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2023-01-03 08:14:03程海波李柳沈卫星王俊壹吴勉华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癌毒组方正气

程海波,李柳,沈卫星,王俊壹,吴勉华,周仲瑛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多位中医学者相继在恶性肿瘤辨治中提出癌毒病机的概念[1-2],其中以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术思想[3-5]内涵丰富,影响较大,得到业界同仁的广泛认同。程海波教授团队在传承“癌毒”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建形成集学术内涵、演变规律、辨治方法、组方用药于一体的较为系统的癌毒病机理论[6-8]。目前,癌毒病机理论已成为中医肿瘤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病机学说之一。

近年来,为积极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本团队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病机辨证思路,创新发展中医辨治恶性肿瘤的理法方药,进一步构建形成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并长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现将主要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1 癌毒病机理论概要

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癌毒留结为肿瘤发病之基,癌毒自养为肿瘤生长之源,癌毒流注为肿瘤转移之因,癌毒残留为肿瘤复发之根,癌毒伤正为肿瘤恶化之本。癌毒具有兼夹性,多不单独致病,癌毒常与痰、瘀、热、湿、风、寒、郁等病邪兼夹,按癌毒兼夹的病邪不同可将其分为痰毒、瘀毒、热毒、湿毒、风毒、寒毒、郁毒,毒因邪而异性,邪因毒而鸱张,共同构成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病证。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在不同肿瘤中具体表现不一,但皆具有隐匿性、凶顽性、多变性、损正性、难消性等共同的致病特性。恶性肿瘤病机纷繁复杂,各种癌病由癌毒与不同非特异性病邪相互胶结,复合致病。因此,癌毒病机理论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其治疗原则是“祛邪解毒、扶正固本”。

2 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的恶性肿瘤辨证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力倡以病机为核心,构建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盖因病机是病变实质的反映,以病机为依据进行辨证的过程,更加符合中医临床辨证思维[9]。程海波教授在癌毒病机理论和病机辨证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恶性肿瘤临床辨证要点。

2.1 辨特异性病邪癌毒

癌毒是癌病的特异性致病因子[10],是癌病发生、发展、复发、转移的关键病机。恶性肿瘤的辨证要点之一,首先当辨识癌毒,明确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及邪气盛衰。

2.1.1 辨癌毒的致病特性 癌毒的客观存在,是恶性肿瘤形成的前提条件,亦是恶性肿瘤区别于其他疾病的根本。癌毒致病,具有隐匿性、凶顽性、多变性、损正性、难消性等共同的致病特性。具体来讲,恶性肿瘤患者早期可无显著症状,或无明显肿块,难以察觉,但体内可能已有癌毒深伏萌芽,或处于癌前病变期;而一旦生成瘤体,病情进展异常凶猛,可见肿块迅速增长,形态、质地各异,或在全身走窜流注,形成多发病灶;变症叠起,常见周身乏力、发热、出血、剧痛等,并且这些症状常法治疗难以缓解;随着病情进行性发展,癌毒猖獗,耗损正气,导致全身消瘦、面色枯萎、神情疲惫等。如无有效干预,可在短期内造成癌毒弥漫,正气消亡。可见癌毒是一种猖獗、顽固之毒邪,致病广泛、险恶、危重,易伤及生命。

2.1.2 辨癌毒的兼夹病邪 癌毒具有兼夹性,常依附他邪共同致病。癌毒与痰、瘀、热、湿、风、寒、郁等非特异性病邪相互胶结,邪毒复合为患。按癌毒兼夹病邪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痰毒、瘀毒、热毒、湿毒、风毒、寒毒、郁毒[11]。因此,不同的癌毒既能保留癌毒自身致病特性,同时具有兼夹病邪的致病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了依据。

2.1.3 辨癌毒的致病部位 癌毒留结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初始留着之处为主要发病部位,并随其所在脏腑特性表现为不同病理因素的相互兼夹,形成不同的复合病机病证。虽然癌毒可随血脉流窜全身,附着它处致多脏受损,但仍以主病脏腑的病理特性为要,故临床可根据肿瘤所在不同脏腑的常见致病因素,区分以何种癌毒致病为主。如癌毒滋生于脑则成脑瘤,多与风、痰邪兼夹,因“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尤重风毒为患;肺癌多为癌毒与痰、热邪兼夹,因“肺为贮痰之器”,故尤重痰毒;胃癌、肝癌多为癌毒与瘀邪兼夹,瘀毒为二者的重要病理因素;肠癌、胰腺癌多为癌毒与湿、热、瘀邪兼夹,其中湿毒是二者病机的中心环节;甲状腺癌、乳腺癌多为癌毒与痰、郁邪兼夹,发生发展均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二者均应重视郁毒为患。

2.1.4 辨癌毒的邪气盛衰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积渐的过程,因病程、病邪、病位、病性的不同,癌毒并非一成不变,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癌毒的邪气强弱与体内正气的盛衰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发病早期,癌毒初萌,正气尚足,可以制约癌毒,故临床症状不突出;中期,癌毒势涨,正虚渐甚,故见肿块显露、增长、变硬,甚至侵及它处;晚期,癌毒走注、扩散,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正衰为主,临床症状多以气虚、阴伤、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虚候为主。若癌毒亢盛,势急病重,可在早中期出现严重的正气虚损证候;若以有效治疗手段制约癌毒,亦可在病程晚期保留或恢复部分人体正气。可见,体内邪正交争的结果直接决定了癌毒毒力的强弱,邪愈盛,正愈虚;癌毒愈鸱张,病势愈深重。

2.2 辨非特异性病邪

与肿瘤密切相关的非特异性病邪主要包括郁、风、寒、热、湿、痰、瘀等。这些非特异性病邪与癌毒之间相互兼夹、复合、互生互化,形成邪毒蕴结、机体整体与局部失衡的病理状态,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具体而言,癌毒往往是在郁、风、寒、热、湿、痰、瘀等病邪壅盛蓄积的基础上,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逆乱,体内平衡状态被破坏而内生;癌毒形成后进一步阻滞气血运行,更易导致上述病邪产生。非特异性病邪部分与癌毒兼夹,相对独立,叠加致病;部分与癌毒复合,搏结胶着,形成不同类别的癌毒,相合致瘤。

临床根据非特异性病邪的特征表现加以辨别:①郁邪: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窜痛,兼有纳呆,食少,嗳气,喜太息等;或诉周身不适,症状繁杂,难以名状;或长期情志抑郁,心情低落。②风邪:头晕,头痛,耳鸣,口眼歪斜,肢体震颤,或麻木,或抽搐等。③寒邪: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咯痰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有浮肿,面色白光白;舌体胖大,舌质淡,脉沉。④热邪:全身发热,局部疼痛,易伴衄血、咯血、吐血等,常兼五心烦热、口燥咽干、便秘尿赤等;舌质红,苔黄少津,或有裂纹,脉数,或滑数,或细数。⑤湿邪:周身困重酸痛,全身倦怠乏力,头目昏沉,口腻不渴,纳呆,恶心呕吐,脘腹痞胀,小便浑涩不畅,大便溏垢不爽,带下秽浊不清;舌苔浊腻,脉濡。⑥痰邪:全身多发结块,部位不定,肤色变化不显,常伴眩晕、恶心、咯痰、肠鸣、神昏;舌苔腻,脉滑。⑦瘀邪:身体明显疼痛,痛处不移,夜间痛甚,部分伴局部出血,血色黯或夹血块,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青筋显露,脉涩。

2.3 辨正虚

《医宗必读·积聚篇》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12]。癌毒病机理论同样强调,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正气亏虚是癌毒形成的前提条件。癌毒是在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受内外多种因素诱导生成。其次,正气亏虚是癌毒发展的内在原因。正气与癌毒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体内正气之盛衰决定了癌毒毒力的强弱。最后,正气亏虚是癌毒导致的结果。癌毒耗损正气以自养,导致正气不足又无以恢复,甚至溃败的恶候。因此,辨正虚是恶性肿瘤的又一辨证要点。

2.3.1 辨脏腑的虚损 癌毒留结增长,必以五脏六腑某处为所。辨正虚首先辨脏腑之不足,以五脏为例,肺虚常见咳嗽、短气、气喘;心虚见心悸、怔忡、汗出;脾虚见纳差、乏力、消瘦;肝虚见头晕、目涩、肢麻;肾虚见腰酸、耳鸣等。其次,癌毒为患虽常先发生于某一脏腑,但由于五脏相关,脏腑表里,气血同源,阴阳互根,因此在病变过程中,常相互影响,互为转化,多脏同病;及至后期,因癌毒流窜、走注之特性,常累及多个脏腑及经络,此时需要辨明所涉及之脏腑。此外,因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肾藏精,而气血精微是正气的基本组成。因此不论癌病病位在何处,尚需判断肝、脾、肾是否存在亏虚。

2.3.2 辨气血阴阳的亏虚 癌病种类繁多,虽以脏腑亏虚为主,具体表现是气、血、阴、阳的亏损。气虚多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阴虚见潮热盗汗、口干消瘦;血虚见萎黄无华、头昏目眩;阳虚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辨证时可结合脏腑特性进行辨析。气虚以肺脾为主,涉及心肾;阴虚以肝肾肺为主,涉及胃心;血虚以心肝为主,与脾相关;阳虚以脾肾为主,影响至心。气血阴阳之间亦相互影响和转化,气虚日久阳渐衰,血虚日久阴不足,阳损久则及阴,阴虚久必及阳。癌毒伤正,首先耗气;癌毒多从热化,阴伤者亦多见;晚期癌毒弥漫,可致气血耗竭,甚至阴竭阳亡。因此,气阴两伤、气血不足、阴阳两虚是肿瘤辨证中常见证候。

3 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的恶性肿瘤论治

临床辨治恶性肿瘤既需要准确的辨证,也需掌握治疗的原则,还应在治则指导下,把握具体应用的治法,才能真正达到临床实践的要求。

3.1 祛邪解毒、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

根据癌毒病机理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因此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祛邪复衡,针对肿瘤非特异性病邪而立,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等传统治法;解毒即抗癌解毒,针对肿瘤特异性病邪癌毒而立,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种治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和调补脏腑法。其中,祛邪复衡是治疗的要点,抗癌解毒为治疗的关键,扶正固本为治疗的根本。

3.2 祛邪复衡是治疗的要点

正气亏虚,邪气壅盛,破坏体内平衡状态进而导致癌毒内生,癌毒与病邪兼夹、复合致病。因此祛除病邪是恢复平衡的治疗要点。针对郁、风、寒、热、湿、痰、瘀等非特异性病邪的治法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等。①理气法:运用具有疏肝理气、调理气机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陈皮、青皮、木香、香橼皮、玫瑰花、合欢皮等;②祛风法:运用具有祛风、息风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天麻、钩藤、蒺藜、石决明、龙骨、牡蛎等;③散寒法:运用具有温阳散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桂枝、附子、细辛、炮姜、干姜、乌药等;④清热法:运用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丹皮、龙胆草、生地、地骨皮、白薇等;⑤祛湿法:运用具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藿香、佩兰、苍术、厚朴、泽泻、猪苓、茯苓等;⑥化痰法:运用具有化痰软坚、散结消肿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半夏、苏子、白芥子、浙贝母、海藻、昆布、瓦楞子、海蛤壳等;⑦祛瘀法:运用具有活血祛瘀、疏通经络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常用药物如丹参、鸡血藤、益母草、泽兰、蒲黄、五灵脂、鬼箭羽等。

3.3 抗癌解毒是治疗的关键

3.3.1 抗癌解毒法应贯穿始终 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致病因子,祛除癌毒就是恶性肿瘤治病求本的体现。恶性肿瘤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致病过程复杂,但癌毒从始至终均是核心的致病因子。从肿块尚未显形的癌前病变、潜证,到肿块显露、增长的癌变,甚至某些患者在进行手术、放化疗等干预后,又因体内残留的癌毒出现复发、转移。因此,癌毒的存在,就是肿瘤生长、发展的源头。在任一病程阶段,祛除癌毒是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抗癌解毒是治疗关键,应该贯穿整个肿瘤治疗的始终。

3.3.2 抗癌解毒法的内涵及分类 抗癌解毒法是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运用具有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治疗恶性肿瘤癌毒病证的一种治疗大法。根据癌毒兼夹病邪的不同,癌毒主要可分为郁毒、风毒、热毒、湿毒、痰毒、瘀毒、寒毒等七类。抗癌解毒法的实质就是根据癌毒的分类,采取不同的具体治法,主要包括理气解毒、祛风解毒、清热解毒、祛湿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同时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形成了以祛除不同类型的癌毒为主要功效,治疗各类恶性肿瘤为目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一类中药,即抗癌解毒类中药。

理气解毒法:运用具有理气解郁、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郁毒的治法。常用理气解毒中药如八月札、川楝子、荔枝核、香附、枳实等。

祛风解毒法:运用具有祛风搜毒、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风毒的治法。常用祛风解毒中药如地龙、守宫、露蜂房、僵蚕等。

清热解毒法:运用具有清热凉血、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热毒的治法。常用清热解毒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重楼、漏芦、天葵子、山豆根等。

祛湿解毒法:运用具有祛湿泄浊、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湿毒的治法。常用祛湿解毒中药如土茯苓、苦参、白英、藤梨根、菝契等。

化痰解毒法:运用具有化痰散结、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痰毒的治法。常用化痰解毒中药如山慈菇、猫爪草、泽漆、天南星、白芥子等。

祛瘀解毒法:运用具有祛瘀软坚、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瘀毒的治法。常用祛瘀解毒中药如石打穿、半枝莲、三棱、莪术、桃仁等。

温阳解毒法:运用具有温阳祛寒、抗癌解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寒毒的治法。常用温阳解毒中药如附子、乌头、花椒、桂枝、干姜等。

以毒攻毒法:运用具有以毒攻毒功效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癌毒的治法。若癌毒来势猛烈,病情顽固,病势险恶,毒陷邪深,非攻不克,而机体正气充实,当取有毒之品峻猛之性,以毒攻毒。常用以毒攻毒中药如全蝎、蜈蚣、蟾酥、斑蝥、雄黄、蜣螂等。

3.4 扶正固本是治疗根本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的前提条件和最终结果。扶助正气可以改变体内正气衰颓之恶境,增强和恢复正气约束病邪的能力,达到扶正固本、养正除积的目的,因此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又一治疗大法。

3.4.1 补益气血阴阳 正气亏虚主要表现在脏腑功能的衰退、气血阴阳的亏虚上,具体临证时,根据正气损伤的具体部位、侧重点、程度的不同,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为目,分别予以益气、养阴、补血、温阳的治法。

益气法: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癌毒伤正首耗元气。故需采用补益气虚的治法,常用药如党参、黄芪、白术、仙鹤草、灵芝、红景天、冬虫夏草等。

养阴法:肿瘤患者的阴伤表现通常十分明显。诸多病邪胶结郁而化热,使得癌毒在病理属性上更偏热毒;此外放射治疗类似火毒,伤阴尤速。因此要养阴、滋阴,补充体内阴液的亏耗。常用药如鳖甲、龟甲、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山茱萸等。

补血法:脾胃功能失调化源不足,加之化疗损耗气血,热毒、瘀毒易引发出血等,造成体内血液亏虚,故当采用补血法以恢复濡养脏腑的功能。常用药如当归、白芍、阿胶、鸡血藤、桑椹子、紫河车等。

温阳法:久病、寒积伤阳,亦可因气虚、阴损及阳,甚至阴阳两虚。此时需扶助人体阳气以恢复温煦功能。常用药如附子、干姜、吴茱萸、肉桂、巴戟天、肉苁蓉、杜仲、仙灵脾、菟丝子等。

3.4.2 调补脏腑功能 除外补益气血阴阳之亏虚,还当注重调补脏腑功能之不足。调补脏腑不意味着单纯采用补益手段,更应重视如何调整恢复脏腑正常的功能作用。癌毒的产生基础就包括脏腑功能的失调,最显著的莫过于肿瘤早期肝气郁结,气郁不伸的病理状态。气机郁滞,升降失常,久则影响津液输布凝结为痰湿,或血脉失和,滞涩成瘀,就为癌毒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脏腑亏虚者则补之、益之,采用补肺、养心、健脾、滋肝、益肾等治法,而确有脏腑失调者应予以调之、和之,采用宣肺、运脾、和胃、疏肝、通腑等治法。

4 癌毒病机辨证论治体系的构建意义

4.1 提出以癌毒病机为辨证核心,解决了临床辨证分型繁杂的难题

恶性肿瘤是多种不同部位癌病的统称,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看,每个癌病究竟应分成几种证型,各家见解不一,如果机械地固定证型,难免又落入专方专药的困局。而且不同的癌病分型不同,治法方药也自然不同,诸多癌病辨证分型治疗非常繁杂。癌毒病机辨治体系,以癌毒病机分类为依据,通过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了目前中医肿瘤临床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

4.2 提出辨识癌毒的四个要点,突破了癌毒临床辨识的技术瓶颈

临床上如何辨识癌毒,一直是制约肿瘤临床诊疗工作的一大技术瓶颈。由于癌毒是一种特异性的致病因子,临床缺乏特征性的症候表现,而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恶性肿瘤必有癌毒病机的存在,癌毒多兼夹病邪。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辨识癌毒的致病特性、部位、邪气盛衰确定癌毒病机是否存在,通过辨识癌毒兼夹的病邪确定属于哪种类型的癌毒,再确定相应的治法方药。掌握辨识癌毒的具体方法,突破了癌毒如何辨识这一临床技术瓶颈,也确证了癌毒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客观存在。

4.3 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了抗癌解毒八法

抗癌解毒一词,在如今的肿瘤临床辨治中被普遍提及。但细究其内涵,抗何癌?解何毒?查阅古代典籍中并无记载,现代医家也没有明确阐释。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抗癌解毒法是以治疗恶性肿瘤为目的,以祛除癌毒为主要功效的治疗大法,其抗的是癌病,解的是郁毒、风毒、热毒、湿毒、痰毒、瘀毒、寒毒等不同类型的癌毒,并据此提出理气解毒、祛风解毒、清热解毒、祛湿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温阳解毒和以毒攻毒等抗癌解毒八法,系统诠释了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

4.4 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了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古代本草或现代中药学教材中,并没有抗癌解毒中药这一分类。但随着中医药辨治恶性肿瘤的经验积累,临床上发现了很多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中药,其抗肿瘤作用已被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实。换而言之,抗癌解毒中药客观存在,但如何界定这些抗癌解毒中药?抗癌解毒这一功效,是在中药原有功效基础上的拓展。这一拓展是基于中医专家在防治恶性肿瘤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而医家经验存在个体差异性,这给临床应用带来了局限性。为此,我们当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研究,提出抗癌解毒中药新分类。抗癌解毒中药,是以祛除癌毒为主要功效之一,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明确抗肿瘤作用的一类中药。依据其祛除癌毒的不同,具体细分为理气解毒药、祛风解毒药、清热解毒药、祛湿解毒药、化痰解毒药、祛瘀解毒药、温阳解毒药和以毒攻毒药。创造性地提出抗癌解毒中药新分类,改变了医家单纯凭借个人经验用药,提升为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用药,必将有力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5 总结

癌毒病机理论是近年来中医肿瘤理论的重大创新,本团队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构建形成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辨证要点为首辨癌毒,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最后辨正虚;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内蕴、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临床常用治法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等祛邪复衡法,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抗癌解毒八法,以及益气、养阴、补血、温阳和调补脏腑的扶正固本之法。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以癌毒病机为辨证核心,解决了目前中医肿瘤临床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通过提出辨识癌毒的四个要点,突破了癌毒临床辨识的诊疗技术瓶颈;阐释了抗癌解毒法的内涵,形成了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了中医肿瘤辨治的精准用药。构建癌毒病机辨治体系为中医肿瘤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癌毒组方正气
癌毒理论研究新进展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4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正气方天祥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44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