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庆,陶 婕,赵建玲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近年来,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践行“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新的期待,“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突出思想道德的培育应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志愿服务应以此为根本,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深化志愿服务改革,久久为功,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1]。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应对志愿服务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更应注重在实践中促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赢”才能使志愿服务道路走得更稳、更宽、更远。
自1993年团中央在高校开展大规模“学雷锋”活动以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探讨从未中断过。20余年来,涉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学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可归纳为: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如林彩燕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服务内容、服务时间表与服务空间三方面存在着供需矛盾以及服务单一与形式主义两个突出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制度化既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的基本对策[2]。二是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存在的原因。如卓高生和易招娣认为,单向度的志愿精神理解、形式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够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是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3]。三是梳理志愿服务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历程。如曾雅丽对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进行详细的比较,归纳出制度化和专业化两大发展趋势[4]。四是关于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和思路的研究。如葛阳阳和陆岩认为,通过扩展内容、提升能力、端正动机、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及加大支持力度五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何谓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同的学者对其理解和界定也是不同的。如孟珍伟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思想品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依托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向关注对象奉献自己的公益活动。”[5]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除了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等一般志愿服务特点外,还具有服务目的的导向性和服务手段的专业性等。结合高校育人的实际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应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从自身的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出发,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但是,从实际来看,无论是学界的研究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都是侧重于通过志愿服务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弘扬“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而对如何实现“互助、进步”,以及如何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来促进自我成长,却常常被忽视。本文基于主客互动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驱力,探讨如何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动力机制。
1.与共同工作者的关系
将表述同一程度的两个陈述(“您与同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其他成员相处融洽”和“在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您与其他成员会互相帮助、学习”)的结果除去异常值,相加后取平均数进入分析模型。
2.志愿服务组织的存在
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的存在非常有必要”这一问题进行编码,并保证数值大小与情感趋向相同,剔除异常值进入分析模型。
3.志愿服务的外显作用和内化作用
外显作用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功能,提升道德修养、提高社会责任感、丰富课余生活和提高实践能力。内化作用是和专业性相关的深层功能,即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
4.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
从成效、获得感和成就感三个维度测量服务者对志愿服务的评价,明确各维度的编码方式、感情趋向相同,相加后取平均数进入分析模型。
5.激励机制
围绕组织者是否建立志愿者奖励机制、激励的类型及服务者对其认知和评价进行测量,将相关数据进入分析模型。
服务学习是源于美国的一种将社区服务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公民教育模式,具有全面优化教育成效、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等功能。它坚持学生、社区、高校互惠的育人理念,遵循服务与学习并重的育人方式,重视课程化的育人过程,其“根本特征是坚持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双向互惠”[6]。因此,探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关键在于服务者(大学生志愿者)与组织者、服务对象、共同工作者(队友)之间是如何互动的、如何看待彼此之间的互动以及服务者在互动过程中的自身感受如何。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组织者的存在影响服务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
假设2:与共同工作者关系影响服务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
假设3:与共同工作者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
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价值观内化、奉献社会、丰富人生阅历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蕴涵着大学生对人与社会的正确认知和主体的创造性,把大学生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联结在一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重在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因此,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的评价,需要将大学生自身成长融入衡量标准之中,区分传统意义上提高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的外显作用与新时代意义上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成长的内化作用,真正实现志愿精神从“奉献”走向“进步”,进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基于对新时代志愿精神的深入理解,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志愿服务的外显作用和内化作用均影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
假设5:志愿服务的外显作用和内化作用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关系。
假设6:激励机制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意愿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关系。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和修订,采纳已有学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操作化的部分项目,增加多个感受与评价指标。本次调查选取Z高校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有效问卷388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97%。样本的基本情况: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占48.45%,女性占51.55%;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占23.26%,非中共党员占76.74%;从教育程度来看,本科生占81.96%(一年级占22.42%、二年级占10.57%、三年级占23.71%和四年级占25.26%),硕士生占17.53%,博士生占0.52%;从学科性质来看,理工类占36.95%,人文类占20.16%,社科类占40.57%,艺术类占2.33%。运用Stata1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1可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团队人数相对较多,83.2%的被调查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团队人数在6人及以上。另外,从表2可知,针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团队成员构成这一问题调查,88.11%的被调查者所给的答案是大学生志愿者。因此,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与组织者、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外,还要与年龄相仿且接受高等教育的同辈群体进行互动,而且后者的互动对大学生是否愿意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表1 所参与志愿服务团队中志愿者的人数
表2 所参与志愿服务团队中志愿者的构成
从表3可知,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学科类别后,共同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志愿服务自我评价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共同工作者之间相处融洽,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帮助,提升自我。这样的互动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对志愿服务积极的主观评价,与共同工作者关系越和睦,互助进步的提升空间越大,越觉得志愿服务成效显著,大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也会越强烈。因此,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共同工作者友好相处、有效沟通、互利互补,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实践体验更加深刻,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大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
表3 共同工作者、组织者与自我评价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者类型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剔除异常值,分别有388个和372个有效调查数据可以反映组织群体的基本情况,具体见表4、表5。
表4 所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型
表5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渠道
从表4可知,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类型主要集中在弱势群体帮扶、社区建设、环保节能宣传和大型赛事会议服务,分别占29.64%、26.03%、19.59%和16.75%,四种类型总计占比高达92.01%。从表5可知,大学生志愿服务渠道主要为自己联系,所占比为43.82%;团学自治组织占比为31.72%,学校统一组织占比为14.78%。另外,从表3可知,在控制了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学科类别四个变量后,组织者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自我评价呈正相关,即志愿服务组织者的存在会直接且积极地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组织者在前期准备、秩序维持和活动期间的带领陪同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保障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因此,在此过程中,工作者与组织者形成良性的互动环境,促进工作者自身成长,有利于提高工作者对活动本身的价值的认可。
传统观念下认为,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新时代下,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抽离,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自愿参与向社会无偿提供服务,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因此,将传统认知中关于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视为外显作用,而将新时代下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视为大学生内化作用,然后将二者分别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知,控制了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学科类别四个客观变量的前提下,志愿服务的外显作用与自我评价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从p值看,内化作用与自我评价则没有直接呈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关系。也就是说,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相比,传统意义上对社会贡献的认知更能让大学生明确志愿服务符合自我提升需求。但是,当内化作用单独与自我评价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二者在99%的置信水平下呈现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长期以来强调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外显作用已经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而专业知识技能提升的内化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6 志愿服务外显和内化作用分别与自我评价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内化作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笔者在控制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和学科类别四个变量基础上,对内化作用和外显作用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从p值看,在99%的置信水平下,志愿服务的内化作用与外显作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为正相关。也就是说,内化作用可以有效推动外显作用的发挥,二者相辅相成。大学生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精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无偿的公益服务,在解决服务对象现实问题的同时,又能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发展和个人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因此,将专业性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志愿精神和高校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内化与传递。正如万坤利和张晓红所述:“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志愿服务的接力式发展。”[7]
表7 志愿服务内化作用与外显作用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志愿者精神蕴含的自我奉献意义,在新时代演化成为大学生心中道德呼唤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志愿服务不是一味给予,也包括服务过程中的自我成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是价值判断到价值选择的转变。客观存在的规则是否影响实际选择,对建立奖励机制的不同态度是否会影响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运用列联分析和卡方检验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如表8、表9。
表8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对象会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灵活选择是否参与,其中28.27%的人非常愿意参加任何形式的活动。整体来看,大学生自主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较为强烈。由表9可知,有328名学生认为应该建立奖励机制,总体希望在自愿服务的前提下得到相应的激励。无论调查对象选择何种参与意向,68.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志愿服务需要精神层面的奖励。通过卡方检验,Pr值为0.043且小于0.05,表明置信水平95%的条件下,大学生对奖励机制的态度与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之间关系显著。针对激励方式,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是大学生志愿者期待得到的回报,精神奖励次之,物质奖励吸引力较弱。选择“非常愿意”和“基本愿意”的调查对象,与物质奖励对比,更倾向于不设置奖励。服务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既要展示自己才华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也要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对道德呼唤的回应,更是提高自我素养和能力的实际需求。
表8 激励机制与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相关性的交互统计
表9 激励机制与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相关性的卡方检验
四、结论与思考
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服务者与组织者、服务对象、共同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与服务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自我评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呈现积极正向相关性。志愿服务的外显作用和内化作用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且外显和内化作用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正向关系。外在的激励机制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意愿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呈现正向相关性。
纵观研究的假设检验结果,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意愿的因素既包括外在的客观环境,也包括服务者自身主观感受,尤其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既要提倡“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理念,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责,更应该让大学生明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锻炼自己,促进自身成长成才。高校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通过挖掘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引导大学生实践,促进大学生成长,进而培育有知识、有理想、有担当新时代青年。
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者深入基层、走向社会、体验生活,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生活阅历,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8],但实际中,服务者的专业知识技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致使服务者在志愿服务参与过程中的动力不足。因此,通过创造更加广阔精准的志愿服务平台,营造新型志愿精神价值定位的社会氛围,结合新时代服务者对志愿服务中付出与回报的交互导向,在志愿服务的前期、中期、后期明确工作任务,在促进服务者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
1.志愿服务前期:招募筛选,分工匹配
为了体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色,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的优势,促进服务者与组织者、服务对象、共同工作者建立高效、友好的合作关系,提升服务者的自我道德修养与专业素养。招募团队工作者时不可随意选择,应按照工作内容和性质分工,同时规划岗位设定,提前确定服务者的条件,明确岗位角色。根据服务者专业背景配置工作任务,实现服务者与工作需求最佳匹配的终极目标。
2.志愿服务中期:观察评估,及时督导
相对于服务者而言,组织者除了需要完成分配的任务外,也要保障服务活动有序地开展,确保服务质量。组织者不但要做好志愿服务前期的联络、服务者的招募和培训,而且在整个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好督导工作,确保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针对服务者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者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其成长发展。
3.志愿服务后期:重视反思,考核激励
“服务学习”支持学生、教师和社区共同设计服务项目,通过设置反思环节,促进志愿服务发挥参与者的能动性,重视反思要素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价值,帮助高校将专业知识内容投射到现实情境中,洞察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源,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另外,根据参与者的实际表现,设立系统性绩效考核评价,定期组织表彰,分享经验成果,给予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