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辉煌
摘要:历史课堂中宣扬家国情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庭的热爱,这也是初中历史的价值目标之一。通过学习国家的历史进程可以形成社会责任感,因此中学可以围绕家国情怀的素材,运用问题引导方法,积极采取和尝试新措施,提高学生的家庭和国家情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
前言:家国情怀是我们对国家、人民和世界的感情,因此家国情怀对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很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在历史课堂中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这是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更重要的是体现个人修养、亲情至上、心怀天下。也是愛国主义、乡土观念、民族意义的的体现形式。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宛若滔滔江水,流淌着民族的优秀精神,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促成一生积极、正面、良性的思想和观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境界,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种情怀对每个人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地传承,让这种精神永葆青春。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国家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必能描绘无憾的人生。
二、在培养家国情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家庭和国家情感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对家国的情感。历史教师需要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历史课堂的国家标准,以便继续研究和探索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创新思维意识。例如,在中国现代时期,国内和国际力量相互交叉,许多历史事件和观念也特别复杂。当学生很难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如何谈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呢?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打破教科书的逻辑链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史发展的背景,改正他们对国家的认知。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历史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创造广阔、包容的视野,充分理解每一个历史事件。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从全球视角来讲解历史,这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全面了解,无法将历史知识与世界联系起来。这样,学生不仅不能站在全球性的角度感受人类的光荣历史和文明,也无法从世界的现实出发把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广阔的视野,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事件的发展,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对家乡和国家的爱。
三、培养家国情怀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老师的素质要跟得上时代的要求。老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也要提升个人魅力,通过这些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教师还要对教材非常熟悉,对于一些特别的历史内容要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这些事件中真实感受到那份情怀。例如,辛亥革命是推翻了旧体制,让中国进入新的状态,而孙中山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人物,老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通过语气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辛亥革命之前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那种痛苦,而在辛亥革命后,用一种积极地语气描述人民生活的场景,表达对孙中山的一种赞许,让学生明白在危难时刻,终有人会挺身而出,救国救民。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当地历史资源,可以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本地历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反应,更充分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如,由于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跨度小,相关的地方历史资源比较完整,事件真实程度较高,教师可以利用当地所有的历史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哈尔滨平房区为例,侵华日军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它是研究日军暴行的重要场所,也是日军侵犯中国的经典地址。在中国的领土上践踏中国人民,这就是为什么当地老师要让学生参观这个地方,让学生在压抑的空间里面感受日军犯罪的后果,然后教育学生们珍惜祖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培养学生以史为鉴,不忘历史的感情。正所谓少年兴国家兴,学生在学习中燃起昂扬的斗志,在砥砺中前行,铭记那些屈辱时刻,在这些资源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居安思危,这才是学校要培养的主要目标。我们的国家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中坚力量,才能稳步向前发展。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历史课堂教学也要以史料为基础的,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具体、鲜明的史料可以吸引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本质。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结语:
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化的现象,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明白我国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让学生从容地处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民族的命运枢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杨美玉.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地[J].新课程,2021,(39):2.
[2]徐颖超.家国情怀素养在历史课堂中的落地——以“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叙事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4):63-65.
[3]李婷.历史课堂中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地[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344-1346.
【附记】本文系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QJYKT2020—1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