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与艾滋病的相关性探析❋

2021-03-28 23:53马秀霞孟鹏飞宋夕元李亮平司扬扬张逍显郭娅娅徐立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风风邪艾滋病

马秀霞, 邱 荃, 孟鹏飞, 宋夕元, 丁 雪, 李亮平, 司扬扬, 张逍显, 郭娅娅, 徐立然△

(1.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 450000;3.河南省病毒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 郑州 450000)

艾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及破坏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中医药以独特的优势在治疗艾滋病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充分挖掘中医相关理论对治疗艾滋病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查阅大量文献发现,“风邪”在艾滋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中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本文拟对“风邪”与艾滋病相关性进行探析,以期丰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相关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风邪”的理论内涵

“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狭义的“风邪”专指“外风”,广义的“风邪”二者皆有。“风”“寒”“暑”“湿”“燥”“火”本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而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越了人体自身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亏虚而“卫外”功能下降产生疾病时,“六气”则变为致病邪气称为“六淫”。由“风”致病则称为“风邪”,其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内风”为内生“五邪”之一,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功能失调而出现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现象,属内伤病机。“内风”五脏六腑皆有,但多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亦称“肝风内动”[2]。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多与阴虚导致的阳气亢动有关,临床症状多见头部眩晕、晃动、肢体震颤、抽搐等。病机主要为肝阳化风、阴虚动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故清·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曰:“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3]”

大量中医典籍对“风邪”都有不同的论述,而《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对其的理解最具代表性[4]。《黄帝内经》对“风邪”的归纳主要有五点:第一,风为百病之长。腠理作为人体卫外的主要屏障,极易受到“风邪”的侵犯,而“风邪”常挟“寒”“湿”“热”等邪致病,故《黄帝内经》思想认为“风邪”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第二,风胜则动。自然界的风为大气的流动,故“外风”侵犯人体则同样具有“动”的特性,如行痹出现的走窜性疼痛。而“内风”所致的头部眩晕、肢体震颤、抽搐等症状同样具有“动”的特性;第三,风为阳邪。《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风性属阳。《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曰:“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在此条文中将“风”与“湿”相对,以阴阳上下区分受病部位的不同。风为阳邪,其性善升,而头为诸阳之会,因此头面部的病证多与“风邪”有关;第四,风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篇》中有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风邪”侵袭人体后发病部位无定处,“风邪”入侵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会引起不同的病证发生;第五,风气通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本条文将风、木、肝、筋等都同归一系。此外《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有曰:“风伤肝,燥胜风”,由此可知肝最易受到“风邪”侵袭。

《伤寒论》对“风邪”的归纳主要有三点,一是风伤卫。《伤寒论杂病论》太阳病有“中风”及“伤寒”。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是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张仲景将“六淫”的风与寒列出并作为伤寒的2个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风邪”属阳,其侵袭机体时主要为肌表腠理,易损伤机体之卫气,产生恶风、汗出、脉缓等症状;二是风为阳邪。《伤寒论》将太阳病的致病因素分为“风”和“寒”,其中“风邪”属于阳,“寒邪”属于阴。清·尤怡在其《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中有曰:“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风性解缓,寒性急切”[5],说明“风”“寒”两邪间的不同之处;三是对“内风”的认识。《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为太阳证发汗后阳虚水泛的一种变证。而第67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这两条从症状上皆具有风证的特性,而实际上却是水饮为患,后世医家将此总结为“阳虚动风”的证候,属“内风”的一种。

2 “风邪”与艾滋病的关系

“风邪”贯穿于艾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艾滋病的传播过程中,合并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肾脏病、肿瘤等的发生或治疗均与“风邪”有密切的联系。

2.1 艾滋病传播与“风邪”的关系

艾滋病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后两种为主要传播方式。虽然这两种传播方式与“风邪”无直接关系,但“风邪”所导致的脏腑亏虚、经络与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是导致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前提。有学者将《伤寒论》中“阴阳易”与艾滋病相联系,而将艾滋病毒概括为“艾毒”[7]。“阴阳易”的发生与机体未完全恢复、阴阳气血亏虚、男女交媾而耗液伤津、肾精虚少致邪气易乘虚而入有关。肾藏精,精亏则有“其人身体重,少气……头重不欲举”的症状。而经脉失去津液濡养则“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当男女媾精时,因汗出过多、腠理大泄,若不避风则会导致“外风”侵体而使人体亏极,正气亏乏易使“艾毒”侵元而增加感染艾滋病几率。同样,血液传播的高危人群多为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在注射毒品时由于针头直接刺破皮肤而进入血管内部,使“外风”不经皮腠而直达营血,耗伤正气。加之这类人群长期吸食毒品,大多经济拮据,营养不良,平素体质薄弱,元气大亏,若针头残留病毒极易感染“艾毒”。由此可见,“风邪”为艾滋病传播几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艾滋病相关皮肤病与“风邪”的关系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易出现各种皮肤病(皮疹、皮肤瘙痒症、口角唇炎、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等),其反复发作使患者感到痒痛难耐,皮损抓破后易造成再次感染,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

“风邪”尤其是“外风”所致皮肤病的主症为丘疹和瘙痒疹,二者具有广泛多发、走窜不定,易侵袭人体上部及阳位,发时迅速、变化骤急,消退较快且退后可不留痕,挠破血溢,同时伴发热恶风、自汗盗汗、舌淡苔薄、脉浮等特征。“外风”常挟“寒”“热”“湿”。“风寒”者疹色淡,常发于秋冬季节,遇风遇冷则发作或加重,得热减轻或消失,怕风、怕冷,发热轻或无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可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者疹多红,灼热痒痛,遇热则重,遇冷则轻,恶寒轻而发热重,舌红苔黄,脉浮数,临床可用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加减;“风湿”者疹多处于身体下部,其疮痛痒,搔之溢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同时伴有胸闷、体重、肢困、纳呆、便溏、舌体胖大、苔厚腻、脉濡或滑,临床治疗可选用羌活胜湿汤或除湿止痒汤加减。

艾滋病口角唇炎和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的主要病机之一为脾胃湿热[8]。文献报道,脾胃湿热与“脾经伏风”理论紧密相连[9]。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曰:“脾中风者,翁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再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曰:“脾脏中风,风与瘀热相搏,故令身体发黄……四肢烦,小便利,名为劳黄”[10],说明脾也可受“外风”与“内伤”相合,临床发现艾滋病口角唇炎和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具有时起时休、口腔黏膜皮损位置变化不定等“风动”的特点,故推测这类疾病的特点是脾胃湿热与“脾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2.3 艾滋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与“风邪”的关系

艾滋病毒具有亲和神经的特点,70%~80%的艾滋病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病变,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占7%~20%[11-12],主要包括球菌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结核性脑膜炎等,其中最重要的为艾滋病痴呆综合征,该病是全球继阿尔兹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后的又一主要痴呆原因[13]。艾滋病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情况复杂,病情笃危且病死率高,临床治疗十分棘手。

艾滋病合并各类脑膜炎的机理为人体感受“艾毒”之后,肺脾肾亏虚,卫外不固,“外风”挟热、挟湿侵袭人体,因脑为神明之府居人体上部,“风邪”易袭阳位而致病,性质属“本虚标实”。急性期临床多表现为高热惊厥,恶心呕吐,角弓反张,头疼项强,舌红苔黄,脉数而滑,“风动”特点十分显著,可用疏散风热之银翘散、麻杏石甘汤、防风通圣散等合用清营之品共同治疗。而艾滋病合并脑萎缩、艾滋病痴呆的病机为“艾毒”导致肝脾肾亏虚,精气血化生无源致“髓海”空虚,临床治疗当在运用补益肝脾肾药物的基础上酌加一些祛风及活血药物,以改善脑细胞的调节与恢复。

“眩晕”为神经系统病变最常见症状。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长期受 《黄帝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影响,常从“肝风”论治,并以“虚风”“内风”立论为多,在此不多做介绍。而“外风”亦可致眩晕[14],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夫风头旋者,良由体虚,风邪乘与阳脉。诸阳之经皆上注于头面,风邪随入于脑,遂成头眩”[15],说明外因亦为眩晕的重要病因。同样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曰:“方书所谓头面风者,即眩晕是也……如中伤风寒暑湿,在三阳经,皆能眩人,头重项强……吐逆眩倒,属外所因”[16],进一步明确了外邪所致眩晕的病因病机。

2.4 艾滋病相关心脏病与“风邪”的关系

国外有相关研究报道,艾滋病人患病时间越久,发生心脏病的风险越大。长期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每多服药一年,冠状动脉堵塞的风险就提高约9%[17]。

艾滋病患者临床常见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各类心律失常等与“风邪”存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外风”侵心为外因,东晋·陈延之在其《小品方》中有曰:“夏丙丁火,南方汤风,伤之者为心风,入胸胁腑脏心俞中……洞泄清谷”[18],说明“外风”可通过腠理和背部腧穴入心造成疾病。艾滋病晚期患者五脏六腑皆虚,心气微弱,常常内虚风中,如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曰:“凡脉气衰,血焦发堕,以夏丙丁日得之于伤风,损脉为心风……若脉气实则热,热则伤心……甚则咽肿喉痹。故曰,心风虚实候也。[19]”对于“外风”引起的艾滋病相关心脏病临床治疗可选清解七味饮、银翘散等清热疏风散邪的方剂。此外,痰热壅盛则会引起“内风”而致心病。如明·龚廷贤在其《寿世保元》有曰:“论心风者何?盖君火在心,因怒发之,相火助盛,痰动于中,胁气上攻,迷其心窍,则为癫为狂,所怒之事,胶固于心,辄自言谈,失其条序,谓之心风,与风无干也?若痰不盛,则有感亦轻”[20],临床采用清心豁痰的方剂以平息“内风”。

2.5 艾滋病相关肾脏病与“风邪”的关系

有关艾滋病相关肾病的报告逐渐增多[21-22],其主要表现为初期可伴有严重的蛋白尿,而后迅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23]。

临床发现其与“风邪”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为“外风”伤肾。水肿在急性肾炎水肿期与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期十分多见,中医称之为“风水”“肾风”等。《黄帝内经》论述表明,“水”是由于“风动”引发,故《素问·水热穴论篇》有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证明“水肿”乃为“风邪”作祟。临床治疗多用越婢汤或银翘散加减以取效。其次为“内风”扰肾。《素问·风论篇》有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慢性肾病常有蛋白尿、血尿,长期水肿难消或时隐时现,或病人由于反复外感而造成病情不稳定,这些临床特征均与风邪“善行而数变”特点相近。“内风”宜疏,肾病的初期、中期以“外风”为主,后期则以“内风”为主。“内风”“外风”同气相求,长期水肿或蛋白尿、血尿,易感外邪而致病情反复或加重,所以治疗时应疏风取其引风外出之意[24]。

2.6 艾滋病伴发肿瘤与“风邪”的关系

感染艾滋病毒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易罹患肿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侵入性宫颈癌命名为艾滋病相关肿瘤,除外还存在鳞状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浆细胞瘤等[25]。

有学者提出“风邪入里成瘤说”的概念[26],故将其引入艾滋病伴发肿瘤的临床实践中。“风邪入里成瘤说”的论述引自《灵枢·九针》:“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腧穴乃“风邪”入里成瘤的通道。《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中如:“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脾中风者……按之如覆杯”,描述了肿瘤的症状、诊断、预后及鉴别等。该文献还阐述了肿瘤的产生是“外风”与“内风”相互作用的结果。肿瘤的很多症状,如瘙痒(多见于肠癌、卵巢癌、肝癌、前列腺癌)、痛无定处(多见于腹部恶性肿瘤)、满目色变(肝癌所致的黄疸、肾癌所致的面黑)、完谷不化(多见于胃癌、结肠癌、肝胆恶性肿瘤)、多汗恶风、远处转移(内风暗旋,肝风内动为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之一,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27]等特点均与“风性善动”概念相吻合。单味中药白蒺藜、独活寄生汤、丹参膏等针对“风邪入里成瘤”的方药均在治疗艾滋病伴发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验证。

3 结语

虽然中医学古籍并无艾滋病的明确记载,但目前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抗击艾滋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医家常从“补虚”角度去治疗艾滋病,但“祛邪”同样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方法之一。“风邪”对艾滋病的影响贯穿艾滋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风百病之长”的理论并非无稽之谈,将“风邪”作为治疗艾滋病的一个切入点,采用祛风、疏风、息风等治疗法则,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丰富中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更为中医治疗艾滋病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内风风邪艾滋病
“内风”论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论探讨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 世界艾滋病日》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基于“内风”理论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临床研究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黄文政教授对肾风病“内风”的认识与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