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前肺癌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西医虽有多种治疗方式,但副作用明显,且在减少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疗效相对局限。近年来,中医药凭借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平调阴阳、标本兼治的特色,在治疗肺癌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朱佳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行医30余年,先后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徐景藩教授,中医底蕴丰厚。朱教授认为,肺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互结、癌毒阻肺为标,临证时要认清本虚之所在,注重痰浊、瘀血、癌毒等关键病理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癌解毒散结方法,同时不忘调节情志、顾护脾胃,以扶正、祛邪、固护为治疗原则,其经验方肺消瘤散临床效果显著[1-2]。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受益良多,现将朱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辨治肺癌之经验介绍如下。
肺癌的病因包括正气亏虚、外邪侵袭、邪毒蕴积、内伤七情、饮食失调等。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不耐寒热,六淫邪毒易从皮毛、咽喉合于肺,继之盘踞不去,从而导致气机失调,肺气郁,肺失治节,肺气宣发肃降失司,津液输布失常,血液运行不畅,津聚为痰,血滞为瘀,痰浊瘀结互搏,酿生癌毒,胶结成块,伤及气阴,发为肺癌[1]。
朱教授认为,正虚邪实是肺癌的基本病机特点。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虚是根本,邪实是关键。正如《内经》[3]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积聚》[4]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杂病源流犀烛》[5]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其中,正虚以气阴两虚为主,邪实多为痰凝、血瘀、癌毒,病位主要在肺,与全身多个脏器关系密切。其病理因素为痰、瘀、热、毒,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正气亏虚,标实为痰瘀毒结。早期正气尚盛,邪气尚浅,以标实为主;中期正气渐损,邪气渐盛,虚实夹杂;后期正气大虚,脏腑败坏,五脏俱损,以本虚为主。
正虚邪实贯穿肺癌演变全程,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法。临证需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和患者具体情况分清主次,早期以攻为主或先攻后补,中期宜攻补兼施,晚期以补为主、佐以祛邪。扶正主要为益气养阴,祛邪主要为化痰散瘀、解毒抗癌。
2.1 益气养阴 肺为气之本,且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极易因各种因素导致气阴两虚,并贯穿肺癌始终。癌毒久居人体,不断消耗气血津液,导致脏腑失养,功能失调。癌毒犯肺,肺气壅滞,肺失治节,不能通调水道,津聚成痰,血滞成瘀,痰瘀癌毒胶结,日久郁而化热,耗气伤阴。且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不断损伤人体正气,放射线的毒热效应、化疗引起的呕吐等副反应不断消耗津液,加重气阴两虚证候。同时,气阴愈虚,癌毒愈盛,肿瘤进展愈快,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证时益气养阴必不可少。朱教授常选用黄芪、女贞子、党参、炙鳖甲、南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等药物,胃阴虚者可用石斛、玉竹,肾阴虚者可用黄精、枸杞子、山萸肉,阴虚内热者多用知母、天花粉。
2.2 化痰散瘀 古人云“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浊内阻或流传于肺,肺失宣降,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全身或局部的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不通而成血瘀,是癥瘕积聚的发病机理之一[6]。痰浊瘀血既是邪毒侵袭、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正气亏虚、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痰瘀互相影响,互相致病[7]。朱教授认为,痰瘀互结为肺癌的关键病机,化痰散瘀为治疗的一大重要法则。药用半夏、陈皮、白芥子、白前等温化寒痰,浙贝母、瓜蒌、胆南星、僵蚕等清热化痰,桃仁、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由于肺癌为有形之痰积聚于肺部形成的实质性肿块,治疗时需适当选用兼顾软坚散结功效的药物,如僵蚕、浙贝母、夏枯草、山慈菇、猫爪草等化痰散结,三棱、莪术、土鳖虫等化瘀消癥。
另外,朱教授指出,肺癌患者常表现为瘀热相搏证,见胸痛、咯血、鼻衄齿衄、皮肤瘀斑瘀点、舌质暗红有紫气等,治当凉血化瘀以清解血分热毒、凉散血中瘀滞,药用桃仁、赤芍、生地黄、牡丹皮、水牛角、旋覆花、茜草、凌霄花等。
2.3 解毒抗癌 长期吸烟灼伤津液,或外来邪毒袭肺,或七情内伤,或正气亏虚,伤及肺脏,肺气失于宣发肃降,酿生癌毒。癌毒与痰浊、瘀血、热毒、湿热等相互胶结凝滞,附着于肺部,形成肺积。癌毒阻肺是肺癌发生、发展及加重的关键,为肺癌致病之根,癌毒走注为肺癌转移传变之因,癌毒阻肺盘踞不去,久则生痰、化瘀、郁热、耗气伤阴,导致肺癌的各种病理变化[8]。癌毒内伏,深藏于肺,亦容易引发炎症和感染。因此,解毒抗癌之法应贯穿肺癌的整个治疗过程,以减轻症状,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发展。朱教授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蜀羊泉、石见穿、龙葵、漏芦等。肺癌晚期患者,癌毒之邪顽固,一般解毒抗癌药物杀伤力略显不足,非攻不可,可适当选用泽漆、蜂房、全蝎、蜈蚣等性峻力猛、有毒之品以毒攻毒。
3.1 平补平攻,徐徐图之 朱教授认为,肺癌的治疗不宜一味补益或攻邪,宜采用平补平攻之法。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喜润恶燥。补益太过,则滋腻碍胃,不易吸收,肺脾虚弱,虚不受补,愈补愈虚,更不利于邪实消散;攻邪太过,则损伤脾胃,正气愈虚,癌肿反而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故临床用药宜平和,不宜过多堆积苦寒、温燥、滋腻、峻猛之品,尤其是解毒抗癌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药物不宜过多,以求循序渐进,徐徐图之,调和阴阳,扶正与祛邪相得益彰,使机体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3.2 培土生金,顾护脾胃 《脾胃论》[9]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弱则百病即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一方面,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肺虚补脾,健脾补土以生肺金,虚则补其母也。《张氏医通·虚损》[10]曰:“脾有生肺之机,肺无扶脾之力,故曰土旺而生金,勿拘拘于保肺。”肺脾同补,临床上往往疗效显著。另一方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聚湿生痰,形成痰浊。健脾可以杜绝生痰之源,使化痰事半功倍。因此,朱教授临证尤其重视脾胃的作用,治疗上每每不忘顾护脾胃,常以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茯苓、炒薏苡仁、炒白术、淮山药、白扁豆等补脾健脾,焦山楂、焦神曲、炒谷芽、炒麦芽、藿香、砂仁等醒脾运脾。
3.3 调肝理气,宣畅气机 朱教授指出,肺癌与肝脏关系密切。肝失疏泄,枢机不利,或木叩金鸣,或木火刑金,或木郁克土、生痰犯肺,导致肺失宣降;肺癌既得,或经络血脉受阻,宣降不利,或肺气亏虚,气虚日久致肝气不足而郁滞,导致肝失疏泄,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失和,木反侮金,形成恶性循环[11]。临床常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胸闷、胸胁胀满或疼痛、急躁易怒、焦虑抑郁、口苦、往来寒热、脉弦等,可归纳总结为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肝阳上亢、少阳枢机不利等4种证型。此外,痰浊瘀血的形成亦与气机息息相关。《丹溪心法》[12]强调:“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乃顺矣。”治痰先治气,气行则痰消,痰消则肺气宣降复常。血瘀多因气虚无力行血或气滞不能行血所致,补气药多药性黏腻,适当加入理气之品可使补而不滞,而活血必先理气,气行则血行。因此,治疗当调肝理气,宣畅气机,肝肺同治。朱教授常以麻黄、桔梗、杏仁、旋覆花、紫苏子、厚朴、前胡等宣降肺气,青皮、香附、醋柴胡、香橼、佛手、娑罗子等疏肝理气,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菊花、黄芩、栀子、车前子、夏枯草、青黛等清肝泻火,天麻、钩藤、白蒺藜、赭石等平抑肝阳。
3.4 善用虫药,直达病所 肺癌之为病,乃多种病邪长期作用于人体,积聚日久而成,久病入络,邪毒深藏,病根深重,病情复杂,患者临床表现亦多种多样,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攻逐走窜,直达病所,张锡纯曰其“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将其功用概括为攻坚破积、活血祛瘀、息风定惊、宣风泄热、搜风解毒、行气和血、壮阳益肾、消痈散肿、收敛生肌、补益培本等10个方面[13]。由此看出,虫类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善用虫类药治疗肺癌是朱教授的用药特色之一,疗效往往能得到较大提高。临证时常用僵蚕疏风散结,全蝎、蜈蚣息风止痉,地龙通络平喘,壁虎、蜂房祛风解毒,九香虫行气止痛,土鳖虫化瘀消癥。需要注意的是,虫类药大多有毒,且含有异体蛋白,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使用时要把握剂量,掌握功效,对症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3.5 知常达变,随证加减 肺癌患者常为复合证型,虚实夹杂,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变、症状不一,朱教授诊治时注重知常达变,随证加减,灵活用药。如伴恶性胸腔积液,多用桑白皮、葶苈子、泽泻、猪苓泻肺利水;如有癌性疼痛,多以延胡索、片姜黄行气活血止痛,全蝎、蜈蚣、桑枝、徐长卿通络止痛;痰中带血或咯血时常用三七粉、白及、茜草等止血;咳嗽气喘时常用麻黄、杏仁、射干、桔梗、紫菀、款冬花等宣肺平喘;声音嘶哑多用木蝴蝶、蝉蜕、挂金灯利咽开喑;如伴骨转移多从肾论治,用骨碎补、补骨脂、狗脊等补肾强骨;伴有脑转移时病理因素多为风、火、痰、瘀,常用全蝎、蜈蚣、壁虎、地龙祛风化痰、通络止痉;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时常以橘皮、竹茹、姜半夏和胃降逆;出现骨髓抑制时多用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黄、阿胶、鸡血藤等益气养血;伴有放射性损伤时以玄参、麦冬、生地黄等清热养阴;手术患者术后则强调益气养阴,促进肺功能恢复。
案1.白某,男,60岁。2020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确诊肺癌半年。患者2019年底因右侧背部不适查胸部CT发现右侧胸腔积液,恶性肿瘤不排除,胸腔积液病理示腺癌,目前采取靶向治疗。刻下:时有口疮,口干,疲乏无力,寐欠安,胃纳尚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小弦。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诊断:右肺腺癌。辨证属气阴两虚、癌毒走注、痰饮停肺,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佐以泻肺利水。处方:
黄芪30 g,女贞子15 g,鸡血藤15 g,炙鳖甲10 g,百合10 g,天冬10 g,麦冬10 g,南沙参10 g,北沙参10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漏芦15 g,白薇15 g,猪苓30 g,桑白皮25 g,葶苈子10 g,白芥子10 g,枳壳10 g,旋覆花5 g,垂盆草30 g,陈皮10 g,砂仁3 g,茯苓15 g,焦山楂10 g,焦神曲10 g,炒谷芽15 g,炒麦芽15 g,甘草5 g。14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6月4日二诊:自诉外院复查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好转,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口疮消失,寐可,时有大便不畅,或带有少许鲜血,小便正常,舌质稍红有瘀斑、苔薄,脉小弦。治守前法,以初诊方加槟榔10 g、荆芥炭10 g、地榆10 g、蜈蚣3 g。
6月18日三诊:大便欠实,余无明显不适,舌质暗红、苔薄,脉小弦。守方再进,以初诊方加蜈蚣3 g、炒薏苡仁30 g、荆芥10 g、焦山栀10 g。
按语:患者有右肺腺癌、胸腔积液、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结合症状、舌脉四诊合参,辨证属气阴两虚、癌毒走注、水饮停肺,治当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佐以泻肺利水。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气机阻滞,则肺失宣降,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痰饮更甚,故治疗当兼顾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又能利水;女贞子、炙鳖甲、百合、天冬、麦冬、南沙参、北沙参滋养阴液,扶正补虚、益气养阴;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漏芦、白薇清热解毒抗癌;鸡血藤养血活血;猪苓、桑白皮、葶苈子、垂盆草利水渗湿、泻肺逐饮;白芥子、枳壳、旋覆花、陈皮理气化痰;茯苓、砂仁健脾化湿;焦山楂、焦神曲、炒谷芽、炒麦芽运化脾胃;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解毒抗癌、泻肺利水、理气化痰、健脾运脾之功。二诊患者诸症好转,但大便不畅、时有鲜血,舌质稍红,故加槟榔行气消积,荆芥炭、地榆凉血止血,蜈蚣以毒攻毒加强抗癌解毒之效。三诊患者大便欠实,余无明显不适,病机同前,故治守前法,在初诊方药基础上加用蜈蚣抗癌解毒,炒薏苡仁健脾祛湿,荆芥祛风解表,焦山栀清热泻火。
案2.刘某,女,71岁。2020年7月30日初诊。
主诉:发现肺占位1月余。患者2020年6月23日体检发现右肺下叶占位,并发脑梗死。7月1日于南京市鼓楼医院住院行肺穿刺活检,病理示腺癌(中分化,伴骨转移),暂未行放化疗,基因测序阴性,予口服安罗替尼治疗,但因服用第1天头晕明显而停药。刻下:行走不稳,头晕,二便调,口干欲饮,手麻。舌红苔薄黄腻、舌下静脉迂曲,脉细弦。诊断:右肺腺癌。辨证属气阴不足、痰瘀毒结,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瘀,佐以解毒。处方:
黄芪25 g,女贞子10 g,天冬10 g,麦冬10 g,炙鳖甲10 g,桑白皮10 g,地骨皮10 g,浙贝母10 g,胆南星10 g,葛根10 g,壁虎10 g,地龙10 g,当归10 g,白英30 g,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30 g,蜈蚣3 g,僵蚕10 g,豨莶草30 g,枳壳10 g,陈皮10 g,焦山楂10 g,焦神曲10 g,甘草5 g。14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8月13日二诊:药后体力改善,诉右肩疼痛,胃纳尚可,行走不利,舌红、苔薄黄腻,脉细弦。初诊方加桂枝10 g、片姜黄10 g、骨碎补10 g。
8月27日三诊:左下肺灼热感,左上肩臂疼痛,尿频,舌红、苔薄黄腻,脉细弦。治守前法,二诊方改桂枝6 g,加党参15 g、鸡血藤15 g、菟丝子15 g、益智仁15 g。
按语:患者右肺腺癌,有脑梗死病史,行走不稳、头晕、口干欲饮、手麻均为气阴不足、痰瘀毒结之象,舌红苔薄黄腻、舌下静脉迂曲、脉细弦亦符合此病机特点。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瘀,佐以解毒。方中黄芪、女贞子、天冬、麦冬、炙鳖甲益气养阴,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热而不伤阴、利肺水而不伤正;浙贝母、胆南星、僵蚕化痰散结;葛根、壁虎、地龙、蜈蚣、当归活血通络;白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抗癌解毒;豨莶草清热祛湿;枳壳、陈皮利气化痰;焦山楂、焦神曲运脾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充分体现了朱教授扶正与祛邪兼顾的治疗思路。二诊患者体力改善,但右肩疼痛、行走不利,考虑患者脑梗死、骨转移病史,故加桂枝温通阳气、片姜黄行气活血、骨碎补补肾强骨,加强通经止痛、补肾强骨之功。三诊患者肺部灼热感,故在二诊方基础上减小桂枝用量以减弱温通之力,肩臂疼痛、尿频又为气虚血瘀、肾虚不固之象,因此加用党参补益正气,鸡血藤养血活血,菟丝子、益智仁补肾固精。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优势。朱教授提出,肺癌的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扶正以益气养阴为主,祛邪主要为化痰散瘀、解毒抗癌。临证时要注意平补平攻,顾护脾胃,调肝理气,善用虫类药物以直达病所,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随证加减,知常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