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国珍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成立两年来,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领导支持下,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推进一体化德育研究的机制建设和实践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
积极作为,服务学校德育实践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深深影响了每一个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每一个学校和家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下,立德树人工作面临很多新考验,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工作也面临新的局面。
在疫情考验下,刚刚成立两年的学校德育研究会积极作为,体现了服务学校生动德育实践的贡献力。2020年,研究会与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合作,在《北京教育》杂志开办专栏“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的实践研究”,推出抗疫特别策划,呈现会长(副会长)与专家的观点视线和学术研究成果,分享基地校(园)在实践探索中的典型经验,讲述一线教师生动的育人故事;在《现代教育报》开设“走进北京市一体化德育基地学校(园)”,系列报道了500余个家校协同育人的鲜活案例,以及35所学校的好经验。与海淀区教委、教工委联合攻关,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创新的研究,形成大中小联动教研的海淀模式,并在全国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现场会上得到展示。由基地校教师作词谱曲的《我们的故事》主题歌,深受师生喜爱,大中小幼教师同台共讲共享“我和我们的育人故事”。首都一体化德育成果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和首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德育分论坛上得以分享交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氛围日益浓厚,一体化德育研究目标更加清晰,一体化德育研究共识更加凝聚,一体化德育研究要求更加高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研究需求更加强烈,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
举办年会,深化一体化德育实践研究
2020年12月19日,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第二届德育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举行,这既是《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的规约,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行动,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深化一体化德育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1.新增22所基地校,公布基地校评价标准
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学校和幼儿园是北京市推进一体化德育研究和实践的领头雁,是研究会服务育人实践的依托和重要对象。年会上,研究会公布了第三批22所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学校。截至目前,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校(园)总计达到了101所。
为真正发挥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学校和幼儿园的作用,研究会将进一步注重引领基地校(园)提升育人质量。本次年会为各基地校(园)下发了《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学校、幼儿园评价标准(试行)》。按照标准要求,各基地校要满足育人示范性强、实践研究有成效、积极参加市级专业活动、及时提交德育案例和研究成果等要求。研究会将组织专家组,以考察、调研、案例分析、访谈、评估等多种方式,对基地学校和幼儿园一体化德育建设效果适时进行反馈。
2.成立首届学术委员会,落实首都德育“四库”建设
学术建设和问题研究是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业务基石和活力源泉。本次年会,成立了德育研究会的首届学术委员会,并为学术委员会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此次成立学术委员会,是德育研究会发展的一个建设性举措,也是落实市委教育工委赋予研究会“四库”(当好德育政策的“思想库”、盘好德育工作的“资源库”、组好德育研究的“专家库”、建好德育实践的“项目库”)建设职责的重要举措。印发《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学术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北京市一体化德育发展方向、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政策咨询和学校德育实践等重大事宜提供学术建议和咨询服务,定期发布一体化德育研究指南,负责组织德育研究项目的申报、立项,组织指导研究会成员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对项目研究进行全程管理,做好结题评审和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组织召开研究会一体化德育学术年会和相关学术交流活动等。
3.发布研究项目,服务政策咨询及学校德育实践
项目研究是一体化德育研究的灵魂。2020年,经市委教育工委批准,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发布了46项一体化德育研究项目。其中,重大研究项目立项3项,特别关注研究项目立项10项,重点研究项目立项20项,校本研究项目立项13项。对重大研究项目、特别关注研究项目,研究会将进行优秀典型案例推荐,组织示范开题、中期检查和成果鉴定验收。项目成果将积极服务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德育政策咨询及学校德育实践的完善。
深化研究思维,创新推动实践探索
研究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体化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扎根实践;一体化德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路径急需优化;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还不平衡,一些基地的育人示范作用还不够突出;对一体化德育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缺乏系统化的认知和洞见,有效办法和策略尚需创新;特别是我们对中央关于立德树人系列文件的学习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1.明确指导思想
2021年,德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立德树人系列文件的要求为指导,持之以恒地聚焦“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将其作为研究会的主旨任务,继续深入理解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的丰富内涵,深抓机制研究,创新研究思维,推动实践探索。
同时,要深入总结一体化德育研究的时代特征。第一,更加突出一体化德育研究实践的正确价值引领。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北京是政治中心,首善之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新时代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与实践的正确价值所在。第二,更加突出一体化德育研究的系统思维。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领域更广泛全面,从区域实践研究区建设着眼,强化大德育视角、大育人格局,各基地学校、幼儿园统筹協同育人的自觉性增强,“三全育人”成为立德树人的规律性认识,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协同育人的效果日益显著。第三,更加突出一体化德育机制制度研究。根据市委教育工委委托,研究会开展了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的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定位德育目标,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努力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北京市一体化德育实施纲要的研究正在推进。第四,更加突出一体化德育实践的规律遵循。一体化德育实践更加注重育人规律,符合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需求和年龄阶段特点,强调循循善诱,螺旋上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教育“八个相统一”,是北京市一体化德育实践的指针。
2.做好四个坚持,实施“一台、三重、两建设”
一个平台——以讲好“我和我们的育人故事”为引领的实践展示、以课题带动为机制的学术交流平台;三大重点——建设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关键课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究,大中小幼纵向衔接点、衔接方式和机制研究;两个建设支撑——基地学校(园)和实践性实验研究示范区的建设、学术委员会的建设。
同时,做到四个“坚持”——做到坚持扎根基地学校(园)的研究思维,把基地学校(园)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基地;坚持理论指导下着力实践应用研究的特色,通过课题带动,把鼓励能应用、可复制的研究成果的涌现,作为评价研究价值的首要标准(2021年将研制并发布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十四五”课题指南);坚持聚焦重点,以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方式方法创新的实践研究;坚持夯实研究会组织基础,通过会长单位协同机制建设、专家智库建设,为服务政策决策需求、服务学校实践储备智力资源。
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领导支持下,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将认真贯彻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握纵向衔接和横向协同的研究轴心,不断强化一体化德育实践研究,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标准建设和评价机制研究为抓手,强化研究会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努力取得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刻的到来。
编辑 _ 王雪莉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