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2016-12-23 23:26解江帆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变迁特点

解江帆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以简洁、幽默和生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并不断丰富着当前的语言文化。回首近十多年来的变迁过程,不难发现其演化的内在动因与网民心理需求和社会热点事件密切相关。但我们也发现,在为网民表达诉求和创造便利的同时,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群体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变迁;特点

一、网络流行语概述及界定

由于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学者对于网络流行语言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学界对于互联网逐渐重视,对网络流行语的探索程度加深。学界普遍认为网络流行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特殊用语或者常用语词,狭义上指网民在聊天平台等网络载体上使用的语词或者符号。在消费主义文化肆虐、泛娱乐化的今天,网络流行语格外具有生命力。

二、网络流行语的变迁及特点

1、网络流行语的演变

语言动态地存在于社会,且在复制传播中不停地变异、推陈出新,遵循着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中的胜出者,尽管诞生时间不长,但是它的特点形式在这短短十多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体而言,从形式上说,网络流行语经历了由简单到多样化的转化,早期的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单个字或词组,随后形态开始不断变换,出现了简洁的短语缩句,一些固定句式成为惯用语体,相较于早期形态而言更为花哨。从内容上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它承载着来自于网民的意向与诉求。最初其承担最基本的交流作用,而后逐渐扩充为网民行使话语权的重要工具,如今网络上的娱乐化恶搞、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等,都是网民诉求表达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的演变是一个形态渐趋多样,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

具体来看,本文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史分为早期、普及、娱乐化、后期四个阶段。早期网络流行语主要在论坛上传播,为简化表达多为谐音形式的技术性网络专业术语,如“沙发”表示第一个跟帖者。从2000年网络流行语开始进入普及阶段,中国互联网商业化时期到来,上网成本降低、操作更为便捷,网民数量大规模增长等使网络流行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得到提升,并逐步在青年群体中受到青睐。这一时期电影和网络小说流行开来,与传统表达不同,这种方式更符合网络阅读习惯,如《大话西游》中的“I服了you”。到了娱乐化阶段,网络游戏和QQ等即时通讯成为网络流行语发展的主要平台,“秒杀”、“卡哇伊”等低幼化用语使用率很高,“酱紫”、“偶”等可爱语气更显俏皮。后期发展阶段,网络流行用语的意涵更深,类别更广,并更贴近生活或时事热点,如“我爸是李刚”、“表哥”等都源自于网民对社会热点事件展开评论时自创或对旧词赋予的新意,由此可见政治娱乐化和网民舆论表达呈现出积极化倾向。

2、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语言是神秘的,网络流行语同样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创新性。创新性是网络流行语的一个显著特点,网络环境缺乏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监管系统,因而表达更为自由,尤其是追求标新立异的青年网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自创或新创词汇,如“有钱任性”、“醉了”等词语被广泛用于现实生活中。

娱乐性。在泛娱乐化的今天,网络流行语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恶搞和娱乐,虚拟空间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发泄情绪、表达不满的平台,因此许多网络流行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符合网民放松心情、追求诙谐幽默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讨论某社会事件时,讽刺调侃意味更重。

简洁性。尽管网络流行语从形式上是在不断由简至繁的,但相较于现实表达而言还是较为简洁的。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键盘输入效率的提高又势必会导致网络语言的简化,因此出现了诸如“88”、“520”等简化的表达。

易逝性。互联网时代下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周期同样也是短暂的。就其产生来看,网络流行用语紧贴社会热点出现,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热度会消减,人们的注意力将转移到新的词语上。

三、网络流行语的规律和影响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网络流行语可以看作是一种亚文化现象,很多人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迫于公众舆论和群体暗示而趋于被动,这是从众心理的表现。而对青年人来说,则是一种求异心理的表现,追求新颖独特的青年以此来彰显个性,追赶潮流。然而不论是从众还是求异,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着人们寻求自我认同和宣泄情绪的需求。另外,网络流行语的泛滥同样反映出人们具有思维惰性,简单的复制粘贴潜移默化地削弱着我们的辩证思考能力。

1、对沟通交流的利弊

网络流行语确实简化了人们的交流,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并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强烈诉求。但它毕竟有别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对话,虚拟环境中的娱乐功能放到现实环境下反而有可能成为干扰交流的障碍。网络流行语的过量使用不仅降低了信息的有效性,而且其亚文化特征可能导致群体外交流的阻碍,最典型的如隔代交流差异化理解,青年群体若使用网络流行语与父辈交流会遇到很大麻烦。因此可以说网络流行语有利有弊。

2、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是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活跃群体,追逐时尚的他们以此来获得自我尊严或群体认同,并借助其发挥创新能力、表达自我独到的观点。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带有讽刺、恶搞含义的网络流行语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负作用。语言规范受到破坏,不良用语得以合理化,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重构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形成干扰。所以,青少年在面对新鲜事物时,需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合理使用,不沉迷于此,让网络流行语正面的、积的带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仕勇. 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05:7-12.

[2] 骆昌日, 何婷婷. 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及传播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02:108-115.

[3] 刘灿灿.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流行原因解析[J]. 商, 2015,30:215.

[4] 马春花.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J]. 短篇小说: 原创版, 2016,02:23-24.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变迁特点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