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文化翻译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2021-03-25 13:19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长征外语课程思政

余 莉

(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相比较于其他专业,外语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所学语种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上,很容易出现“国外的教材成了最权威的教材,国外的方法被视为最科学的方法,英美等国家的课堂被理想化为外语学习最‘给力’的课堂”(彭龙,2017)[1]等问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倾向于目标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标准,导致学生与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疏离。因此,在外语专业教育中融入中国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目前国内外语专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文化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设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探索如何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道德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新任务。

“课程思政”对于外语专业而言尤其紧迫。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思政意识不强。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为教师本人的教育基础和经历所决定。外语专业教师在求学期间大多专注于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习得和提升;他们的学习经历决定了其在入职之后,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上。其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外语专业教师所查阅的参考资料也多为外文书刊和报纸,使得其关注点更多地停留在对象国,而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关注较少。再次,外语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国外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加之国外理论流派众多,难免受其浸润影响,因此,外语教师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角度比较多元,心态比较开放,思维比较发散,思政意识相对淡漠。

第二,课程设置缺少中国元素。“纯正外语”历来在外语专业备受青睐,同时,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生外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语言技能课占了大半壁江山,加上对象国的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学等专业课程,基本上不可能留有中国文化类课程。应该说,目前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所营造的专业学习环境从客观上加深了教师和学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疏离,促使学生更多关注对象国的国情与思想文化,因而在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上更容易趋向对象国。由于在课程设置方面已经表现出一边倒,在专业教育中便很难保持中外文化平等双向的状态,导致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对母语文化的自觉性。

第三,教材建设忽略中国故事。很多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描述的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中,都没有出现中国文化的字样。相应的,在外语专业的教材建设中,“原汁原味”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原版引进教材在外语专业的教材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即使在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中,对于所选外文材料,编者也会尽量保持其本来面貌,然而,任何思想观念的产生都离不开其所依托的社会文化,都会打上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教材是学生专业学习最重要的依据,学生会在反复研读教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对象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针对外语专业教育中思政元素的缺失现象,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做出了重要调整。其可以看作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办学的纲领性文件。以《指南》的“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为例,较之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增加了“能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表述。此外,还新增了包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三个部分的“培养规格”,在其中均可明确看到中国元素的凸显,如“素质要求”明确提出,外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中国情怀”;“知识要求”则包含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和“了解我国国情”;“能力要求”强调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此外,课程设置也有一个重要调整,《大纲》中作为选修课的“中国文化概要”在《指南》中已经被调整为专业核心课[3]。

从《指南》的新增内容和所做的调整中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外语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视。蒋洪新在介绍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编制理念时最先提到的就是立德树人,“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育改革的根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英语教育体系,探索英语类课程思政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举措,努力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蒋洪新,2019)[4]。

由此可见,文化自信乃是支撑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依归,因此,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理应以文化作为切入点,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翻译是外语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语言技能,因此红色文化翻译可以说是外语课程思政的最佳打开方式之一。

选择红色文化作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突破口,是基于红色文化的先进属性和丰富内涵。“中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同创造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它继承了中华文化最优秀的成长性因素,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整个中华文化的体系”(李娟,2014)[5]。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族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经受过红色文化洗礼的中国人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光辉事迹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成为激励青年努力学习,精忠报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不仅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高涨的革命热情和激昂的工作精神,而且也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1937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第一个星期就连续再版7次,销售10万册以上,吸引了大批西方进步人士投入到支援中国抗战的伟大事业当中,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先生评价说,《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一份历史记录,而且阐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6]。

红色文化借由《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影响有力的证明,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世界性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具有超越时空和种族的生命力。立足红色文化,开展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依托红色文化翻译的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就外语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言,翻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而翻译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学习便能实现,学生必须在学习翻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具有实际意义的翻译实践,方能认识翻译的实质,逐渐掌握翻译的精要。正因为此,项目教学法近年来受到高校不同专业教师的青睐。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社会为背景”的教学方法[7]。将红色文化翻译引入外语专业教育,通过精心设计的红色文化翻译项目,可以实现专业学习与情操陶冶的有机结合。

精读课是外语专业课时量最大的一门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精确理解,精准表达。为了保证学生的语言习得质量,精读课教材所选的课文基本还是以英语国家的原版作品为主,编者会兼顾到主题和文体的多样性。教师在这些课文的教授过程中通常也会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但总体而言,这种引入随机性比较大,多为碎片式的零星介绍,难以形成持续的引领力量。为了提高精读课的课程思政效果,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学习的有机统一,本研究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红色文化翻译引入精读教学,试图探索一种适合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四个“伟大远征”概括80年前那史诗般伟大壮举的意义,并要求全党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因此,在我校2020级英语专业一年级的精读课上,我们将思政教育的项目主题确定为“长征故事”,选用了1975年解放军文艺社出版的《回顾长征》。该书短小精悍,语言生动,真实再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艰难困苦和死亡威胁时所表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人民求解放的崇高理想、以及相互扶助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在教学中,研究将学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约5名同学,整个教学持续一个学期,共计16周,具体如下:

(1)第一周至第四周:长征故事的阅读。在该阶段,学生主要进行《回顾长征》的阅读与讨论,完成阅读任务后,要求学生从每个故事中提炼出20个长征故事关键词,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这些关键词的英文表达。例如,学生在阅读完《回顾长征故事》之后,提炼出了20个红色文化关键词,分别为:长征(the Long March)、红军(the Red Army)、共产主义运动(the Communist Movement)、土地革命(the Agrarian Revolution)、马列主义(Marxism-Leninism)、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n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中央(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民主革命(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阵地战(Positional Warfare)、运动战(Mobile Warfare)、游击战(Guerrilla)、意志坚定不移(Firm in Determination)、正确路线(Correct Line)、千苦万难(Numerous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正确主张(Correct Proposition)、乡村根据地(Rural Base Areas)、反封建斗争(Anti-feudal Struggle)、红四方面军(the Fourth Front Army)、雪山草地(the Snowcovered Mountains and the Marshlands)、毛主席(Chairman Mao)。学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掌握了21个红色故事所涵盖的420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为接下来要进行的翻译及剧本撰写奠定了基础。

(2)第五周至第八周:长征故事的英文翻译。在该阶段,每个小组挑选3个长征小故事,翻译为英语。该阶段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常用的汉英翻译策略,由学生借助字典、网络、语料库等工具,合作完成汉译英任务;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译文进行点评,指出翻译中一些较好的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翻译中存在的不足;再次,学生对照标准译文进行校订,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例如,在第二篇故事《乌江架桥》的翻译中,“乌江不再是阻拦我们的天险了,它已经给我们让开了道路。”学生的译文为“The River was no longer a barrier.It had opened up the road ahead for us.”学生的译文反映出,学生对汉英句法结构差异的了解还较为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讲解了在句法结构上汉语的“意合”与英语的“形合”的差异。在讲解之后,学生重译为“The River was no longer a barrier in our way but had opened up the road ahead for us.”与初译相比,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生通过长征故事的篇章英译学习,在运用、巩固所学长征故事关键词的同时,加深了对英汉两种语言共性与差异的理解。

(3)第九周至第十二周:长征故事的英文剧本改编。每个小组依据翻译的长征小故事,完成一个英文表演剧本的撰写,并在课堂上展开全班讨论,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剧本的故事主题、角色分配、语言表达、感染效果等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4)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长征故事的英文剧本表演。每个组的小组成员均需要参加所在组的表演,以锻炼学生用英语表达红色文化的能力。表演时长不超过30分钟。学生的现场表演还被拍摄制作为视频,表演结束后要求学生为视频制作相应的中英文字幕。

(二)教学反馈

学生在“长征故事”的项目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均被计入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考核中。在为期16周的教学实践结束后,研究对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涉及三道问题:“你赞同借助红色文化翻译开展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吗?”“你认为本课程所开展的红色文化翻译‘课程思政’有那些益处?”“你认为本课程所开展的红色文化翻译‘课程思政’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收回有效问卷25份,收回率为100%。问卷回收整理后,对学生的问卷回答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归类和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总体持肯定态度,25名学生均全部赞同以此证方式在外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将红色文化翻译作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做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同时,大部分学生在问卷的自评中认为,红色文化翻译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对长征精神有了具体感知,对于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信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学生可以比较完整且准确地用英语讲述长征故事,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了进步。不仅如此,学生的自评还表明,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非语言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提高。因此,基于红色文化翻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在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确实大有可为。

针对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学生指出,“红色文化的主题需要拓宽”,“课外活动需要更丰富一些”。针对这些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引入更多红色主题故事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开展红色旅游景点文字介绍的外语翻译、红色小说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十九大报告翻译竞赛、主旋律歌曲外语演唱比赛等活动。

三、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品德培养的齐头并进

思政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在今天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政课。然而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中真正实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需要让学生全方位浸润于中华先进文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感受优秀中华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筑牢其学以报国的情怀和目标,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研讨的大课题。

外语专业人才的专业学习不应局限于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而将红色文化翻译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无疑为学生正在学习和掌握的外语技能和知识注入了一股活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不仅是简单的语言学习,而和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事业相关联,从而激励学生在对外交往中有意识地向对方讲述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故事。

翻译是外语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外语专业人才的最高使命就是助力国家在世界上提高文化软实力,因此,外语人才必须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有意识凸显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确立一条一以贯之的文化逻辑红线,才能真正树立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托红色文化翻译开展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面对外语专业人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工程。

首先,在已经开展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可以衍生出新的红色文化翻译项目来充实与丰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例如,组织学生对中国的红色文化翻译史进行梳理,整理红色文化翻译过程中的趣闻轶事,为红色文化翻译家撰写小传等,让学生实践中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巨大魅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用英文编写红色文化翻译故事和红色文化翻译大事记;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英语为语言载体改编红色经典故事或创作红色小话剧,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获得更强大的学习动力。

第二,通过将红色文化翻译引入外语专业教学,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鲜活的语言学习素材,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例如,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蓝本,组织学生借助网络工具整理出某一主题的相关表述,并对这些表述在国内外媒体上的表述进行对照分析,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

第三,可以将这种项目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辐射到其他不同专业。兰州交通大学是一所行业特色明显、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为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培养出众多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精神是工科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以不同工程建设领域的具体实例为素材,以英语作为语言载体,以故事、小话剧的形式生动再现这些精神,无疑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最好检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抓住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未来的海外工程建设中展现独具中华文化风骨的工匠形象。

“课程思政”的要旨在于以春风化雨的方式,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于外语专业而言,将红色文化翻译融入专业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加明确的立场学习他国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树立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信,使红色成为中国大学生最鲜明的标志。

猜你喜欢
长征外语课程思政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大山教你学外语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大山教你学外语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