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燕 许碧容 徐朝阳 刘光辉
(1.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3.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眼科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4;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五轮学说认为,目之白睛属肺,为气轮,但目与肺之关系,并不仅限于白睛。《证治准绳·七窍门·五轮》[1]8首言:“大抵目窍于肝,生于肾,用于心,运于肺,藏于脾”,而《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在收录此篇时则将其改为“润于肺”,提出“目润于肺”的观点[2]24。肺主气,朝百脉,将气血津液上输于目,润泽睛珠,二者观点各有侧重。一者强调肺之协调气机、宣发上行的助运功能;一者强调气血津液对睛珠的润泽作用。笔者拟从精气血津液的上承与有序运行出发,论述肺于眼目之“运行”与“润泽”的机制功用,探析“目运于肺”与“目润于肺”两种观点的内涵及临床意义,以期对临床眼病从肺论治有所裨益。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3]16,肺主一身之气,推动精微敷布周身,调节气机。肺气充沛,宣降相和,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协调通畅,精血津液随气上濡于目,则睛充目明,可视万物。目运于肺,一从气机调节而言,二从精气血津液运行而论,二者各有所司,相辅相成。
肺于目之“运”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宣发运动使气上行至眼目;二是通过治节协调,使全身及眼内之气血津液运行有序。《灵枢·大惑论》[4]139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居上焦,精、血、津液的上承主要依赖于气。《素问·五藏生成论》[3]17曰:“诸气者,皆属于肺。”气机之调节,虽为肺之宣降、脾胃之升清降浊、肝之疏泄、肾之纳气及三焦之通行诸气共同协调完成,然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3]13所言:“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全身气机的协调有序依赖于肺的治理调节。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呼吸匀畅,吐故纳新,从而使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协调。
故而,肺气充盛,气机和畅,则五脏六腑之气载精血津液上注于目并有序运行,目得气之充、精之涵、血之养、津之润、液之濡,故可目视精明,辨析万物。若肺气不宣,抑或外邪犯肺,肺经蕴热,治节失司,脏腑之气失和,眼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则目失濡养,目视昏暗,或气血津液溢于脉外,而致眼内血证、水肿等。故“目运于肺”,实则言肺之治节有度,气机得畅,从而使目睛受承有源,濡养得序。
“目润于肺”可视为“目运于肺”之具体阐述。润,即润泽滋养,改为“目润于肺”,表面上看似乎是单独强调了肺主水对于眼目水液代谢的重要性,实则不然。《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2]23曰:“外有二窍,以通其气,内包诸液,液出则为泪,中有神膏、神水、神光。真血、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液也。”因此,“目润于肺”,并非单指津液之润泽,也包括了真精气血的滋养。
2.1 真精充——眼目可生 《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2]23曰:“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 真精,特指五脏六腑之精中轻清精微者,在肺的宣发与治节作用下,升运滋养于目窍。目之生成和视功能的产生,无不赖于精的濡养。精为气之母,为神之宅,能与气、血、津液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所以在滋养目窍的诸种物质中,以精为首要基础。《素问·脉要精微论》[3]25曰:“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亦说明了真精对于眼视功能的重要作用。
2.2 真气和——瞳神得养 《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2]23曰:“真气者,即目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乃先天真一发生之元阳也。”真气,特指往来出入于眼内经络脉道,具有生养作用之气。脏腑之气中清阳精微部分,在肺的宣发作用下,升腾上达于目,温养瞳神,故真气充盛则神光发越,目可视万物辨五色。
2.3 真血旺——神光可发 《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2]23曰:“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真血,特指血液中之轻清精微者,其向上运行至眼内经脉。目受血而能视,心主血,肝藏血,肺朝百脉,推动真血上运于目,化为膏汁,濡养神水。神水发源于三焦,乃“先天真一之精气所化”,“即目上润泽之水”,类似于西医学的“房水”,具有维持眼内组织、提供营养等作用。房水来源于睫状体,流经前房为角膜及眼内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后,又回归至血液进入血循环,正是“真血滋养神水”的具体体现。真血旺,神水充,瞳神得养,神光发越,可视万物。
2.4 津液布——睛珠得润 《灵枢·五癃津液别》[4]67曰:“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津液上渗于目,清者为津,在目外化为泪液,润泽目珠,保持白睛与黑睛的润泽光滑;浊者为液,在目内化为神水、神膏,养护瞳神。肺主行水,肺气通过其宣发肃降之力,推动并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3]37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为水之上源,可将由脾传至的津液向上布散至头面,润泽目窍。此外,肺为娇脏,在体合皮,外邪入侵,首先犯肺;六淫之中,火、热、燥邪,均可导致灼液耗津,使肺阴不足。一则津液亏虚,上润乏源,二则肺气受损,宣降失调,上承乏力,皆可导致目睛失润。
真精、真气、真血,乃眼内经络脉道中精气血的特称,“因其轻清上升于高而难得,故谓之真也”。精、气、血、津液,上承于目,化为神膏、神水、神光,对于目之生成、濡养及发挥正常的视功能均有重要作用,《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2]23云:“凡此数者,一有所损,目病生矣。”而这些精微物质得以上运升腾于至高之处的眼位,得益于肺之宣发、治节有度,气机升降有序,则目充眼明。故“目润于肺”,实则指通过肺之“运”,精微上承,滋养睛珠,目得以润,强调了精微物质对于眼目的重要作用。
如前文所述,肺之于目,一有协调气机、助气上行之功,二有载精气血津液上达于目并有序运行以润泽目珠之用。无论是“目运于肺”,还是“目润于肺”,皆可涵盖两种作用,仅是所侧重点有不同,但亦皆有所不足。
首先,虽肺之宣降、治节之功与气机调节至关重要,然中医学更多认为精气上承之力首归于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7云:“清阳出上窍”,脾主升清,可将精微物质上升输布于目,使目得清阳之气温养、精微物质润泽。肺之宣发,向上向外,除可将气血津液上输于头面诸窍,亦可外达于皮毛肌腠;脾之升清,则主要是通过脾气的升动,将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心、肺及头目。二者皆起上升的作用,实为相辅相成。眼科常用之补气类中药,亦多归肺、脾二经,取其健脾益肺之功,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但仔细辨别,则可发现这些药多以补脾气助其升清为主。笔者认为,肺虽为气之本,但气之运动实为多脏腑共同协调完成,于眼目而言,肺之协调气机使升降出入有序的治节之功为首,宣发之力则需与脾之升清共同完成。故而,目虽“运”于肺,但不可拘泥于肺。在临床治疗中,若为治节失司,则应从肺论治,复其治节;若为气不上承,应肺脾同补,以助其气上升。
其次,精气血津液虽得肺气之“运”,得以上注于目,然精气血津液各有所源,非肺者一脏之功。精者,肾之所藏,加之脾胃后天所化,合为人体之精。气者,先天之元气、肺吸入之清气及脾胃运化之水谷之气,合而为一身之气,输布至五脏六腑,是为脏腑之气。血者,脾胃精微化生之营气、津液及肾精共同上贯心脉,化赤为血。津液者,饮食水谷所化,脾胃之所生,肾之所主。故笔者认为,五脏六腑皆可令目“润”,非独肺也。在临床治疗中,目失润泽,当先明辨失润之病机,辨证施治,补其不足,复其“润”目之源,同时辅以补肺以复治节宣发之功,方能补其虚而达其所,将所化生之精微物质有序上承至眼目,润泽睛珠。
现临床中眼病从肺论治,亦可分为“运”与“润”两种治疗方法。
4.1 运——助肺宣发,复其治节 目失肺运,临床常见于外邪伤肺,肺经郁热,气血瘀滞所致白睛溢血、红赤等症,如金疳之症,可因外感燥热之邪,内客肺经,肺气失宣,治节失司,气血瘀滞,即《证治准绳·七窍门·五轮》[1]5所言:“血随气行,气若怫郁,则火胜而血滞”,治宜泻肺清热,方予泻肺汤加减。亦可见于年老体弱、久咳伤肺者,由于肺气不宣,治节失司,眼内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导致结膜或视网膜水肿、眼内血管阻塞,常加入桔梗、防风、车前子等宣肺利水药。若肺因气虚不上承,目失所养致视物昏花,则少单从肺论治,多以肺脾同治。
4.2 润——养阴生津,润泽目珠 目失肺润,因肺主行水,燥易伤肺,气血津液中,属津液与肺关系最为密切,故现临床中多用于干眼症的治疗,真精气血失润则运用较少。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综合征,中医将其归于“干涩昏花”“神水将枯”范畴。二者皆首载于《证治准绳·七窍门》:“干涩昏花者,“目自觉干涩不爽利,而视物昏花也……合眼养光良久,则得泪略润,开则明爽,可见水少之故”[1]79;神水将枯者,“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1]86。干眼之症,究其原因,可总结为泪液生成不足及泪液输布失调。中医治疗干眼历史悠久,因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者主水,肝肾同源,故前人多从肝肾治干眼,主要是通过滋养肝肾以养阴水、生津液。近年来,不少医者提出肺对于目珠之润泽亦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干眼症最常见为肝肾阴虚证,其次为肺阴不足证[5]。干眼从肺而治,一可通过补益肺气,复其治节,助其宣降,使津液得以上承于目,少独用,多于养阴生津方中加入桔梗载气上行;二是通过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滋养肺阴,使津液得复,目珠得润[6]。
综前所述,肺之于目,一可助气上宣、调节气机,二可助运精气血津液上至眼目并协调其在眼内有序运行。“目运于肺”与“目润于肺”对临床眼科治疗确有指导作用,但中医理论以整体观念为核心,无论是生理或病理,都是五脏六腑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治疗眼病过程中,既要注重某一脏腑特定的生理作用,又不可忽视各脏腑间的协调合作。因五轮学说认为白睛属肺,故眼病从肺论治多见于白睛疾患,但气之上承、精气血津液于目内之有序运行、润泽目珠皆离不开肺的宣发与治节。故而,临床治疗眼病不可忽视补肺宣肺,复其治节。尤其是精气血不濡睛珠,若仅从补其生化之源而治,忽视了主治节之“相傅”,虽补其虚而上承无序,润而无章,非为良策。至于当取何方何药,药量几何,方可升肺清宣之气、复治节之功,则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