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芳
(1.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2.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计划财政局,福建 厦门 361006)
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1],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近年来,厦门在落实中央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多举并施。其中,发展“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三高”企业便是一项重要举措。
“三高”企业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据高端和主导地位,是厦门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十三五”收官之际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如何更有力地壮大发展三高企业,通过深层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升级引擎动力,从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厦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当前形势下,梳理厦门市创新能力现状,发现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结合厦门市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从而推动“三高”企业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不仅对引领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科研,培育创新氛围,提高创新指数,创新能力建设取得实效,为“三高”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厦门的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117.66亿元增至2018年的155.24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也是逐年提高。具体而言,基础研究经费占R&D 经费比重由2016年的2.08%提高到2018年的4.78%。另一方面,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减,由2016年的21.27亿元增至2019年的38.43亿元,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见表1)。
表1 2016—2019年厦门市科研投入情况表
厦门的科技成果数量逐年增长。一方面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从总量上看国内专利授权量增长近一倍,由2016年的12109件增至2019年的230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16年的2028件增至2019年的2672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由2016年的229件增至2019年的1958件;从人均来看,厦门市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也是稳步增加,由2016年的18.6件提高到2019年的31.8件。另一方面科技成果交易活跃,新登记科技成果数量从2016年的370项增至2018年的532项,2019年有所回落;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16年的45.16亿元增至2019年的92.53亿元(见表2)。
表2 2016—2019年厦门市科技成果情况表
厦门的创新载体建设逐步拓展。一方面创新孵化载体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从2016年的13个翻倍增长至2019年的31个,2019年众创空间达225家(国家级33家、省级86家),累计孵化初创企业超过8700家。另一方面顶级科研载体数量增长,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由2016年的81家增至2019年的14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2016年的114家增至2019年的128家,企业技术中心由2016年的135家增至2019年的17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由2016年的25家增至2019年的28家(见表3)。
表3 2016—2019年厦门市创新载体情况表
厦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从数量上看,厦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1225家增至2019年的1928家;从创造的价值看,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由2016年的3429.70亿元增至2019年的4866.3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65.31%提高到69.73%,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900.62亿元增至2019年的1205.5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59.43%提高到67.13%,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见表4)。
表4 2016—2019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情况表
近年来,厦门以“做强做大‘三高’企业,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线,出政策、优服务,重人才、促对接,切实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培育“三高”企业2503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7969.47亿元,增长5.5%,贡献税收247.17亿元,成为厦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厦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出台系列政策。实施厦门自创片区《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火炬高新区为核心,深入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改革举措,创新事项加速生成、试行与复制推广,2018年福厦泉自创区考核评估中厦门片区居全省首位。启动“三高”企业倍增行动,发布“‘三高’企业倍增21条”等系列措施,出台“做强做大‘三高’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推出“前瞻引领、突破跨越、服务支撑、合作转化”以及未来产业培育工程、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等“四大计划、十项工程”,提出科技投入、资源共享、容错试错等八项保障机制。出台《厦门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升级企业研发费用补助、国家项目配套奖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奖励等政策,进一步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出台《厦门市科技信贷及保险扶持管理办法》,强化金融扶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补齐对顶尖人才、毕业生以及社会事业人才的扶持。出台《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研发自主权,激励创新创业创造热情。修订出台《厦门市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办法》,升级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
厦门持续优化服务,加强扶持力度。分行业、分区域、分层级建立领导挂钩服务企业机制,实现每家“三高”企业挂钩一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精准提供“六必访”服务,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在厦深耕发展信心。组织召开季度企业家恳谈会,打造“三高”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推送、诉求收集处理反馈、经营异动监测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健全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的“全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加力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梯次升级发展。2019年新入库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143家,占全省50%。强化惠企政策落实落地,针对“‘三高’企业倍增21条”逐条编制办事指南,便利企业享受政策。深入“放管服”改革,精简政策兑现手续,以企业信用为依据推出研发费用补助政策“无须申报、直接兑现”试点。
深入实施科技智力支撑工程,出台相关政策,抢抓第一资源,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实施“千人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双百计划”为重点,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力集聚高层次、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优质团队项目落地。创立全省首家“外国人才服务站”,为在厦就业创业外国人才提供创业就业辅导、技术合作、资源对接等“一条龙”服务。贯彻落实《厦门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健全“平台制”与“下派制”科技特派员的选派、管理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增添新活力。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启动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工作,持续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导航工程,构建知识产权强企体系。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2019年全市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达122家,完善创业孵化链条,2019年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38家(国家级7家)。升级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政策,调整补助比例。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成果产业化、国际市场认证等项目。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组织常态化技术需求对接会,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促成院企有效项目对接。大力发展网上技术交易,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厦门)示范基地——“科易网”网上技术交易平台2019年新签约落地项目1333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2亿元;累计实现网上签约项目9742项、技术交易额61.42亿元。
尽管厦门在发展“三高”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但当前“三高”企业在创新方面仍存在以下短板及问题:
2019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有372家,占规上制造业企业的比重仅为17.6%,在发展高端制造业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同类城市相比,厦门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大部分产业分布零散,关联度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产业上下游配套不足,企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较低。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来看,尽管这两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速较快,但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占比上提升幅度不高,拉动作用较为有限,高端产业链条有待完善,须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优化产业结构。
2019年开展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921家,仅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39.9%,相当部分规上工业企业未开展研发活动。部分企业创新投入意愿不强,缺乏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科技型龙头企业不多,缺乏类似深圳华为、杭州阿里巴巴、珠海格力的本土名牌企业。中美贸易战拉开序幕以来,部分企业核心技术受到影响,部分外向型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营收降低等情况,化解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明确,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有潜力可挖。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厦门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但科技成果总体质量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2017年全市规上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中,已实施的有效发明专利仅占56.8%[2]。高校院所、应用型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整体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囿于思维局限和监管要求,高校院所缺乏有效激励研究人员的动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性尝试不多、效果不明显,未形成科研院所同企业发展协同互利的良性互动。
与其他副省级城市对比,厦门房价居高而薪资居中[3],使得人才环境配套欠佳,不利于吸引产业人才,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高精尖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中层骨干人才缺口较大,人才留厦意愿不高。近年来,人才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人才政策层次不断丰富,但存在政策出台杂、执行部门多、不够系统、缺乏重点等方面问题。2019年,厦门出台的“三高”企业人才用房新政一定程度上受到欢迎,但在骨干人才与核心员工的子女就学方面仍缺乏明确优惠政策。此外,企业用地紧张,拿地成本太高,用工成本高也制约了投资生产的扩展。各方面因素制约,使得城市创新的品牌不够彰显,未形成洼地效应,不利于资源集聚。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十三五的收官之际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环境下,厦门要从创新入手,激发“三高”企业活力,挖掘企业潜能,升级引擎动力,吸引优质创新资源,培育良好创新环境,从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为厦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厦门市经济总量小、腹地狭小、市场不大,在规模经济上比较优势弱[4],要力促“三高”企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进一步发力,营造创新开拓的氛围。在当前法治时代,首当其冲的就是创新立法[5]。一是要梳理现有地方性法规,结合厦门经济特区的特点形成完整的创新法律体系,“把已经出台的大方针政策,加以法制化”[6],对于发布时间较早的《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规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对于缺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上位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要补充完善,从立法层面强化创新高度。二是要在立法及修订的同时融入创新思维,例如针对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鼓励“先赋权后转化”“先转化后奖励”多种制度相结合的思路,打破思维边界,提供法律保护,营造创新氛围,促进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根据《著作权法》《专利法》等上位法修订思路,结合中美贸易协定中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等规定,尽快完善地方性立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与海外维权援助力度,加快设立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专门机构、维权援助机构、专利快速审查机构等,为创新性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需要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厦门市近年来重视产业发展,提出大力发展12条千亿产业链,也提出了发展未来产业等工作思路。但囿于资源的有限性,对于新产业的扶持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可行的做法是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根据厦门现有资源禀赋优势选取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一至两个重点未来产业,集中资源倾力打造,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对于重点未来产业的打造:一是对新招引的“三高”企业要立足“优而精”,在考核上以单位面积产出量为主要指标,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管理,“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将真正优质企业引进并留下。二是实行“一业一策”,对于重点未来产业制定有针对性、有前瞻性、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区别于其他普惠性政策,真正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做到精准有效扶持,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能发展较快,但支撑带动作用不足,旧动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7],现有产业仍将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技术是动能转换的“引爆点”,要充分鼓励存量“三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一是要围绕现有的机械、电子两大支柱产业,放眼高端制造,掌握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推动传统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中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转变,启动大数据试点示范和“互联网+”等重点工程,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二是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引导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有效集聚,以智能化为抓手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实现新旧产能的空间置换,建立创新市场导向机制[8],推动市场终端带动,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作用,发展消费品工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技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驱动力量[9],在加大科技创新培育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要解放思想观念,做活创新资源,做优创新生态。一是创新试点,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通过打破体制界限试点激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二是设立协同创新委员会等专门机构[10],对产学协同创新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协同创新委员会应以高技术企业与高校为核心,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及金融机构等作为主要参与方组建而成,共同致力于高技术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知识跨界流动。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科研设施和创新资源,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成果互惠。
厦门在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对国内外人才出台了诸多引进和奖励政策,但仍需解决人才政策松散问题,多层次促进人才吸引和培养。一是加强各类人才扶持政策的梳理整合,结合全市“三高”企业人才现状和诉求,进一步整合各级各部门间的人才政策,合并重叠交叉的政策内容,剔除删减操作性不强的措施条款,精简完善政策认定条件与兑现程序,增强政策有效性,强化政策宣传与解读,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吸引人才。二是全面升级现有人才计划、人才平台,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形势,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需求目录,瞄准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缺口较大的行业和领域,增加资源加快吸引一大批技能人才、高端人才、前沿人才,通过市场信息引导促进人才培养、引进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化解人才供需矛盾。三是加强人才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加大教育扶持力度,通过教育资源吸引人才,完善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在职培训之间互为补充的职业教育资格体系,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本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家,培养一批“厦门工匠”。
对于目前厦门城市品牌印象主要集中在形象方面,不够突出“创新之城”,如另辟蹊径集中宣传创新特点,可增强城市吸引力。一是打造城市产业品牌,借鉴“云上贵州”等城市品牌宣传方式,集中力量打造产业亮点进行宣传,通过城市口碑效应扩大企业品牌抱团宣传,滚动推出厦门品牌名录,为企业打造促销平台,加大名牌产品的推介力度。二是鼓励企业发展品牌,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潜力的企业,引导企业重品质、提质量,着力打造品牌文化,努力促成一批根植型龙头企业和品牌的崛起[12],学习泉州打造“品牌之都”经验,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国内外展销,到外地开门店、推产品、创品牌。三是打造“诚信之城”,创新信用体系建设,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将信用文化贯穿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建立企业信用大数据中心,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开发企业扶持查重与执行系统,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 本部分内容的数据来源于厦门市统计局网站,表格均经笔者整理历年统计数据而制。
② 本部分内容整理自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