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视阈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1-03-25 17:4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政治

黄 祥

(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一直是理论界持续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面临社会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如何引导高校大学生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紧跟党和国家形势战胜困难和危机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情感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的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提倡将情感作为其教育的一种环节和要素,侧重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化作促进教学的动力,从而取得以情感人,以情达理的育人效果。因此,重新审视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分析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创新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则不失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种全新思维视角。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

何谓“情感”?《说文》中对“情”和“感”的解释为“情,人之阴气有欲者”;“感,动人心也”。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现代心理学则认为情感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们对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性的态度体验。简言之,情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是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反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谓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依靠情感互动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正向的情绪反应,从而促进教育双方在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共鸣,以致作用学生的思维,影响其观念。[2]

目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情感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组成部分的“内容说”。此观点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高校育人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知情意完整的人格,情感教育理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将情感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过程的“方法论”。此观点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热情,使其在愉悦的过程中快速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在综合这两种主要研究观点的基础上,笔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作如下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情感教育规律和方法,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创设教育情境,调控教育情感使教育客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使其发展积极情感,内化教育内容,提升精神情感境界,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它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综合作用的产物,强调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主观性情感体验,以情动情,以情达理,通过认知和情感的相互积极作用和转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真正的育人效果。

二、情感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伴随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一直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新时代下社会发展产生的种种新问题更加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目标中工具性大于目的性,忽视学生的情感接受

总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按目的划分可分为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重视个体价值存在,通过引导使个体精神需要得以满足,实现其向内的精神回归和自由全面发展。工具性价值则重视社会价值存在,从阶级属性出发引导个体以满足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具备目的性和工具性。理想状态是这两种属性能够统一,互为主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但现实中,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当二者出现矛盾时,从利益取舍角度,肯定以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为前提”。[3]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工具性过度追求,反而忽视了其目的性,则必然会间接造成了对教育客体人的自然属性的忽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采用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我说我的,你听你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接受程度却不被重视,长此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的实效也会大打折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不能仅仅只关注其工具性价值,还应该关注其道德情感、审美意识等意识形态之外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体味幸福,追寻更好的生活,探寻人生价值的意义。

(二)情感教育理论较为缺乏,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更新

如前文所述,情感教育的界定学者主要认为其是一种教育方法或是一种教育理论。但在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偏重前者,即教育主体往往方法意识较强,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或手段,但方法论意识较弱,忽视了情感教育理论性特征的研究和运用。首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不够宏观。教育主体往往只注重教育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手段发生直接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而没有从教育原则、范畴、理论体系的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将情感教育目标、内容、评估体系设置的更加完善。其次,就具体运用的情感方法而言,也仅仅是停留在以情育情,以情感人等类似的心理解读阶段,缺乏从哲学等更深层面的情感解读和方法的运用。诚然,从心理学角度解读情感的方法更易于操作和实践,但哲学层面的解读更加能体现其思想性和抽象性,更能反映教育的本真。最后,单一地关注情感的现实功能而忽视了其抽象价值,未能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联系和延伸。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仁爱、善、礼、义等伦理情感作为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通过情感内化达到修身治家平天下。因此,即便现代社会注重唯理智教育,但不应当遗忘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中所表达的对终级存在、终极解释、终极价值的渴望与关怀[4],情感的文化意义仍应具有其位置。

(三)教育具体实践过程中情感运用难以掌握合宜的度

在教育具体实践中,实施情感教育合宜的度的掌握是教育主客体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教育主体而言,一方面,学术界对情感教育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不够成熟;学生的情感本身也具有隐秘性的特点,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做到饱含深情且对情感运用收放自如、拿捏有度确实存在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教育主体自身具有人的自然属性,有自己的个性,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自身的情感需求和调控情感的能力也必然存在力所不及之处。就教育客体而言,近些年来,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断优化升级,其中对教育客体的尊重和包容也越来越成为共识,教育客体的诉求不断被关注,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不断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教育客体的个体本位意识和功利的情感价值取向则不容小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范围标准是什么,其情感诉求的合宜性标准是什么,等等,都是教育客体无法逃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建立在教育理念上的价值认知与具体的教育实践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运用适度原则,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分寸是教育主客体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四)教育环境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和提升

环境塑造人,它能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熏陶人、教育人,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质言之,某种意义上教育的环境直接影响着高校德育的实效。但目前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教学环境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暂且不论整个社会环境功利主义盛行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单从校园内部环境来分析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校园管理模式不够人性化,校园活动开展缺乏人文主义色彩,过于注重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忽视内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问题在部分高校仍较为突出,学术界关于学科教育环境相关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类似的种种教育环境问题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情感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运用。

三、情感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一)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唯理智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习惯的深入影响,我们将培养对社会、对整体“有用的人”长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无可厚非,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正是需要教育为其培养一代代“有用的人”才能不断得以实现。但如果仅仅是将此作为教育目标或者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则势必会造成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成了目的实现过程中的拦路石,从而引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矛盾,这恰恰也是当前社会情感淡漠、物化现象较为严重的重要原因。“有用”并不一定幸福和快乐,“有用”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实现人生存在意义的唯一方式。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最终走向,二者不应相互对立,而应相互融合,互为主次。因此,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个体性和“有用性”作为共同的教育培养目标,引导、帮助学生从人本身出发,找寻人生的意义,而不是仅仅简单地为他们制定人生的目标,规划好框架准则、评价标准,贴上“有用的人”的标签。实现目标设定中人之为人的目的性与有用的人这一工具性的统一才是提升高校情感教育感染力最佳路径,是重视价值、理解情感意义的真正体现。

(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共情技能

共情又称同理心,来源于心理学研究理论,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共情手法是教育理论内化的必要条件。在教育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共情能够直接帮助教育者快速了解和掌握学生价值判断的动机以及相关的依据,同时也能够直接帮助教育者判断学生幸福与否,从而帮助教育者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此外,当教学互动双方同时达到共情状态时,能够激励学生发生态度转变,从而易于赢得其尊重和赞许,自觉地内化教育者的价值引导,提升教育的实效。因此,必须提升教育队伍的共情技能,增加相关共情知识和方法的研讨和培训。高校教师主体应主动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运用共情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设身处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真诚地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沟通过程中,做到努力倾听,积极引导,精准施策。最终达到共情——共识——共鸣的境界,构建新型师生互动关系。

(三)遵从内心良知,合理把握教育过程中情感调控的力度

如前文所述,情感教育过程中度的掌握十分困难,教育客体极容易受自我意识的影响而导致情感诉求不断提升以至于不合宜。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清楚认识到情感教育所能包容的个体性的限度,它不是某一个个体的专属的教育,它是服务于整个青年学生群体的社会性教育,不会无限度满足某个个体的私利,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不允许超越整体的特殊个体存在。正如尼采所言:“一个生命,只有在一定范围之内才能健康、强壮和多产;如果不能给自己划出一个范围,或是太自私了而不能为他人的见解放弃自己的见解,它就会夭折。”[5]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学会合理调控学生的情感诉求,引导学生以基本的良知为精神提升的最高向导。引导学生在良知的指引下认识自己,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自觉进行价值选择,而不是代其做出选择,这样学生自身可能更加容易接受和内化,直至逐渐形成坚定的信仰和自觉的行为规范,从而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四)以境寓情,优化校园教育环境,增强情感教育隐性感染力

校园环境是高校情感教育的无声素材和隐性帮手,发挥好其功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因此,首先,要加强校园物质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尤其要努力营造人文情感氛围。深入发掘校园内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建立健全相关校园文化环境管理制度。其次,不断开展富有人文精神内涵的文化活动,发挥美学育人功能,让学生通过高雅文化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加深情感熏陶和体悟,从而加速其内化教育价值理念,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最后,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和治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努力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生态,要贴近学生网络生活实际,提升网络和新媒体育人技术,积极深挖网络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素材,占领网络情感教育主阵地,不断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情感教育的内容,努力发挥网络情感教育育人功能,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情感教育和线下情感教育的育人合力。

总之,以学生为本,回归人的存在本身已然成为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如何将学生个体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进行统一,充分运用情感教育回应学生的情感诉求和价值关怀,以增强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则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不断进行研究和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