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燕
【摘要】随着部编教材的使用,核心素养这个词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部编教材 语文素养 培养
部编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它的内容更贴近儿童生活,在功能上更注重积累与运用的结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我们如何在部编教材中去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呢?通过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尝试:
一、重视朗读,培养良好语感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学科,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要关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吟诵,学生便能获得语感,也就寻找到打开语言闸门的钥匙。所以,朗读是积累和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多遍地读,投入地读,有感情地读。我们应要求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会认字,会正确朗读文字的基础上,而是要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比如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文:“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虽然看上去很平淡,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但实际作者的内心却对乡下充满了无比热爱的情感。那么,如何让学生把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首先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哪个词该读重音,哪里需要读得缓慢,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情感,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好好去朗读全文,感受乡村的美好与美丽;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乡下的了解,谈谈乡村的美,让学生和作者达到共鸣,产生同样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朗读时就能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能读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的语气了,语感也自然就有了。
再比如《爬天都峰》一文,老爷爷说:“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和小朋友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朗读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先体会小朋友和老爷爷心理:他们俩都感到很意外,一个认为这么小居然也来爬天都峰,一个认为都这么老了还来爬天都峰,他们都感到意外,所以就不能用平淡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而是要读出吃惊的语气,强调“你”和“您”。还有爸爸对他们说的这句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我同样引导学生先体会爸爸的心理:此时的爸爸是高兴的,是感到欣慰的。所以就应该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和欣慰的语气来,才能表达出爸爸当时的心情。我认为,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好办法。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等学习方法。
比如部编教材《铺盘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这句话中,“熨帖”这个词语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我就引导学生这样做:一是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理解。二是拆词法,让学生重点理解“贴”字,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贴”。三是借助插图,观察图片地面上的落叶,理解“熨帖”地意思。
再比如指导学生作批注。一是提问式:比如《牛和鹅》一文中“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如果你对这样的说法产生怀疑,那么就可以作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二是写感悟:比如“牛和鹅”一文中:“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把鹅提起来,然后像摔酒瓶似的,忽的一声,把这只老公鹅摔倒半空中。”当你读到这里,就写下感受!三是谈写法:比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我多想在台上露露脸,尝尝大家都看着我,给我鼓掌是什么味道。”“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了,没想到这么难。”等这些地方,心理描写写得不错,就可以从写法的角度去作批注。
三、注重知识运用,服务于生活
归根结底,我们的语文学习终究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理念并服务于教学。
比如《找春天》的课后题: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说一说。《大象的耳朵》课后题:“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赵州桥》课后题:“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花钟》课后题:“请你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安慰》:“一個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心里会很难过,学习如何去安慰别人。”习作《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等等,处处体现了语文知识的活学活用,使其语文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总之, 我个人认为,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更好的运用于实际。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耐心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小毅 小学语文分类阅读教学研究 重庆出版社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