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根据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的课文内容和学习要求,构建了涵盖“课文导入、会意拟题、写法感悟、语句品味”等内容的渐进式“四步法”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拓展能力;并结合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和新变化,从“示范朗读创设温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品读的意境;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写结合,以写的形式促读的品质;重视点拨、总结等学法指导”等方面对“四步法”教学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四步法”教学设计;构建与反思
語文课堂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拓展能力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其中,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环,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2-4]。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大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7]。本文以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散步》为例,从课文导入、会意拟题、写法感悟、语句品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渐进式“四步法”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之美,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一、渐进式“四步法”教学设计的构建
在课文导入这一设计方面,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和家人一同散步的经历,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体会散步时的惬意、舒适,轻松的氛围,并通过聆听老师配乐朗诵课文,一同感受这种自由温馨的氛围。
在会意拟题这一设计方面,通过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文意,并试着给文章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并给出拟定的理由。在此教学环境,教师从文章内容的角度,示范拟题为《分歧》,并表明文章写的就是一家人散步时产生的分歧和如何解决分歧的故事,分歧是中心事件的关键点。由此,启发学生相继拟定《初春的田野》《浓浓亲情》《大路小路》《整个世界》等。
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路小路》是中心事件“分歧”的具体化,《初春的田野》是文章创设的环境,《浓浓亲情》是文中流露的情感、主旋律,《整个世界》则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以重拟的《整个世界》为例,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思考谁是“整个世界”,为什么说是“整个世界”,让学生体会到本文的主旨,即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既要孝敬老人,又要呵护子女,敬老爱幼正是中年人的使命。
在写法感悟这一设计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作者如何通过平凡的小事写出情味,写出精彩。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分歧的解决不那么容易,从决定“走大路”到“改走小路”再到“背”,虽是一件小事,但作者写出了故事性,写出了“波澜”。另一方面,根据课文中一些细节内容,让学生写几个精炼的语句表达感受。例如,以“情在 ”为例,通过示例“情在母亲体弱时,儿子善意的建议中;情在严冬到来时,儿子对母亲的担忧里;情在遇到分歧时,彼此的迁就里;情在母亲年老时,儿子坚实的背上”,引导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会从“细处落笔,小处传情”。
在语句品味这一设计方面,引导学生从准确的用词、生动的修辞、特别的句式、美妙的环境描写、意蕴丰富的句子等角度入手,品味本文语言朴实却又精心营构。示例“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一句中两个“太迟”的感叹用反复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母亲身体的担忧,并与下文的“总算”相照应;又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句中“熬”字不仅写出了这个冬天的严寒,母亲身体状况糟糕,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母亲的担忧和看到母亲艰难度过冬日心中的庆幸;再如“大块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句中“铺”和“密”写出了初春田野上到处充满绿色、树枝上嫩芽也逐渐生长出来越来越多的景象,特别富有生机。
二、“四步法”教学设计总结与反思
1. 示范朗读创设温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品读的意境
徐世英先生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内容和感情基调。
教学《散步》一课,教师以深情的范读全文开场,很快就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温馨自由闲适的氛围里,那田野中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那三代人一起漫步的浓浓温情、那孩子的调皮、妻子的贤淑都在朗读中自然传递。这种情感的投入与熏陶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无疑为学生理解文本、自我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走进文本进行品读创设意境。
2.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大多为带领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品味文章特色、学习文中方法等,但每篇文章老三样的教学步骤一定会让学生寡然无味[8],课中活动的有效开展往往能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变“忍受45分钟”为“享受45分钟”。
在《散文》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上,首先用“重新拟定标题”的活动形式,达到了多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一举多得。重新拟定标题,必须是基于文章内容了解的基础之上,在重新拟定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发现了一些关键信息,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一个课堂活动的设计,不仅传递了丰富的知识,还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更何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热情大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个个跃跃欲试,课堂上你仿佛看到了思维火花的飞溅与碰撞。之后也有一些写的活动的设计,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读写结合,以写的形式促读的品质
初一新部编语文教材和过去的教材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于“写”的要求也明显多了起来,书写更规范化了,课后习题的设置增加了许多“写”的练习,写作指导更丰富更系统化,指导性也更强了[9]。这种变化也证明了语文教学中“写”的重要性。新部编教材的种种改变,是一种教学导向,引导教师必须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和课后的多种形式的“写”。以《散步》为例,本人在教学设计中以“写”贯穿了整堂课。在“整体感知”时,让学生给文章重新拟定标题,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动笔拟写的过程中感知了文章的内容,读懂了文章蕴含的深意。这样,学生既解读了文本内容,同时又习得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看起来动手写的课堂节奏好像放慢了,花费的时间好像变多了,但从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的角度看,从课堂教学细致化的角度看,从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的角度看,落实写的训练无疑是对阅读教学的一种促进,“以寫促读”是课堂高效化的体现。
4. 重视点拨、总结等学法指导
教师将课堂的主阵地还给学生,提倡学生活动的开展,同时自身的主导作用也应得到充分的发挥[10]。在《散步》教学上,让学生重新拟定标题之后,并不只是做简单的肯定,而是在评价的过程中点出学生是从什么角度来拟定标题的,最后又归纳了标题拟定的一般方法:(1)可以从所叙事件和细节的关注点入手,比如《分歧》是中心事件,《三代》是人物,《初春的田野》是环境;(2)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可以直接点明主旨如《责任》《选择》《生命》,也可以含蓄暗示如《整个世界》。这就在帮助学生从琐碎的想法中提炼一般规律,这种知识性的讲解归纳对于学生今后面对类似问题有很大帮助,是有效的学法指导。
参考文献:
[1]鲁淑治.知识引领,强化发散思维训练: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70-71.
[2]林于清.新颖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方法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223-224.
[3]许吴鹃.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用学力课堂凸显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1):30.
[4]霍春霞.探究初中语文问题教学创新设计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101.
[5]沈兰.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6]王丽.探讨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途径[J].课外语文,2019(25):59-60.
[7]张巍.初中语文项目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8]杨春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外语文,2020(13):42,44.
[9]许冬梅.部编版语文教材使用调查与改进策略[D].广州:广州大学,2018.
[10]吴欣媛.教学时间的内涵、多维分类及优化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18):1-4.
作者简介:沈金陵(1980—),女,中教一级,主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与研究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