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雷雷,张 洋,徐 俊
(1.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新时代“五位一体”总布局具体实践中更加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线。“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追求的内在基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科学内涵,这一理论通过具体的实践路径,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整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产生自百年未有大变局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需要,是在新情况新变化下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根本价值立场的守正创新;形成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运动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植根在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厚重土壤,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传统社会治国理政思想的创新发展。
历史上形成的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关注其背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价值立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解决了“依靠谁”这个问题,揭示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力量;说明了“为了谁”这个问题,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和谐共享的“联合体”而奋斗。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写上了“以人民为中心”。首先,“现实的人”是出发点。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思考与“抽象的人性论”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在现实运动中考察人,具体的历史的看待人的发展,认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这说明人只能是来自于现实的并且不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现实的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代表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且能够依据需要而从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更大范围的认识世界并能动的改造世界,这是人的“类本质”。马克思把社会关系复杂变化中“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发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真正发展规律的出发点。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马克思在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中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发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科学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是一部“精神发展史”而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劳动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前进不是依靠虚无的“上帝神力”,也不是依靠少数的“英雄人物”,而是依靠马克思口中的多数的“人民群众”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推动的。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人民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应该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最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其价值旨归又强调回归“现实的人”,使每个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美好的生活状态,全面拥有劳动给自己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都能够在一定的发展规律内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守正与创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组织路线相统一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群众路线思想和实践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毛泽东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指出,“革命战争”归根到底是“群众的战争”,革命要想取得彻底地成功就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团结千百万人民群众于我们的周围。[3]同时毛泽东特别注重在实践中把群众工作理念转变为群众工作方法。他提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群众关心的问题无论大事或小事,政治问题或生活问题都应该引起极大重视,对于群众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做群众工作必须立足于实际,深入群众生活。毛泽东在十几年的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总结中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把“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指出:“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传家宝”具有“守正”和“创新”的双重含义,继承发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善于利用“群众路线”的作用,努力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如果党的正确主张不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无疑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对此,江泽民提倡要重视、充分了解和全面掌握“群众路线”,任何时期都很有必要地去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的相关思想,把这一路线当作做好一切工作的“诀窍”。胡锦涛在新世纪新变化新发展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成为群众路线的集中凝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主线和实践遵循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了全方位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民本文化中对人民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经过历朝历代发展逐渐把这种经验认识上升为理论信条,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治国理念、理想人格、刑法律例等,给今天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价值涵养。一是敬民爱民的价值取向。传统社会民本主义里的“民为邦本”为我们今天巩固人民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智慧经验。道家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告诫国家的统治者要成为明君圣主,就应该在治国理政时做人民意志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不能以个人的意志来管邦理政,不能以自己的喜恶来制定或废弛法令。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社会政治思想,认为人民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应该把人民放在比君王更高的位置。荀子特别关注人民群体在国家社会治理中作用,他提出“君舟民水”,“舟”要行的远,就要保持“水”的态势稳,如果“水”的态势汹涌起伏,就会淹没前行的“舟”,揭示了统治者与民众的真实关系。二是重视民意的文化自觉。传统社会民本主义里的“敬天保民”为我们今天“以人民为中心”协调人、社会、自然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周武王告诫官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倾听人民的声音,就如同聆听上天的训诫一样,要把人民的意愿等同于上天的指示。中国古代“敬天保民”的执政观念对今天人类的协调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安民利民的实践方略。传统社会民本主义里的“利民为本”为我们今天制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根本目标提供了经验总结。面对人民最关心的“人口”、“土地”和“赋税”问题。一方面,统治者把“轻徭薄赋”定为基本国策。西汉初期,“三十而税”的社会现实已经超越了孟子曾经对“什一而税”的设想。唐代,国家采取了“四十税一”的租庸调田赋制度,有利于激发人民劳动热情,帮助百姓制产,改善生活状态。不仅如此,历朝历代都有过对人民让步的相关政策,正因为重视安民利民,依靠人民群众的巨大创造力,中国古代才能开创出众多璀璨的“盛世之治”。另一方面,“劝课农桑”亦是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要素。农业是传统社会里人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历朝历代都把“重农”看作稳固基业的根本。在当时,政府除了制定“轻徭薄赋”的政策,同时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农业的发展,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重视农业的生产规律,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人民维持家庭的生计。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利民政策作为封建社会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深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民本文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固根施肥,为今天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的智慧经验。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诉求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理论完整和逻辑自洽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真理性的先进发展理念,具有科学性的正确发展道路,具有时代性的普遍发展共识。
回答好发展为了谁,是对发展价值旨归的体现和进行谋篇布局首要考虑的问题。在马克思之前,研究发展问题的不乏其人,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都考察过或专门研究过社会发展的问题,但是他们都无法从根源上探究生产关系,以及合理解释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回归“现实的人”,其价值旨归就是使人在不断地发展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面对本国发展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统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特别重视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带领着人民进行反腐正风、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有力的彰显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强调:“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6]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明确领导就是服务的责任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来自人民,要由始至终权为民所用,手上拎着乌纱帽,心里要装着老百姓,把为老百姓的服务放在第一位,知道群众想在何处、急在哪里、需要什么,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给民便利、与民实惠、在发展中保障人民利益。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作风建设,培养视人民为父母的情怀,把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统一起来当做幸福,把人民的认可当做最大的政绩、最高的荣誉、最实在的奖励。
回答发展的动力问题贯穿我们党的所有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创新、确定前进路线、制定战略步骤、总结历史经验等,都无可避免的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7]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以来的艰苦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历经40多年的光辉历程,不到3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归根到底是依靠了人民群众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力量才能够实现,因而习近平把“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是站在时代高度上统一历史和现实,对发展动力问题最铿锵有力的回答。不去依靠人民,中华民族就不能从艰难站起来、到逐渐富起来、再到真正强起来;不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就不能团结人民群众于周围,激发人民强烈的发展愿望,凝聚人民强大的发展合力,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发展实践并取得伟大的发展成就。习近平强调:“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8]人民群众的智慧如大海,而我们党积累执政经验就好比在大海里游泳,如果总是站在岸上观望,只在脑子里想象这些动作,在地面上比划这些动作,这个动作即使做的再优美,再漂亮,也只是“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永远不会学到“中流击水”的高强本领。人民群众是“先生”,我们党是“学生”,想要获得真本领就要有立雪求道的执著和肘行膝步的虔诚拜人民为师,走群众路线,不断的向人民群众学习经验,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回答发展成果的归属问题,更强调了践行,是对发展为了人民的有力回应。习近平非常重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在多种场合不止一次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9]一方面,人民享有发展的成果具有全面性。一是主体全面,社会化的发展成果集中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而不是少数人占有。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内蕴着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无论是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尽管时代性质的不同决定其名称各不相同,但无可辩驳的是可以看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勇前进的目标。在迈向新时代的进程中,一些传统的发展模式显露弊端,而我们党始终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尤其十八大以来,用科学的“新发展理念”指导继续深化改革,在发展中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二是领域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遵循生产力的标准与人民利益的标准相统一,以实现富民;政治发展遵循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以实现为民;文化发展遵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以实现安民;社会发展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以实现惠民;生态文明发展遵循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相统一,以实现利民。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注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回首过去,人类历史上很多伟大发明都是劳动人民用无穷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许多太平盛世的开创都是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激发人民集体的创造力量去挖掘蕴藏在各个领域的巨大生产力。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推动作用。
发展标准由人民评判,是对发展规律深层次的认知,也是检验发展好坏的标尺。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10]我们的工作做得科学与否、实际与否、好坏与否,结论既不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猜测,也不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妄论,而是由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评判的。人民满意是我们自信的源泉,人民不满意,我们就会逐渐丧失可依靠的力量,最终丢掉自信。“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因而,我们党做任何工作,都要坚定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作为工作开展和评价的依据,把人民的认可当做最大的政绩、最高的荣誉、最实在的奖励。习近平曾讲过一个“郑九万现象”,指出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能准确称出党员干部的重量。“百姓谁不爱好官”,坚持以倾听“民声”察为政得失、以顺应“民意”定发展方向、以遵照“民愿”办工作实事,人民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标尺”。民声、民意、民愿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只有在工作中花大力气,把工作做扎实,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时刻保持“赶考”心态、“答卷”状态,才会得到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民声、民意、民愿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所以,习近平把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尺子”,使得一切工作不是只停留在嘴上的“功夫”,所有的实际工作,最终都会通过人民评判得以真正的检验。
高质量是发展鲜明的时代主题。今天,人民生活的新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的现实情况是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已经表明,人民的关注点和需求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强烈,并不是要求对局部的发展进行调整,而是呼吁整体的发展平衡和充分,高质量的发展要解决的也不仅仅是当前的问题,而是长远的发展规律的问题。高质量的生存生活环境需求、高质量的社会个人发展需求,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质量需求层次的上升,也是发展适应一定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一是高质量的发展体现了人民指向性。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体现了对人民的发展合意性的高度重视,重在解决“好坏”问题、“满意不满意”问题。发展的“初心”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力,以保障改善民生,给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好不好”作为发展的核心问题,集中体现了发展的价值目标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高质量的发展体现了发展全局性。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转变发展思维,创新发展理论,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和个人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的发展还表现在与非物质层面发展的统一。在新时代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富民、政治为民、文化安民、社会惠民、生态利民的美好需求。三是高质量的发展体现发展科学性。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变化,更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以人民为中心”初心的坚守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在发展的实践中坚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基础性的条件。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1]现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理论上已然是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根据这一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和人民的现实要求以及本身的结构和特点,更强调的是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问题。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员干部是关键,深刻理解“初心”和“使命”的关系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初心就是“造福于民”,从动荡离乱的年代,到艰辛探索岁月,再到繁荣安定的新时代,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最重要的就是团结了人民群众,依靠了人民群众,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初心”教育,目的就是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党员干部的初心越是坚定,对人民群众的工作才会更加真真切切和实实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在实践中贯彻的真正彻底。理论的创新和理论的践行具有内在统一性,但往往现实之中存在着个别党员干部人前说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后做着坚持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事情,这种情况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践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党在各个时期既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又重视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毛泽东思想”指导群众工作特别强调“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指导群众工作特别强调“领导就是服务”,习近平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做一切工作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既强调党员干部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又强调了党员干部的评价标准是人民,更加突出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牢记初心和践行使命的统一性。党员干部要把造福于民的初心转化为一切工作的实践遵循,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念、问计于民的工作方法、评判在民的工作标准,坚持以倾听“民声”察为政得失、以顺应“民意”定发展方向、以遵照“民愿”办工作实事,“人民”是党所有工作的“标尺”。只有把牢记初心和践行使命相统一,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制度建设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由理论向实践成功转化的保障,而制度教育是使制度建设的内容上升到普遍的观念形态和方法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制度建设作为社会实践生活的基本范式,对人民群众的利益管长远、管根本。制度建设是把思想里的、观念里的已经存在的内容通过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转化为各个领域政策上的具体要求,主要反映内容的实质。政策、制度、法规等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包含着该理论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精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创新理论带来制度和法规的创新,而只有把这一创新的理论融入到政策、制度和法规中,由抽象理性的认识层面转化为具体感性的实践,通过转化为党和国家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等,使其可操作、可遵循,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具体形式真正的贯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这一思想的内容实质,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要通过教育把制度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转化为人认知事物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指导。理论必须首先改变“人”才能改变社会,而改变人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转化为人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要使这一思想上升到观念形态和方法论的高度。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脑海里、经验上、口头上,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掌握其内容实质和思维方法,以具体可见的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建设中指导实践。只有通过解放思想和革新观念,进行“制度教育”,才能巩固理论成果、指导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观念变革的过程,观念变革能否成功关系到理论转化的实际成效。以制度建设作为长远和根本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对人民进行制度教育,是制度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制度教育能够优化社会环境,使人民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人类发展、个人成长的内在联系,自觉在实践中维护制度、遵守制度。
舆论引导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而网络治理是大数据时代舆论引导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舆论建设是各个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对于无产阶级而言,用科学的理论引导人民统一思想,激发人民创造精神,以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给资产阶级口中的共产主义“幽灵”指明了方向,凝聚了这如同“幽灵”一般的弱小力量,使这一“幽灵”成为改造世界的巨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科学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为那个时代的人民提供了奋斗的纲领。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引就没有全民族的凝聚力,就不会创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的两大奇迹。今天,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和国内矛盾叠加,与过去相比更是荆棘遍布、道阻且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要把理论同人民讲清楚,不把党的理论解释好、讲好、做好,就不能团结人民群众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周围。另一方面,互联网阵地成为开展群众工作,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途径。舆论引导的内容和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过程不断地积累和发展。在过去,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曾作为舆论引导的主要载体,但这些加起来也不会像今天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一样带来了信息多元多样、交汇交融、极速实效,社会思潮也因此更加交流交融交锋。网络弘扬正能量,就能给人民带来精神粮食,成为“蓄能池”;网络宣泄负能量,就会弱化正确的舆论引导,设置危险的道德陷阱,裹杂可怕的伤害行为,成为“沼泽地”,在看到创新群众意识形态工作难得机遇的同时不得不警惕相伴而生的威胁挑战。习近平强调:“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12]网络空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营造风清气爽的网络空间。一是加强网络法治化建设,打造一个服务人民的网络纯净空间。二是加强网络内容的管理,筛选能够满足人民对网络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标准、有高度、有层次的内容,以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三是加强网络文化自信,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网络的“头脑”,使网络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开步子,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民意好坏的“晴雨表”,社会团结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