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色游戏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021-04-06 04:03周奕云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

周奕云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建议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提升表达理解能力,创设游戏体验情境提升幼儿交往的积极性,教师树立榜样,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游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角色游戏 幼儿 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狭义上称为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是否具备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的重要指标。社会交往能力是表达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良好的社会交往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认知社会规则、认识自我、认知他人,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独具特色的典型游戏,是指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个人对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运用模仿、想象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情节表现、游戏交往等再现生活情境,提高社会交往技能。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幼儿的表达理解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就越充实,幼儿对角色游戏的体验就越深刻。如果幼儿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获得真实的体验,他们也不能在角色游戏中顺利地表演,更无法实现社会交往行为。因此,要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当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增长见识,获得社会交往行为的机会,实现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由于生活经验不同,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社会交往能力存在局限性。例如,在“电影院”角色游戏中,没有去过电影院和去过电影院的幼儿,他们在角色游戏的表现各不相同:去过电影院的幼儿都知道,作为“观众”要先向“售票员”买票,再由“检票员”检票后方可进入影院,然后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座位。而没有去过电影院的幼儿,因为不了解观影流程而没有办法开展游戏活动。可见,生活经验越丰富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越容易找到认同感,社会交往能力越强。在开展“电影院”角色扮演活动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去电影院,仔细观察售票员、检票员、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影院观众的相关活动,让那些没有去过电影院的幼儿真实地体验看电影的感觉。这样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幼儿自然而然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不断丰富、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与他人交往的理解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家长在周末带领幼儿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增加幼儿的社会生活体验。例如带领幼儿去商场购物,让幼儿观察商场里的各种人物,以及他们的语言特点。回到园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商场购物角色扮演游戏,有了和父母一起购买衣服的经验,幼儿在扮演售货员时会模仿售货员的语言和神态,热情地说:“你喜欢什么款式的衣服都可以试一下。”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加深了幼儿对社会角色的理解和体验,逐步理解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义务,并能从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有助于幼儿养成责任心等优良品质。

二、创设游戏体验情境,提升幼儿的交往积极性

芬兰教育家苏塔马指出:“缺乏刺激性、新异性的环境会降低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节和微小差异的能力,游戏的活动场地太小就会局限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游戏活动场地、设备和材料准备不充分,有可能导致角色游戏失败。例如幼儿在进行“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如果场地不够大,小偷就没有办法躲藏和逃跑,导致游戏无法进行;进行“小红帽和大灰狼故事”的游戏时,如果没有大灰狼的头饰,扮演大灰狼的幼儿可能会情绪低落,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角色扮演当中。可见,游戏体验常常受场地、道具、设备等因素影响,如果缺乏良好的体验环境,将导致角色游戏无法顺利进行,降低幼儿社会交往的积极性。

角色游戏对场地、设备和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充足的设备、材料能让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更加投入,更能体验角色游戏的乐趣。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现有的场地、设备和材料创设合理化的游戏体验情境,满足幼儿对角色游戏的情感需求。例如常见的“老鹰抓小鸡”游戏,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室外空间,这样可以满足幼儿在宽阔的场地奔跑的需求。如果遇到下雨天,游戏必须在室内进行,教师还要根据游戏主题创设对场地要求不高的体验环境。如在“医生和病人”的角色游戏中,教师事先为幼儿准备白大褂、听诊器、注射器、药水等设备和材料,这样幼儿在进行游戏时才会产生较强的情境代入感,获得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可见,要在角色游戏中满足幼儿的交往需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设计角色游戏,让幼儿从中提升对社会的认知,更好地体验角色游戏的乐趣,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教师树立榜样,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年龄尚小,他们对社会规则一知半解,如果缺乏教师耐心、正确的指导,角色游戏容易陷入混乱,阻碍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幼儿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日常与幼儿相处时,常常主动地向幼儿打招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也能主动地与他人打招呼;如果教师对幼儿态度比较冷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爱搭不理的状态,致使角色游戏不能愉快地进行。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时刻以榜样身份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有助于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品行,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角色的选择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第一步,但幼儿常常因为选择角色而发生争执,他们可能会依照自己的喜好一窝蜂地选择喜欢的角色。这时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角色游戏将无法顺利进行。如“医院”的角色游戏,涉及医生、护士、爸爸、妈妈、寶宝五种角色。有的幼儿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有的幼儿因为对角色认知不清晰,女孩子报名扮演“爸爸”,男孩子报名扮演“妈妈”,导致场面比较混乱,游戏进行不下去。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游戏,引导幼儿轮流扮演“医生”,告诉他们“爸爸”要由男孩子扮演,“妈妈”应由女孩子扮演,让角色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又如,在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往往通过告状、确认信息、求助、发表见解和邀请教师参与游戏等方式,引起教师对自己的注意,目的在于寻求教师的帮助。在进行“小吃店”的游戏时,小明是老板,小月和小磊都是客人,两位客人都想坐在靠近窗户的座位,于是发生了争吵。作为老板的小明不知如何是好,性格内向的他只能用眼神向教师求助。这时,教师适当介入游戏,扮演“小助手”的角色,进入游戏区里热情地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月和小磊都来啦!来来,我们好久没见面了,大家坐在一起呀!”两位“客人”不由自主地听从教师的指引,将注意力放在“食物”的选择上,“老板”小明也得以继续进行“工作”。教师发挥榜样引导作用,对角色游戏适当介入和正确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解决角色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厘清社会关系,也为幼儿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范例,保障整个角色游戏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表达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要不断探索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策略,让角色游戏成为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卡耐基.卡耐基全集[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2]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篡位与偏区现状指导策略分析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