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娟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这需要英语教师们认真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运用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借用中医诊病四法中的“望”、“问”、“切”三法,阐述在笔者的阅读课教学中的尝试和收获。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语篇;文本;学习策略
1研究背景概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尤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阅读课承载着对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查等艰巨的任务,一节阅读课教学是帮助学生在分析和理解语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阅读能力,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更好地鉴赏文本中的精华,并能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形成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课的教学要争取达到“以一当十”的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而这其中因地制宜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阅读课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形态:
1.1开门见山,一览无遗
有些教师习惯使用这样形态的阅读课模式,即开篇就讲,给学生留白的时间少,很多时候对语篇的内容是鱼贯而出式的倾倒,把涉及语篇理解的一些问题呈现在PPT上或干脆就照搬教材上的postreading 部分问题,给学生看似充分的阅读时间,实则是走了一个过场而已,这样在学生懵懵懂懂下一篇阅读文本很快就来到了分析尾声的阶段。这种阅读教学课的课后反馈往往是教者甚是满意,因为没有耽误教学进度,学生则苦不堪言,甚至对英语阅读课产生很厌恶和抵触的情绪,这也难怪会有学生一上阅读理解课就昏昏欲睡,教者应该反思。
1.2学案剧透,寡淡无味
另外一种典型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是教者和学生在课前做得太多,让学生在阅读课前做了大量的学案预习和准备工作,这是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担忧点,认为不做好预习,课就没办法讲下去,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岂料,过分的准备反而削减了学生求知和探索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试问有谁喜欢看不断被剧透的影视作品?这样会让学习者感到无用武之地,思维没有拓展,当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背景因素,下面就笔者的阅读课教学实践,围绕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借用中医诊病四法之说从“望”、“问”、“切”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课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2 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分析阅读文本的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
在学生接触到一篇阅读文本时,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标题、黑体字或斜体字部分,通过略读和细读引导学生划分清楚该篇文章的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是什么,围绕着文本的特定主题,引导学生能够围绕这一话题创设语境,进而加深自己的阅读课学习体验。这样说似乎显得枯燥乏味,下面我举例说明,以新课标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的阅读课教学为例:该阅读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是人与自我中关于个人生活及对新事物学习体验的内容。语篇类型是新闻媒体语篇,形式是一封太空邮件,内容涉及个人未来生活体验。那么怎样做才能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个层次呢?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可以以选择设问的方式列出几个问题,如:1.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否真实?2. 这篇文章是关于李强的__________。A. 个人幻想 B. 未来生活体验 C. 人际关系 D. 探索地球的奥秘。3. 这是一篇________。A. 访谈 B. 说明文 C. 新闻报道 D. 太空邮件等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恰當的判断,
此所谓阅读课学习中的“望诊”。
3 问——引导学生通过解决诸多问题来理解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提升语言技能
阅读课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显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我会根据阅读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通过教师的问,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的解答,在教师的帮助下,层层深入地揭开这篇文章的面纱,从对课文的理解到对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再到长难句的分析和美言美句的赏析,最后引导学生汲取课文蕴含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在真正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段落大意,在段落大意分析后,学生需要抓住本文的写作线索,可分为明暗两条线,明线为根据太空旅行的时间变化为线索,暗线为作者李强在不同太空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这部分我设置了比较多的细节问题和几个推断理解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高效地理解语篇内容。接着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李强的性格特点,这部分为升华部分,不强求学生的反馈。但是引导的适当和恰到好处,学生自然能得出跟李强一样的生活体验,那么性格特点也能列举一二了。通过以上的引导和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这篇课文的语言知识,并基于语篇能进行适当的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活动。此为阅读课学习中“问诊”。
4 切——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切中阅读理解和赏析的脉络,提高学习效率
语言学习中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恰当应用会使得语言学习更加充满乐趣,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阅读篇章的基本理解和深层挖掘赏析,是离不开对学习策略的适时运用的。如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线索进行的?文中的作者有怎样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是什么导致作者有这样的生活经历?等,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来驱动学生采取有效的行动和策略完善阅读课学习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学习策略的掌握和恰当运用,就好比中医把脉,能切中要害,直指“病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效率,这个环节的不断学习和累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压力,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此为阅读课学习中的“切诊”。
小结
以上为笔者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和大胆的尝试,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无定法,为宜至上。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需要秉持英语教学的初心,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解读和指导,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学情的差异,更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启迪智慧。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课堂上的互动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更要重视课后反馈,只有教者和学生双向奔赴,教学才能生发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Mary Lee Field.文本特征与阅读理解[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Thomas S.C.Farrell.阅读课的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罗晓杰,项纸陆,牟金江.高中英语优质课例 新设计 新说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M].2021.
[4]刘军,王晓英.高中英语新课标案例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