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丽
摘 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对于推进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相关要求,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党员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21)2-183-002
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高职院校如何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好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监督工作,是高职院校贯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基础工作。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学制、学生等方面存在自己的特点,也给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带来如下难点:
一、生源性质复杂,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任务也更显艰巨
高职院校招生形式灵活,有高招、对口单招、提前招生等形式,从生源性质来说,除高中生源外,还有中专等生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不够统一;从培养形式来看,有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中外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形式,从而导致同一院系专业中,培养方案目标各不相同,思政课程开设时间也不能统一。而就高职学生来说,存在自我约束能力有待加强、理论基础薄弱的特点,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党员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里,提升学生的整体理论水平和对党的认识。
二、入党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目的性,学习、实践党的理论劲头不足,党员先进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学生在校期间目的性强,实习、就业、转本等占据了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对入党的渴望,往往与找工作、将来在本科院校能够更好发展等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入党具有较强的目的驱动性,思想入党滞后于行动入党,入党前后表现容易出现较大差别,党员先进性不能很好体现,发展的学生党员很难在学生显示良好的带动作用。
三、学制短、实习期长,学生流动性强,培养监督力度不够
党员发展经过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一般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现实情况是,学生预备党员期间基本已在企业实习,受企业性质影响,除大型国企外,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外企一般不愿承担实习生党员培养教育和监督工作,而在校的教师作为培养联系人又无法做到经常下企业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学生受企业生产纪律约束,也很难经常回校汇报思想,预备党员教育培养出现真空,大量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教育更是停滞不前,容易造成实习期党员培养工作处于无序状态。
四、承担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过于集中,不利于全方位考察党员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发展的任务都集中在带班辅导员身上,但辅导员老师除承担带班任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大多还承担诸如教务、宣传、学生心理咨询等相关其他工作任务,本身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每人又要承担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因此导致有时连群众座谈会、听取思想汇报等都不能单独进行,工作无法做细做精,不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在党员发展中容易出现诸如工作能力当先、学习成绩当先等以偏概全的情况。
五、学生毕业后流向复杂,党团组织关系转接存在一定难度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流向企业,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等党建工作不够规范,无法接收学生党组织关系,学生大多只得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户籍所在地的党组织,工作所在地和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分离,不利于其参与党组织活动,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对入党积极分子来讲,除转入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有机会继续发展外,户口所在地基层党组织一般也不会进一步为其指定培养联系人,理论学习和后期发展都被迫终止。
为提高高职院校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有效性,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做好如下相关工作:
第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认识,每年针对学生党员发展做好调研、制定计划,确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党员是党的机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学生党员培养,是全体教师党员的职责,也是壮大党员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一項重要工作。就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而言,应每年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调研,结合本部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发展实际,及时制定年度具体计划和措施,基层党总支,要对现有多少积极分子、每年计划发展多少、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分配管理、初级党校、高级党校教学等做好规划统筹,处理好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保证学生党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第二,厘清党员发展条件和标准,将党员发展与评奖评优分割开来,杜绝片面“好学生”标准。要认识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不是评奖评优或选拔学生参加比赛,不能片面地以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等作为标准,而更应该突出“政治标准”,将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能积极为同学和集体服务、严守纪律等作为考察的重要指标,通过入党介绍人谈话、群众座谈会、思想汇报等各种形式,从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品行、现实表现等各方面全方位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第三,做好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相关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规范工作内容。培养联系人肩负着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工作,应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等,同时要及时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定期或不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并针对入党积极分子是否能列为发展对象给出意见。而入党介绍人肩负着发展对象的考察教育工作,就高职院校来讲,学生的特点更决定了辅导员、教师党员应共同承担起同一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的工作,并应就共同教育培养的发展对象经常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多角度、全方位向党组织汇报学生情况。当由于工作变动、学生实习等原因产生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变化时,应做好交接,并及时做好书面记录,提请党支部做好相关备案,防止出现教育考察真空。
第四,注重细节、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做好党员发展节点管控。首先要注重时间节点,如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满三个月,经了解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的,才可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考察,才可列为发展对象。高职院校学制短,发展党员时间紧迫,尤其要注意时间节点把控问题,不能为赶进度随意缩短时间。其次在党员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除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谈话外,还应该通过班级投票、个别谈话、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以期全面立体地了解情况。另外,还应规范《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等书面材料的填写工作,如入党介绍在填写意见时应涵盖对发展对象的基本看法、今后努力的方向、对其是否能入党表明态度等,以保证将来有据可查。
第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及锻炼成长空间。以我校为例,从入黨申请人到预备党员,学生一般要经过初级党校和高级党校,除完成一定课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外,还要通过考试。但仅仅依靠党校学习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党支部还应利用所在地附近的党员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强国平台等各种资源,引导和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积累党的知识、培养对党的感情。另外,要将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等作为考察其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志愿服务等的跟踪,了解学生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第六,做好相关资料的完善和转接工作,为学生的后续培养考察做好铺垫。高职学生在校三年,除一小部分学生发展为党员外,更多学生止步于入党积极分子阶段,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资料保存和转接工作,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依据,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毕业学生入党资料应由专人负责,做好资料保存完善、去向登记等相关工作,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便利。
本文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政课题:过程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途径研究,课题编号:SZ201910
参考文献:
[1]《发展党员工作手册》,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年7月版
[2]瞿欢欢.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9):130-133
[3]刘晓燕,李大伟,吴姣.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8:59~60
[4]陈丽君.高校基层学生党建教育全程化路径探索——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69-7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