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面向少数的精尖人才培养,更在于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普遍性创新培养。学校根据办学实际,基于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目标和学校“培养知行合一的至真少年”育人目标要求,确定了“普遍培养创客思维与能力和创客拔尖培养并重”的创客教育理念,在此理念下采取了系列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以“融合课研究”和項目式学习为例。
首先,开展融合课研究,激发教师创新培养的意识。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引领各教研组突破性开展跨学科融合课教研活动,打破学科界限,打通学段,切实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理化生教研组、史地政教研组率先尝试,带动整体。融合课研究,在给教师一个“多种因素构建联系”的教育视角的同时,也给了所有教师逐渐打破固定心态的勇气。
以史地政教研组研究性综合实践课程系列化为例。教研组开展的学科融合课研究,开创了学校研究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新篇章,项目式学习也应运而生。史地政教研组在两个校区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了两次“聚焦南海问题”的研究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聚焦的问题和研究方法途径均由学生集体调研汇总后提出,实现了站位视角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由只关注内在知识到重视外在综合展现力、由关注自己负责的事情到诚挚与他人合作、由混沌迷糊不敢尝试到携手并进勇往直前、透过外显行为感受看内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每年一次的校级融合研究课已经成为各教研组的教研常态内容,融合思维不仅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素养,也成为学校整体创新育人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项目带动,构建师生创新成长的课程场域。在课程探索中,我们明确了以下实践思路:一是提升核心素养必须基于大单元构建;二是切实推动学科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创造更多实践应用、拓展延伸、意义建构的机会;三是打破学科组、年级组、教师部门之间的壁垒,通过任务问题驱动、项目带动、融通资源、协作共赢,实现共同成长。基于此,学校以“创客+”理念为引领、课程群构建为载体,开展了项目式研究性综合实践活动。目前,已有学农体验课程群、创客课程群、传统节日文化课程群、创客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课程群等,均突显了项目式学习融合性、实践性、拓展性的特点。
例如,2018年“粽情端午、龙腾八中”端午节传统民俗体验活动,就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相遇。活动前期,学校做了广泛的调研,给全体师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问题进行归类,让这些来自师生的原生态问题成为活动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师生设计的课程有16项民俗体验活动,涉及十多个学科。在研究实践、体验感悟中,学生对端午节的民俗文化更加认同。
学校通过创客课程的多途径实施,使更多教师积极主动地尝试学科融合与研究性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带动了学校一体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