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摘要: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出现有的教师提问过于单一,流于形式,提问多而无梯度,所提问题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很少,一节课看似热闹,但是收效甚微,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更是难以适应,很多时候都是人云亦云。这样的提问只会禁錮学生的思维的形成。因此有效的提问它像一朵祥云,环绕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让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得到彰显。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情境;设置探讨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智慧教学成为目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探究性应用方向,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应用。毫无疑问,无论是技术如何变迁,课堂提问依旧是不变的主旋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当代的教学过程中,提问环节依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在提问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提问充实课堂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让有效的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仍是我们探讨的关键。
一、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积极的进行质疑情境的创设,只有积极的创设质疑的情境,才能够使得学生紧密的结合原先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新的知识点的探索,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让学生产生探索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当学生提不出问题的时候,作为教师来讲,我们应该积极的和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适时的鼓励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让学生自主解答,鼓励学生寻找多种的解题方法,从而可以获得新的解题思路。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长期这样坚持下去,积极的创设质疑情境,那么慢慢的学生就会养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二、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让有效的提问成为学生思考的导火索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分析所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的进行问题的创设。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应该积极的进行探索性问题的创设,把探索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引导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的进行问题的探索,积极的分析这些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每一个概念的意思具体又是什么,每一个结论在数学中应该怎么应用。通过设置探索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情景的创设:一个铁匠想用一块锐角三角形的铁片涂料来制作一个正方形,请学生探索这位铁匠怎么才能提高锐角三角形涂料的利用率。这一问题要想解决,需要积极的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抽象的数学问题。因此通过问题转化,可以将上图的生活问题转化成如下的数学问题:三角形ABC是一个锐角的三角形涂料,要把它加成加工成正方形的零件,如何才能使得正方形的边长最长?
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会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的针对每一个边长进行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当内接正方形的一边落在锐角三角形最短的边长的时候,正方形是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得出关于该问题的正确答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进行探索性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深联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探索意识。
三、安排好所提问题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思考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需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在对学生进行认真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梯度问题的设置,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提问,从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对于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应该给他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来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所提问题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积极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数学实验开展的过程中,以往采用传统的方式,学生很难有效的进行相关习题的对比分析数据的处理,但是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数学实验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进行数据的对比处理、建立联系,在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的找到在数学习题中的规律,从而实现了主动探索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积极的进行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实现吸引学生上数学课兴趣。
五、掌握合理的提问方法,注意三个“度”
1.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的灵活度。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灵活的问题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进行创新性问题的提问,提升学生主动的探索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创新和探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自主学习。
2.确立合理的提问密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依靠提问,也并不是提问的频率越高越好。反之,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老师满堂的提问,而没有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教师的引导,那么整个数学课堂可能是较为压抑的,学生心里是比较疲累的,也会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合理的设计提问密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在学生在探索过程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进行引导,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确立合适的提问难度。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问题,只有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才能够使得学生在经过努力之后能够克服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的过程中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相反如果设立的问题难度过大,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挑战失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打击。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同,思维能力不同,创新能力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提问,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来合理的进行提问难度的设计,充分的调动学习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有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可以有自行解决的问题,应该交给学生来完成。对于学生在课堂探索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的对于学生进行引导,逐步的引导学生探索得出问题的解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数学课堂上提升提问的技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针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沈建红.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数学研究》.2007年7期
[3]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