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宏
【摘要】压轴题的命题通常以知识生长结构为导向,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打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道路,通过知识关系链的逻辑环环相扣,建立一条思维链,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命题设计起点低,立意高,又遵循学生思维从最近发展区走向未知发展区,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能检验和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是对深度学习效果的体现和延伸.
【关键词】命题立意;知识生长结构;核心素养;指导教学
一、题目来源
(2020杭州第23题)如图1,已知AC,BD为⊙O的两条直径,连接AB,BC,OE⊥AB于点E,点F是半径OC的中点,连接EF.
(1)设⊙O的半径为1 ,若∠BAC=30°,求线段EF的长.
(2)连接BF,DF,设OB与EF交于点P.
① 求证:PE=PF.
② 若DF=EF,求∠BAC的度数.
本题文字不多,但信息量较大,条件比较丰富,有圆,有中点,有垂直,有特殊角,还侧重考查几何的图形本质属性;以教材基本图形为知识生长点,架设知识生长结构.问题(1)主要就是特殊角条件下的解三角形问题,而且包括等腰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比较容易找到思路.
本题中蕴含了丰富的基本图形,不仅有中位线模型,还可以提炼出三角形比例线段基本图形,正方形模型等.
二、问题内涵
(一)从特殊到一般
特殊性1:在问题(1)中,条件是“⊙O的半径为1,∠BAC=30°”.实际上考查两个基本知识点:(1)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2)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问题(1)的设计不仅能让更多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为学生继续解决问题搭建了信心,是后续问题解决的知识生长点,以此为基础架构知识生长结构.
问题(2)是以“OE⊥AB”联想垂径定理,以“点F是半径OC的中点”联想中点作用,为知识生长点逐渐展开自己的知识结构.
特殊性2:圆是数学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和直径是圆这一图形的核心要素, 充分利用这一特性编制问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认识.以图形的特性为生长点架构知识生长结构,寻找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是一条思维主线.
在问题(2)的解决中,利用对称性就能启发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2)是一个动态图形,但题目条件“已知AC,BD为⊙O的两条直径,连接AB,BC,OE⊥AB于点E,点F是半径OC的中点,连接EF.”决定了PE与PF的关系不变.学生要在动态图形中发现并证明这一事实,必须能分析出“动态图形中不变的量或关系”,容易联想“中点”,从中点的作用入手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从静态到动态
在分析一个几何问题时,我们往往先着手观察和分析图形是“静态”还是“动态”.对于“静态图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容易,各位置的量是不变的,通常直接计算或证明,利用勾股定理或图形基本性质就能完成;对于“动态图形”需要分析点动、线动或形动,平移、旋转、翻折等图形变换.
问题(1)中,形状大小是静态的,即圆的大小不变,△ABC是含30°且斜边为2的直角三角形不变,但是可以绕圆心旋转,整体是动态的.不影响计算,因为三角形与圆的相对位置是静态的.
问题(2)显然是动态图形,关注∠BAC的变化给图形带来的变化,问题显然复杂起来,但是线段上中点位置是不变的,即点E相对于AB,点F相对于OC,点O相对于直径AC与BD的位置都是不变的,这便是思考入手点,也是知识结构的生长点.
(三)从虚拟情境到实际情境
圆的情境往往是“虚拟”的,也就是说问题的本质落实在三角形问題上,只要把握这一认识,我们就可以在处理“圆”情境问题中做“减法”.比如可以将例题改编如下:
如图2,已知线段AC,BD互相平分交于O点,且AC=BD.连接AB,BC,OE⊥AB于点E,点F是OC的中点,连接EF.
(1)设OC=1 ,若∠BAC=30°,求线段EF的长.
(2)连接BF,DF,设OB与EF交于点P.
① 求证:PE=PF.
② 若DF=EF,求∠BAC的度数.
这样改编之后,思考进程丝毫不受影响,问题情境简化,学生从“虚拟”圆情境回到真实的三角形问题情境中,反而有利于思考并找到解决方法.
三、知识生长点
教师要深层次地寻觅思维活动轨迹,高标准地架设知识生长结构,才能教给学生具有生长力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量.
在解决问题(2)时,学生遇到很大的障碍,究其原因,是学生习惯把握方法,而忽视“知识生长点”寻源.问题(2)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在一条线上且共端点,显然不能用熟悉的三角形知识去证明相等,学生的思路或方法容易受阻,这时就应该回忆平时见到这类问题的场景,搜索其他“结构”,探寻知识生长点,把握知识生长脉络,找到平行四边形或相似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知识生长结构图如下:
(一)生长点示例
生长点1:能否证明PE与PF两条线段所在三角形△OEF或△BEF是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三线合一证明.(没有条件)
生长点2:能否证明PE与PF两条线段所在两个三角形全等?(没有发现)
生长点3:能否证明PE与PF两条线段为两个共斜边直角三角形的斜中线?(没有发现)
生长点4:PE与PF两条线段能否通过第三条线段等量代换?(无法搭建第三条线段)
生长点5:能否证明PE与PF两条线段所在两个三角形等高且面积相等?(有想法,有待分析)
生长点6:能否证明PE与PF两条线段为三角形相似的比例线段?(通过等量代换)
生长点7:能否证明PE与PF两条线段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构造平行四边形)
生长点8:PE与PF两条线段能否通过平行线等分线段来证相等?(构造一组平行线)
生长点9:能否通过中位线证明?(构造模型图形)
(二)几种典型做法
方法1 利用生长点6
如图4,过O作OG∥PE,交AB于G点,由OF∶OA=1∶2,得AG∶GE∶EB=2∶1∶3,再得OG∶FE=2∶3,PE∶OG=3∶4,得PE=PF.
问题(2)第②小题设计意图更是强化核心素养的考查,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重新甄别图形的变化;(2)构造正确图形,提高画图能力;(3)由线相等带来角度的变化(问题逆向设计);(4)由“平行线等分线段”产生“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的知识结构.
分析:
由已知条件得到一个不变的关系量“FE=F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图8,过点F作FG⊥AB交AB于G点,可得OE∥FG∥CB.
因为OF=CF,所以EG=BG,则FE=FB.
又因为FD=FE,所以FB=FD.
因为OD=OB,所以FO⊥BD.
所以△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AC=45°.
其实,由此题条件“FD=FE”就把图形从动态又转化为静态,此时两条直径互相垂直.这又可以回到基本模型上分析问题,充分把握FD=FB这一推想,问题迎刃而解.
在上述问题解答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进行自我修正,以便找到自己曾经解决过得类似问题,沿着“知识生长线”这条路径,思路慢慢打开,就能顺利进行下一步.
四、问题立意 指导教学
(一)以概念为本 铺设知识生长点
数学作为一种概念性语言,天然就适合开展概念为本的教学.平时我们只是在做数学,而没有理解“做”的东西,这种传统教学将数学当作一种程序和技能来教,并直接假定学生已经获得概念性理解,而不是朝着概念性理解去教.概念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更应将教学延伸至引导学生理解那些支持技能的概念性关系.
例如,在初三复习课中学习“中位线”时,要理解支持这个概念的是“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图形旋转变换”“相似三角形”等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建立起了知识网络,在观察图形和分析图形时,就有了视角,也有了发展和迁移的能力.
例如,如图9,已知在△AEF中,E是AB的中点,O是AF上一点,且OF∶OA=1∶2,求证:PE=PF.
初三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比较熟悉的,但做好上述工作,学生有了前置概念的学习,容易产生以下解决问题的视角.
学生视角1:作平行线,构造中位线.
学生视角2:作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学生视角3:作平行线,用相似知识.
学生视角4:作平行线,利用面积关系.
(二)通过变式教学,架设知识生长结构
“单一的知识”发展到“复杂的问题”正是深度学习的要求, 我们有必要拓展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深入探寻学习和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推动有意义的学习实践来发展个体与复杂情境互动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把握并实现核心素养.
教学变式举例
变式1:如图10,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DE⊥BC交AB于点E,AD=AC,EC交AD于点F.
(1)求证:AF=FD;
(2)求证:FC=3EF.
变式2:如图11,在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E,DE.F为BC上一点,且∠EFC+∠EDC=180°.
(1)求證:EB=EF;
(2)求证:AE∶EC=1∶3.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单元整体学习模式,形成一条知识链,这样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思维不容易断.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知识产生于发展过程,架设了知识结构,形成思维链,在结构的路线上或末端总能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1]卜以楼.“生长数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愿景[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7(2).
[2][3]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M].鲁效孔,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肖思汉,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