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中谐音现象的语用研究

2021-03-24 06:05蔡佳琪邱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谐音

蔡佳琪 邱佳

摘 要:随着网络交际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中的语用现象逐步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通过聚焦网络流行语中的谐音现象,并借鉴“自主-依存框架”与顺应论等理论成果进行语用考察,发现网络谐音词具有丰富的构成方式,其生成机制可用“自主-依存框架”进行解释,顺应了心理世界、物理世界与社交世界等交际语境,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高频出现在网络交际中。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谐音; 语用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21)2-176-003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发展,网络流行语以社交媒体为载体冲击着传统交际语言,凭借简洁性和娱乐性等特点迅速成为日常沟通必不可少的交际资源。其中网络谐音词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2020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中收录了网络谐音词“集美”,《咬文嚼字》近年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有四年涉及网络谐音现象。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对其构成方式分析较为宏观,缺乏对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因的深入探讨。有鉴于此,本研究借鉴自主-依存框架和顺应论,考察其构成方式、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因,以期深化对网络谐音词的语用解读,为社会语言学和网络语言学提供有益补充。

一、网络交际中的谐音现象

谐音是一种利用同音或近音汉字代替原字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在汉语辞格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比于传统谐音,网络谐音词迎合年轻网民崇尚个性的心理,营造了幽默轻松的交际氛围。崔容[1]和周轩冰[2]等学者将网络谐音词的构成方式分为字母式、汉字式、数字式以及混合式。陈世华[3]结合相关语料认为其使用满足了交际者宣泄情感等需求,同时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总体来看,传统谐音与网络谐音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现有研究对网络谐音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探讨。本文将结合自主-依存框架和顺应论等理论成果深入解释其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因。

二、网络谐音词的构成方式

(一)汉字谐音词

1.普通话谐音。用音近或音同的汉字替换已有词汇中的汉字是网络谐音词中极为常见的构词方式。此谐音多由拼音输入法所致,不受地域方言因素的影响。

以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为例,一则帖子的女主“小月月”以匪夷所思的言行引得网友评论“看过小月月,神马都是浮云”。由于拼音输入法不能准确划分音节,“什么啊”被识别成了“神马”。这一乌龙不仅使表达更加诙谐,更体现了当下网民的生活态度。“神马”和“浮云”的搭配传达出的超然境界使其迅速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句式。

2.方言諧音。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以文字形式在网络虚拟空间传播时,深受其余方言区网民的喜爱。

在声母变化的方言中,福建人常常不能分清/f/和/h/的发音,因而出现“傻fufu”(傻乎乎)、“小fafa”(小花花)等网络热词;湖南人经常混淆/n/和/l/的发音,如“菇凉”(姑娘)、“辣么”(那么)等。在韵母变化的方言中,吴方言不能分清单、复韵母,如“帅锅”(帅哥)、小jiojio(小脚脚)。方言谐音使网络语言在虚拟空间中具有了乡土气息,增强了其或可爱或幽默或亲切的表达效果。

(二)字母谐音词

1.英英替换。英英替换是用字母替代发音相同或相近的音节的构成方式,多源于西方网络空间。由于英语中不存在音调,同音现象不突出,因此这一形式较其它网络谐音词并不流行,如IC(I see)、RUOK(Are you ok)等。虽然此形式在网络交际中愈加少见,却体现了当下互联互通的全球语言体系,以及国际主导语言的影响力。

2.英汉替换。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网友用英文字母替换发音相近的中文,创造出独特诙谐的网络流行语。例如,E网情深(一往情深)中“E网”利用谐音替换“一往”,使其在表意上既能表达本义,还增添了“网络空间中的爱情”这层含义,通过双关使表述更加幽默,展现了汉英语言相互交融的良好风貌。

3.汉英替换。中文替换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英文又称音译。这一构成方式已逐渐式微,具有通俗简洁、流行长久、影响广泛的特点[4]。例如,“狗带”(go die)、“粉丝”(fans)等词凭借趣味性和娱乐性被广泛使用于网络。其中“粉丝”来源于“fans”,即明星的崇拜者。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用汉语精确记录原词的语音,“粉丝”通过近似音位的替代与增加对“fans”进行了语音改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语音上“粉丝”保持了复数标记,却仍然要用“们”来表示复数,例如“粉丝们”[5]。

(三)数字谐音词

1.数字组合。数字网络谐音词在不同场合表意未必相同。网络聊天结束时的“88”可理解为“拜拜”的谐音,作为称呼语时,“88”又可以是“爸爸”的谐音。相比于发送“拜拜”和“爸爸”,“88”不仅能够简洁地用同一数字表达不同含义,更拉近了说话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为说话方增添了俏皮与生动。

2.数字汉字组合。数字也经常夹杂汉字,不影响表意的同时,又能凸显特定语气。如“5语”(无语)一词,相比直接通俗地发送原词,数字和汉字结合形成的反差加强了原本的无奈和尴尬,彰显了当代网民追求个性的反叛心理。“喝9”(喝酒)中的“9”和“酒”同音,网民出于某种心理,渴望使其表述更加模糊,数字替换使表达更加隐晦含蓄,满足了人们的交际意图。

3.数字字母组合。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在网络交际中同样常见。在语音上,数字和字母结合的词语可替换发音相近的英文单词。例如,3Q(thank you)利用其相似的发音,体现了网络谐音的简洁时效。此外,数字和字母的组合在读音上也可替换汉语发音。例如,“B4”(鄙视)通过字母与数字和汉字间语音的对应,简化了繁琐的中文打字过程,凸显网络交流的快捷与个性。

三、网络谐音词的生成机制

(一)自主-依存框架

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6]将“自主成分”定义为“一个自在的结构,它的呈现不以另一个结构的存在为预设”,而“依存成分”的呈现则要“以另一个成分的存在作为预设”。徐盛桓[7]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进一步建构了研究话语生成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他认为,大脑中想要表述的内容为隐性表述,作为自主成分;话语表达出来的内容为显性表述,依附于前者。二者构成了自主-依存的联结:自主成分在交际意向性的制约与相邻/相似关系的作用下推衍出依存成分,依存成分原則上也可以反溯自主成分。其中,推衍的机制是拈连,拈连的过程依靠自主成分和依存成分的相似/相邻关系。依据徐盛桓[8]对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也可推理出其反过程,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型趋向律不难发现,人类对语言总尽可能感知成一个“好”的“完型”,使受话人总能依据相似或相邻事物倾向于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则对显性表述进行补足和阐释,使之成为相对完备的表达,即推理出其隐性表述。

(二)自主-依存框架下网络谐音词的生成机制解读

在使用网络谐音词时,说话人想表达的原词是自主成分,推演出的显性表述(即网络谐音词)依附于它,两者构成自主-依存联结。在讽刺、调侃等交际意向性的制约下,谐音仿拟建立通感、通知,使自主成分的意向内容拈连到依存成分上。经过多次上述认知推理过程,再根据最佳关联性原则,选择最相关的谐音词,建立起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联系。同样,网络谐音词也可反溯原词。网络谐音词不具有相对完备的表达,当人们看到一网络谐音词时,能够通过语音上的相似/相邻对其向一个完整的表述进行加工和补充,而越是被感知语音或其他特征相似的事物越有可能被识解成一个整体,最终补足其意向内容。该谐音词在网络空间得到广泛传播,最终流行于网络。

A:你从重庆回来啦!那边的火锅怎么样?

B:还阔以!

上述对话中,B想表达的原意即自主成分是重庆的火锅好吃。由于二者的关系使B受到营造轻松氛围的交际意向的制约,通过语音的相似/相邻产生多次认知推理,可推衍出“还阔以(还可以)”、“8错8错(不错不错)”等多个依存成分。这些依存成分都能满足交际意向,但“还阔以”出自西南方言,正好符合说话人刚从重庆回来这一身份,结合听觉通感建立起了空间知觉的联系,比其它词更符合语境。

四、网络谐音词的传播动因

高文梅[9]等学者从模因论视角探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认为网络语言成为流行语需经过语言模因传播的四个阶段。本文以顺应论[10]的视角从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层面进一步解读网络谐音词的传播动因。

(一)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者的心理状态,包括个性、情感、观念、信仰、欲望、愿望、动机、意向等[10]。

1.标新立异。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涌起,年轻人渴望创造新兴词汇以打破传统规范语言的枷锁。网络谐音词的传播恰好顺应了其标新立异的心理。以520(我爱你)为例,相比发送文字的直白老土,网民日益崇尚创造独特的符号来彰显个性。数字谐音则顺应了这一反对陈腐的意识,并使交际增添了神秘感。

2.追求时效。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新一代网民在生活压力下更追求简洁迅速的网络环境以得到片刻的精神享受。字母及数字谐音正顺应了这一追求时效的心理。IC(I see)、3Q(Thank you)等谐音词相比于完整地输入字母与空格或是用拼音输入法经过复杂的打字择字过程,凭借简略的形式更能满足经济省时的交际需求。

3.表达情绪。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使交际更加平等自由,网民打破了身份地位的束缚,体现了挑战权威的反叛意识和通过表达化解压力的自我认同[11]。网络谐音词顺应了网民表达态度、宣泄情感的心理,如叫兽(教授)、砖家(专家)、足球(足囚)等谐音词体现了网民对不负责任的教授、专家的讽刺和对中国男足成绩的不满。网络语言具有双重情绪基因。谐音使其具有娱乐幽默的表层情绪,而人们对现实的评价作为深层情绪,是网络语言的真正意图,在谐音的掩盖下得以广泛传播[12]。

(二)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对物理世界的顺应主要包括对时空因素的顺应[10]。

1.时间。不论是现实还是网络,说话人在交际时都顺应了某个时间。传统谐音中,新春时倒挂的福字寓意福到(倒)了的美好祝愿,打碎碗碟时说句“岁岁(碎碎)平安”似乎就能逢凶化吉。网络谐音词的传播也不例外。

A:明天考试,你复习资料都看完了吗?

B:看完也背不完,时间太紧了,真是鸭梨山大(压力山大)。

以上对话中,鸭梨山大(压力山大)顺应了即将考试这一时间点,此谐音既突出了因备考时间有限而烦闷的情绪,又表现出面对紧迫的时间而显露的自我调侃。相比于发送原词,这一谐音进一步顺应了交际语境。

2.空间。网络谐音词的传播顺应了网络空间的非正式性与虚拟性。一方面,相比熟人之间面对面交际,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语言使用总体风格更加非正式。另一方面,陌生人间交际的匿名性打破了身份地位的约束,使语言运用更加自由、多元。其次,网络交际对文字的依赖程度更大。相比直接听到谐音词,文字更能突显谐音词和原词的联系,增强谐音的表达效果。此外,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度也极大促进了其高频使用。

(三)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对社交世界的顺应主要指社交世界包括使用语言需要做出顺应的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会场合或机构、社会角色、社交距离和权势关系等[10]。

1.文化。在传统社会,人们经常会在语言上回避禁忌话题。例如刘秀称帝时,为避讳帝王之名,“秀才”被改称为“茂才”。当代网络谐音词也延续了对避讳文化的顺应。当原词过于粗鄙,以致可能造成误会或被屏蔽时,谐音词可弱化说话人的语气并被完整表达。

A: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我果然是个five(废物)。

B:COW(靠),你比我做得好多了!

上述对话中,由于直接发送“废物”会加重甚至可能曲解原本想表达的语气,为避免粗鄙的表达和交际上的误会,用“five”代替“废物”,在语音上既能传递原词,又能运用英文谐音传达出说话人只是想开玩笑的意图。而B用“COW”代替“靠”,一可回避粗俗文字,二能完整表達语气的强烈。

2.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与其它语种间的交融日益密切。外语直译而成的网络谐音词受到了网民的青睐。例如,“欧巴”“大丈夫”等谐音词顺应了中国对其他亚洲语言的接纳以及国民关系的提升。此外,网络谐音词的广泛普及一定程度上也顺应了国家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调查显示,民众对流行语的知晓度主要取决于学历因素:学历越高,知晓度也越高[13]。例如“duck不必”(大可不必)等中英结合的网络谐音词反映了网民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本文聚焦网络谐音词,借鉴“自主-依存框架”和顺应论等理论成果,考察了网络谐音现象的构成方式、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因。研究发现,网络谐音词受地域方言和语言全球化等因素影响,可分成汉字谐音、字母谐音和数字谐音三种构成方式。其生成源于认知主体想表述的自主成分,在交际意向性的制约下,通过语音相近或相同推演出依存成分。网络谐音词因顺应了心理世界、物理世界与社交世界等交际语境得以广泛传播,推动了网络语言的演变和普及,凭借其诙谐的效果,成为网络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在语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网络谐音词反映了当下网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现了网络社会语用和谐的精神风貌。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嘉兴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项目研究成果(CD8517203001)

参考文献:

[1]崔容.网络用语“谐音”现象探析[J]语文建设,2012(16):48-49

[2]周轩冰.浅析网络语言中谐音词的成因及特点[J]汉字文化,2020(4):6-8

[3]陈世华.网络汉语谐音词成因、影响与对策[J]中国出版,2013(22):30-33

[4]张京涛,赵荣改.英源流行语生成方式探源[J]语文建设,2019(14):74-75

[5]党静鹏.外来词本土化过程的微观考察——外来词“粉丝”个案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7(2):76-86

[6]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486-488

[7]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2):34-40

[8]徐盛桓.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中国外语,2005(5):10-16

[9]高文梅.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传播的认知[J]出版广角,2017(2):78-80

[10]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1999

[11]李凤兰,彭红秀,杜云素.焦虑中的反叛与韧性: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话语表达[J]中国青年研究,2018(8):17-22

[12]隋岩,李燕.论网络语言对个体情绪社会化传播的作用[J] 国际新闻界,2020(1):79-98

[13]姬培培,陈练军.近十年流行语社会知晓度的调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32-136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谐音
谐音梗的秘密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