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合作探究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1-03-28 02:28谢钺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谢钺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具有显著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数学涉及较多的公式、算式、图形等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部分数学教师习惯为学生灌输知识,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降低了数学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自身教学水平,就要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并基于此创新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数学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以及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技能、自信与快乐,实现意义层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引 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这无疑对教育领域形成较大的挑战与压力.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在新型教育背景下要为学生打造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即围绕教学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合作探究与学生个性相结合,全面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创造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协调发展.

一、融入先进教育理念,构建合作探究课堂

当前,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和感悟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课堂教学现状得知,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鲜少与学生对话,经常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完成整堂课的教学,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怯于和教师对话,不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合作探究时虽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将自身置身事外,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与学生交流,達到点拨和引导的效果.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具备自主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应用合作探究教学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必要时可借助课堂测试得以明确,以便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之后可以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知识,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新知.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预习结构展开讨论或和教师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将所学新知内化在自身学习体系中.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质疑课程内容,在观察、比较、猜测、实验、分析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明确该章节的重、难点知识,引领学生归纳与总结课程内容,为学生设置开放性较强的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再以“认识平行”为例,教师主要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尝试画出固有直线平行线,在增强学生空间意识应用观念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首先,在新课导入方面,教师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活动,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告知学生将手里的木棒当作两条直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尝试摆动两条直线并观察它们有何位置关系,画出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次,在现实生活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秋千、五线谱、高压电线架、黑板、运动场跑道等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能否从上述图片中找到相交与平行的例子?”同学们先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再与其他学生沟通与交流.当学生提到五线谱上有平行线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五线谱中,哪两条为相互平行的直线?”“一组平行线有几条?”最后,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长方体框架图,要求学生先探究a与b、a与d之间的关系,再提出问题:“a与e有哪些关系?”同学们纷纷认为属于平行、相交或非平行、非相交的关系.此时,教师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在自主合作探究之后发现两条直线并非平行或相交呢?”引导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长方体模型并认真观察.学生最终发现a与e所处平面不同,属于非相交和非平行关系,即同一平面内非平行的两条直线可相交.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构建合作探究课堂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时应注重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统计与概率知识”为例,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呈现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具有显著的理想化和典型性,脱离实际生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走出单一刻板的教材,走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当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之后调动其潜在学习动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摸红球”游戏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概率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提前准备好的盒子中分别装入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轮流摸球并分别记录每个小组成员摸到球的颜色(上述环节反复操作20多次),在表格中登记每个小组成员的摸球结果,同时组织小组成员计算从盒子中摸出白球和红球的次数,以及两者占摸球总数的比例,使他们运用画树形图和列表方式对简单事件发生概率进行计算.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模拟实验优势,让学生认识到开展模拟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学生学会根据问题设置模拟实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生动化和具体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由于现实生活中聚集大量与统计和概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基于现实生活开展统计与概率知识教学.事实上,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事与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如出生年月、气温变化记录、队列人数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借助学生喜欢观看的奥运比赛赛事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统计中国、俄罗斯、美国在北京奥运会获取金牌的个数,能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作为主体进入学习状态,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均为真实情况下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面对的问题基本都来自现实生活.教师为学生选取的知识内容紧贴其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并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掌握技能.学生在合作探究式学习中要独立完成制订计划,收集、选取、应用材料和展示成果,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除了自主探究外,还需要与其他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在此过程中形成团结合作意识以及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钟表知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比赛形式,即每个小组以竞赛形式回答教师提出的和钟表有关的问题,回答正确可加分,最终分值最高的小组获得相应的奖励.此类活动除了培养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合作的默契外,还要纠正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无论选取合作探究内容还是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都要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切实发挥合作探究的优势作用.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购买糖果的教学活动,即每个小组均有50元钱并按照价格单购买想要的糖果,要求学生利用50元钱购买三种糖果,如果总价格在50元钱内,那么店家需要找回多少零钱?上述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内容,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知识和积累数学经验.

三、健全完善评价机制,构建合作探究课堂

从课堂教学实践得知,当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重心倾向于合作探究活动,很少关注和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之后的评价与展示环节.事实上,教师如何处理合作探究评价以及成果展示是否有效与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是否全神贯注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教师将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之后的学习成果视为无用之物,就会消磨学生持续探究知识的兴趣,因此,健全完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多样化地展示合作探究成果.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之后均会产生相应的学习成果,此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心态,无论合作探究成果是否符合预期教学目标,都要以一颗真诚的心聆听学生的分享,或者通过部分行动表达对学生合作探究成果的期待与尊重.例如,教师可以以小册子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合作探究成果,每個月末在班级公开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在得知自身合作探究成果被展示时,就会在之后的学习中付诸更多努力,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因为对于整个合作探究活动而言,整个高潮部分即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小学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探究成果的汇报方式.情景再现就是最佳方式之一,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汇报合作探究成果,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彰显小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调整学习思路继续探究验证,上述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除了上述方式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辩论赛、表演、实物投影等方式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采用板书绘画的方式与其他学生互动,因为人类的眼睛发挥视觉作用,大脑会因事物呈现受到强烈的刺激,因此,运用绘画、表格、图片等方式汇报合作探究成果比纯文字更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尽可能地避免单人汇报情况,因为单人汇报倾向于展示自身想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接力汇报方式,先让每名学生汇报自己在组内负责的知识内容,再让其他成员相互补充.

在学生展示合作成果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总结经验.因为学生在该环节能明确自身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做的哪些努力是有用的并基于此探讨今后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应避免哪些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合作探究效果.一般情况下,经验总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究成果,二是从错误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和经验,三是探究全新的合作探究方式.学生可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并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分享,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回顾与总结合作探究过程,也能提醒其他学习小组避免陷入学习误区.小学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反思,主要反思设计的合作探究任务是否紧贴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对学生有效指导.师生共同反思能为后续合作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结 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出了较大挑战,以往灌输式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趋势.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性格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为学生打造和谐、民主、生动的课堂氛围,全面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环境下与其他学生相互合作探究,增强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合作探究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程特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思考学习等良好习惯,为成为知识型和应用型兼具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王大飞.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的有效运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0(9):23.

[2]吕梅芳.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109.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