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2022-11-27 13:29王理槐孙铜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扶正抗癌健脾

钟 佳,刘 华* ,王理槐,孙铜林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目前肺癌仍是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据统计,约90%的肺癌患者死于复发转移,尽管西医治疗手段日益丰富,然肺癌的复发转移仍是治疗瓶颈,中医药防治肺癌复发转移具有独特作用。“癌毒传舍”乃现代中医认识肿瘤复发转移的一项理论,“癌毒”乃肿瘤发生之因,“传舍”最早出自《内经》,经现代中医发展被用于认识肿瘤复发转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刘华主任医师根据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癌毒传舍”理论,现将其认识及该理论在防治肺癌复发转移中的具体应用作一总结。

1 “癌毒传舍”源与新

1.1 “癌毒传舍”溯源

“癌毒”致病是现代中医认识肿瘤的一种理论,周仲瑛教授认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故提出“癌毒”学说,指出“癌毒”是在机体功能失调、外界因素刺激下形成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素[2],目前公认为“癌毒”具有潜伏隐匿、来势凶猛、顽固难治、易耗正气、蓄毒不解、流窜扩散、易生他邪的特点。“传舍”始于《内经》,“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之不去,传舍于胃肠”,张健等[9]将“传舍”理论引入肿瘤领域,用之解释肿瘤转移,并指出肿瘤之“传舍”乃肿瘤发生发展中一个连续的过程,“传”是“癌毒”由原发部位向他处扩散,“舍”指“癌毒”留于一处,形成转移瘤,“传舍”病机为癌毒、正虚、血瘀、痰凝。经络-气街-四海通路、三焦-膜原-腠理通路、气-水通路是“癌毒”发生“传”的路径,正虚是“癌毒”“舍”于某处的重要因素,即所谓“正虚之处乃客邪之地”,不同原发部位的“癌毒”所偏“舍”之脏腑有所不同,此可归因于经络循行之联系、五行相生相克相侮之关系。

1.2 “癌毒传舍”新认识

依托前人理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刘华教授关于“癌毒传舍”的新认识有四:一是“癌毒”形成,亦可“禀自先天”,即胎儿孕育过程中可禀受父母“癌毒”之因,后受外因诱发形成“癌毒”,该认识符合部分肿瘤之遗传倾向与家族史之说;二是“传舍”内涵,不限于转移,经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瘤体完全“切除”或“消退”后,经久肿瘤复发,乃 “癌毒”残留体内,因正虚或外因诱发伺机再次肆虐,与转移之“舍”的不同,此“癌毒”所“舍”之处为原发部位,故“舍”当含肿瘤复发;三是“传”之通路,于此有众多观点,多归因于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调,乃生痰瘀之邪,“癌毒”可生痰瘀诸邪而又与其搏结,痰游走不定,因此 “癌毒”常与痰同时“传”,《丹溪心法》提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癌毒”与痰搏结后随之达全身各处;四是“舍”之部位,所“舍”之处,必有正虚,此外,所“舍”之处,“癌毒”常与瘀结,此因瘀常留着某处,固定不移。一言蔽之,癌毒挟“痰”裹“瘀”,因“痰”而易“传”,因“瘀”而易“舍”。

2 “癌毒传舍”之临床应用

2.1 扶正抗癌,防“传”拒“舍”

“癌毒”形成、“传舍”发生必现正虚,故防“癌毒传舍”首重固本扶正,一则扶正以“护场”[13]防“癌毒”离原位而“传”,二则是扶正以安未受邪之地拒“癌毒”之“舍”。培正之法多种,依脏腑特性、虚损表现而择之。前已述肺癌“癌毒传舍”所涉正虚,防肺癌“癌毒传舍”之扶正法相应:益气养阴、健脾益肺、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代表方分别有沙参麦冬汤、补肺汤、归脾汤合肾气丸、八珍汤。

同时,培正尤重护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存之与否关乎预后。具体为:一,方中常佐淮山、大枣等养胃之品,缓和药性,防他药伤胃;二,抗癌中药往往药性寒凉、药力峻猛、易伤胃气,遂斟酌用量,既足以抑制“癌毒”,又免攻伐太过徒伤胃气;三,益精填髓之法常有大队滋补之品,故入助运之陈皮、山楂、神曲、麦芽,防滋腻碍胃之虑。

肺癌“传舍”不离 “癌毒”,故需直击“癌毒”,挫其猛势,常选用具有抗击“癌毒”功效的中药,此类中药或经长期临床实践被公认具有“抗癌”作用,或经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生长作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众多,临证应用时取决于脏腑的特性、症状寒热温凉的偏胜、药物性味归经等。常用药物如半枝莲、蛇舌草、猫爪草、夏枯草、藤梨根、蚤休、山慈菇等,又据“癌毒”蓄毒不解的特点,可选用虫类药,以搜剔经络中潜藏之“癌毒”,如全蝎、蜈蚣、僵蚕、土鳖虫。

2.2 脾肾互赞,先后相资

“癌毒”作祟,亦“禀自先天”,既涉先天,则归于肾,脾肾互赞出自《医宗必读》“二脏为生人之根本……二脏有相赞之功能”,强调二脏辅佐、协同之关系[14]。治疗上则体现为脾肾双补,充先天,滋后天,前述扶正诸法,健脾补肾尤为重要,脾肾亏损之前,补肾健脾以治未病,脾肾亏损已现,则补肾健脾以救于危亡之时,轻则补脾益肾,重则需补肾益精填髓,方如归脾汤合肾气丸,药选鹿角霜、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山茱萸、党参、枸杞等。

2.3 或化或消,以祛他邪

“癌毒”为患,既易生他邪,又可与他邪互结,如痰、瘀、湿、热等,“癌毒”与他邪互结之后愈猖狂难解,更易“传舍”,前述“癌毒”之“传”易与痰邪互结,而“癌毒”之“舍”常与瘀互结,痰瘀之邪贯穿“传舍”之始终,故尤需辅以化痰、祛瘀之法,使旁邪得消,“癌毒”则孤;此外,血瘀、痰凝可致相关症状,如血瘀之症见夜间刺痛,痰饮停肺致胸满咳痰,化痰祛瘀既助防“癌毒传舍”,又为减轻症状之治标之法;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蒌贝二陈汤等;及至结节肿块已成,则加夏枯草、玄参、猫爪草等软坚散结之品。

2.4 病证结合,中西相辅,诸法相成

“传舍”理论应用当重在中西治疗结合,辨病辨证并举,扶正祛邪同用。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即考虑患者经何种西医治疗,不同治疗手段下中医治疗的倾向不同,如患者经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此时历经攻伐,“癌毒”之势稍缓,“传”之趋向稍弱,而易“舍”于原处潜伏蓄养,宜鼓舞正气,以遏制“癌毒”再发之势;二,辨病辨证并举,临床需病证互参,辨病则辨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不同,辨证则辨痰瘀虚毒之偏重,并总结病证之间联系,鳞癌多阴虚、痰热;腺癌多气虚、多痰湿,小细胞肺癌凶猛之势难遏,最易“传舍”;三,扶正祛邪同用,晚期肺癌“癌毒”难求尽除,此时纵观全局,一味攻伐则“癌毒”未除而正气已殒,实为得不偿失之举,当以延长生存期、减轻症状为目的,“带瘤生存”,未为不可,故宜针对具体病例综合应用上述诸法,扶正兼以祛邪,固摄又加消散,融扶正、祛邪、“抗癌”诸法于一方,则扶正而无“留寇”之患、抗“癌毒”而无损正之忧,达“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之境。

3 病案举隅

患者施某,67岁,2015年6月5日首诊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外院确诊为左肺鳞癌并肺内纵隔淋巴结转移,已行化疗4个周期,后复查示病灶较前缩小,因难以耐受化疗毒副作用,转行放疗13次,因放射性肺炎,患者未完成放疗计划,1个月后复查CT病灶未见明显缩小,患者遂寻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症见:咳嗽,干咳为主,无咳血,胸闷,活动后气促,纳食可,夜寐欠安,二便调。舌红边有瘀斑,苔薄少津,脉细弦。辨为气阴两虚、瘀毒互结证,治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方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处方:北沙参15 g,麦冬15 g,桑白皮15 g,玉竹10 g,天花粉10 g,太子参20 g,醋五味子10 g,黄芪20 g,酸枣仁30 g,桔梗10 g,黄芩10 g,首乌藤15 g,蛇舌草15 g,猫爪草15 g,山慈菇10 g,红景天10 g,甘草5 g。15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服后患者咳嗽较前缓解,夜寐安,复诊遂守前方去酸枣仁、首乌藤、黄芩,此后根据患者症状加减化裁,半年后CT复查示病情稳定。

2016年7月6日三诊,行CT示肺内原发病灶较化疗后缩小,未发现肺内及其他部位新发转移灶,症见:偶咳嗽,活动后稍胸闷气促,偶有胸部牵掣痛,纳寐正常,二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辨为瘀毒互结证,治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当归10 g,生地10 g,桃仁10 g,红花5 g,赤芍10 g,枳壳10 g,柴胡10 g,川芎10 g,桔梗10 g,过山龙5 g,穿破石10 g,红景天10 g,郁金10 g,丹参10 g,首乌藤15 g,柏子仁10 g,蛇舌草15 g,藤梨根15 g,大枣5 g,甘草5 g。15剂,煎服法同前;15剂服完患者胸痛明显缓解,后患者仍继续服用中药,频率改为服用5天停服2天。

2016年11月2日四诊,症见:稍活动后气促,偶咳嗽咳痰,余无特殊不适,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辨为肺脾气虚、癌毒余存证,治以健脾益肺、扶正抗瘤,方用补肺汤加减,处方:党参15 g,黄芪20 g,五味子5 g,熟地10 g,紫菀10 g,白术10 g,款冬花10 g,藤梨根15 g,红景天10 g,穿破石10 g,过山龙5 g,猫爪草15 g,山慈菇10 g,蛇舌草15 g,半枝莲15 g,桔梗5 g,重楼10 g,大枣5 g,甘草5 g。15剂,煎服法同前。患者至今仍持续服用中药,每半年复查CT,肿瘤未见明显复发转移,随访至2021年3月17日,患者仍带瘤生存,生活质量良好。

按:患者初诊时,经放化疗攻伐,“癌毒传舍”之势虽缓,而机体之正气亦损,气阴尤亏,遂以益气养阴之沙参麦冬汤而防“传”拒“舍”为主;后经中药固本,症状改善,而肺内仍有病灶,“癌毒”留存体内,易与瘀结,参其舌脉,微现瘀象,遂以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防“癌毒”与瘀互结后肆虐横行而“舍”于原处至复发为主,加丹参、郁金以加重化瘀散结之力,更加入过山龙、穿破石以搜剔潜藏之“癌毒”;及至后期,历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治法,此时“癌毒”于体内潜伏蓄养,正气与“癌毒”交争,遂治以健脾益肺、扶正抗瘤,健脾益肺以固正气,抗癌散结以攻“癌毒”,双管齐下,使机体处于平衡状态,正气充盈,“癌毒”无“传舍”之机,即达到“平和”之目的,患者或可长期“带瘤生存”。

此乃 “癌毒传舍”理论运用于防治肺癌复发转移之典型案例,扶正之法突显于首尾两方,一重益气养阴,一重健脾益肺,均入“抗癌”之品,均为扶正抗癌、防“传”拒“舍”之具体治法;病程之中以活血化瘀之法除“癌毒”痼结之帮凶;三方均入枣、草,量缓而效佳,固护胃气贯穿始终。

4 结语

“癌毒传舍”理论认识肿瘤复发转移具有中医特色,刘华教授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癌毒”形成有先天因素,“传舍”内涵当含肿瘤复发,癌毒之“传”易与痰互结,“舍”常与瘀共存,这给“癌毒传舍”理论带来新视角,具体应用于防治肺癌复发转移。刘华教授指出宏观上需重视辨病辨证、中西医结合,并提出扶正抗癌、化痰消瘀、健脾补肾的具体治法,于临床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可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扶正抗癌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小巷中的“抗癌厨房”
健脾扶正法治疗和护理2型糖尿病合并卵巢癌疗效研究
阎维文 陪妻抗癌30年
画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