进行个人德性塑造活动的“德性自助活动”[7]。德性教育是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外在作用,涵养德性是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内在作用,所以涵养德性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过去的高校德育发挥了德性教育的外在教育功能,却忽视了大学生自觉地完善自我的内在德性涵养过程。“常惺惺”作为“敬”的基本状态,要求道德主体时常警醒自己,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内心,防止内在精神的昏昧。“常惺惺”是涵养德性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常惺惺”地专注于德性形成过程,则会促进自主德性或自觉德性的形成。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借鉴李退溪以“敬”贯动静思想,将高校德育由“德性他助活动”提升为“德性自助活动”,使大学生保持“常惺惺”的道德理性,将所学的道德知识主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性,自觉加强“静”时的道德涵养,自律规范“动”时的道德言行,提升和完善大学生内在的道德品性。
3.以“敬”合内外、一显微,实现德行合一
李退溪认为,“内”要保持“主一无适”的专注精神,只有“弗贰以二,弗参以三”(《圣学十图·敬斋箴》),才能“惟心惟一,万变是监”(《圣学十图·敬斋箴》),学习和做事不能缺少“主一无适”的心境。同时,“外”要展现“整齐严肃”的言行容貌,“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潜心以居,对越上帝。足容必重,手容必恭,择地而蹈,折旋蚁封”(《圣学十图·敬斋箴》),从穿戴打扮到一举一行都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李退溪引用《礼记·中庸》中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圣学十图·夙兴夜寐箴图》),强调道德实践“显微无间”,要隨时随处,以“敬”工夫存养省察、慎独慎微。如果“敬”工夫有须臾背离,则“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圣学十图·敬斋箴》);“敬”工夫有毫厘之差,则“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斁”(《圣学十图·敬斋箴》)。所以,在“显”处以“敬”着眼,“出门如宾,承事如祭,战战兢兢”(《圣学十图·敬斋箴》),事事要谨慎小心,恭敬虔诚地对待一切;在“隐”处以“敬”着手,“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圣学十图·夙兴夜寐箴图》),时时要谨慎自律、操行自守。“畏敬不离乎日用,而中和位育之功可致。德行不外乎彝伦,而天人合一之妙斯得矣”(《圣学十图·进圣学十图札》),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独处,将敬之心保存于内而显现于外,将敬之行表现于外而作用于内,不断加强道德实践终将达到“中和位育”的功效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实现德行合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德行合一是时时刻刻将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相统一,德性由内而外的践行、德行由外而内的感化,实现内外合一、显微统一的过程。“整齐严肃”的精神和“其心收敛不容一物”的方法是实现德行合一的关键。“整齐严肃”作为“敬”的外在表现,是指道德主体防止外物乱其心志而保持的端正的言行与容貌。“其心收敛不容一物”作为“敬”的实践方法,是指道德主体防止外在言行的放荡而所持的坚定道德意志。真正的德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活动[8],大学生以“整齐严肃”的精神和“其心收敛不容一物”的方法专注于德行合一的过程,则会使内养德性而向外施德行。因此,不断改革高校德育工作,利用李退溪以“敬”合内外、一显微的思想以期实现“德行合一”的德育目标。一方面,通过“整齐严肃”的精神使大学生自觉地将内在道德精神不断地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以内在道德理性规范外在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道德习惯、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其心收敛不容一物”的方法规范外在的道德行为,以外在的道德行为深化内在的道德认识并坚定内在的道德信念,做到勤奋戒惧、慎独慎微、精益求精,以内外兼修的方法积极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完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9],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更要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李退溪的“敬”工夫倡导道德主体时刻保持清醒的道德理性和坚定的道德意志,以恭敬专一的精神状态专注于自身德性修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借鉴李退溪“敬”工夫,引导大学生将“敬”工夫渗透于内在德性涵养与外在德行培养之中,通过发挥自身的道德自律性和道德意志力来形成好的道德品格和好的道德品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李退溪思想世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5.
[2] 乐爱国.格物致知:朱子理学之“第一义”[J].诸子学刊,2009(6):410-411.
[3] 洪军.韩国儒学史上的“四端七情”论辩——以退溪和栗谷为中心[J].哲学研究,2015(12):35-36.
[4] [韩]吴锡源.韩国儒学的义理思想[M].邢丽菊,赵甜甜,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95.
[5] 金香花.理心和会——李退溪的道德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97.
[6] 李英粉.李退溪“天人合一”观念探析 ——以《圣学十图》为中心[J].学术交流,2020(3):46.
[7] 方熹,汤书波.德性涵养:高校道德教育的实然资源[J].大学教育科学,2017(4):71.
[8] 于欣.先秦儒家德育主体性思想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4):116.
[9] 关健英.“国学通识课”的教学尝试与育人导向——以“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06.
[責任编辑:张学玲]
收稿日期:2020-07-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研究”(GJB1319130);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李退溪伦理思想研究”(YJSCX2018-010HLJU)
作者简介:李英粉(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科技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