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2021-03-22 22:38刘金郝
高考·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学习兴趣

摘 要: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宇宙环境、气候地形,小到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科学认知。尽管地理学科如此重要,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并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不强。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新课标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新高考模式下,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顺应改革潮流。本文介绍了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阐述了新高考模式下对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并对如何更加高效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新高考;学习兴趣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执行,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考不再以语文、数学、英语加理综或文综为考试内容,而是给了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让学生可以在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生物、物理这六门学科中,任意选择三门进行考试,打破了以往文理科的限制。在高中学生群体中,有不少学生存在偏科问题,新高考方案的执行,无疑减轻了他们的考试压力,但是对于各科成绩都比较平均的学生来讲,如何进行考试科目的选择,就成了最大难题。另外,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教学时间、教材内容,还是课程选择,都对地理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紧随高考改革的步伐,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思路,才能顺应改革的潮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让每一个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都能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

一、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一)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从过去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招生情况来看,文理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大致在4∶6的水平,不得不承认各个高校在理科专业占据着较大的优势,高校对理科生的偏爱程度更高,因此在进行文理分科时,有许多学生为以后升学和职业发展考虑,会选择物理、生物、化学等理科科目。而且在相当大一部分文科学生中,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之所以会选择学习文科,并不是出于对文科知识的热爱,而是自己对理科知识的理解与学习难度太大,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才选择了文科。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执行,给了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学生不必在理科和文科两大类别中纠结,选择范围扩大了,只需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学科中选择三门进行考试即可。如此一来,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就会增加,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地理学科是文科中更偏理科思维的学科,虽然较政治、历史学科而言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却比物理、生物等学科学习难度小,因此选择地理,能够减轻一部分学习压力。也正是由于地理学科更偏向理科思维,将来在选择高校时,也会有更多一层的胜算。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选择地理学科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地理学科地位也将得到提升。

(二)对教学时间的影响

高考改革前学生在高一阶段就会进行分科,那么对于选择文科的学生而言,地理就成了必修课,他们会有整整高中三年的时间进行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在新高考模式下,地理学科成了选考科目,学生备考期从过去的三年直接减少了将近一半的时间,以前学生在高二会考后,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能够继续课上地理知识的学习,但是改革后,學生就必须在高二会考前,最晚在高三第一学期就要全部结束课上地理学科的学习。时间虽然缩短了,但是要学习的知识却没有减少,时间紧任务重,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在高考改革前,学生需要在高中阶段至少完成7个模块地理知识的学习,在改革后,模块减少成5个,但是高考加试题的出题范围除了涉及三个必修模块之外,还包含了选修内容,即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应对地理高考,教师需要对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进行分层处理。另外,在新高考模式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了学科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学科融合,搭建起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跨学科教学,同时要求教师打破教材的限制,不断补充新的地理知识,实现地理知识的拓展延伸。

二、新高考模式下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

(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高考模式弱化了文理分科,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地理知识有清晰准确的认知,还要有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还要树立人地协调观,等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来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应该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首位,不再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只有真正重视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做出更贴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一个靠死记硬背考高分的考试工具。

(二)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和实际能力进行考试科目的选择,这可以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在新高考模式的指引下,教师需在日常地理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过去地理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学习十分被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不但得不到提升,反而会有所下降。因此教师应当将学习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解惑者、合作者的角色。

三、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想开展更高效的地理教学,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从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入手,可以多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多媒体是地理学科教学中常用的教辅工具,其价值在于能够实现课本知识的可视化、可听化,将抽象的、晦涩的理论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同时相较于教师的口述讲解,多媒体的引入更能够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实现吸引学生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二战时期日本释放的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出现这一事件的原因。相关图片的展示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他们纷纷开始思考日本投放的氢气炸弹是怎样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呢?这就起到了良好的新知导入作用,使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能够更流畅地进行下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单圈环流、三圈环流的动态图,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动态图,学生通过看大屏幕,可以很直观、很形象地理解地理知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只能结合教师的讲解,靠脑海中的想象来理解和记忆,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消化。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对高中生而言,在地理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欲望是很重要的。在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及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借助情境来深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如:在“热力环流”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人们夏天在海边沙滩上游玩的视频及图片展现出来,并根据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白天吹海风?教师在情境中通过问题指引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孔明灯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观察孔明灯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其动力来源于哪里?指引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孔明灯运动原理。教师借助情境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容易激活学生探究欲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规律。

(三)问题引导强化学生综合思维

新高考中对学生综合思维、探究能力考查力度更加重视,这也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改变自己一味灌输知识的情况,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问题出发,借助问题指引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更好地锤炼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能在多个角度、层次对问题进行思考,实现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地球自转”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学生这样的问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体现了古代人民的什么生活习惯?很多旅游景区的酒店会在大厅悬挂钟表,并标明城市,这是为什么?教师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在处理问题中掌握知识内涵。又如:在“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河流变化情况,设计问题:对家乡河流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污染家乡河流的物体主要有哪些?与家长沟通、了解二十年前家乡河流的情况,思考引起河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前情况,提出解决家乡河流污染的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各种方式来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开展互动交流,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四)挖掘资源构建开放课堂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需要灵活地引入各种资源来构建开放课堂,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高质量地对知识进行探索。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不能局限在教材中,要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地理,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如:在“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关于田纳西河的各种资料,如地形、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田纳西河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讨论,并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角度进行总结,以此归纳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治理策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河流状况,提出相应的开发治理方案,强化学生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五)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拉近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储备,实现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同时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学校旁边有哪些设施建设,分析他们的区位条件。比如学校周边有一个大商场,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大商场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六)组织小组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增强学习体验,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作答。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城乡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城市管理当中共享单车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结成小组,先实地考察城市中总共放置了几处共享单车,具体安排在了哪些位置以及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再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共享单车在城市管理中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又存在哪些弊端。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课本知识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也会感受到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自己也有能力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释日常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合作探究的开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新高考模式给高中地理教学造成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顺应课改潮流,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总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多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多为学生创设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多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牛建利.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深度融合教學模式实施浅析[A]. 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

[2]姚晓泓.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创新策略[A].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

[3]陈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0.

[4]刘章飞.高中地理教学应该凸显核心素养的培养[A].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2020.

[5]杨皓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A].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2020.

作者简介:刘金郝(1991—),男,安徽滁州人,汉族,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地理。

猜你喜欢
新高考高中地理学习兴趣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