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评价成为小学英语微写作的动力系统

2021-03-19 06:18张玲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微写作教学评价小学英语

张玲

摘 要 科学、有效的写作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建议为指导思想,运用适当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通过“三化”评价,即评价主体“层次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展评活动“新颖化”,树立微写作信心,提高微写作兴趣,增强微写作动力,给学生提供写作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有效构建写作的动力系统,不断提高学生微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评价 微写作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是相辅相成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语言输入的重要手段[1]。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微写作评价是写作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我们一线英语教师亟需解决的难题。于是,笔者以《课标》的评价建议为指导思想,通过评价主体层次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展评活动新颖化,提高微写作实效。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让每个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发展的动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自身的信心,也提高写作评价的有效性。

一、评价主体层次化,树立微写作信心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在写作之前,我们要做好词汇和阅读积累、造句练习、仿写等前期工作。而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在学习特点、学习程度、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评价时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区别对待,分层评价。

1.动态分层评价

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基础,客观地把学生分成 A、B、C三层:将语感较强、阅读量较大、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的学生分为A层;将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基础,有初步自主阅读能力,但词汇量不够多,平时在英语写作时语句通顺、基本达意,但缺乏篇章感和流畅感的学生分为B层;将英语基础较弱,对英语学习怀有畏惧心理的学生分为C层。分层采用隐性尺度,学生之间的差异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即可,不需要让学生清楚,更不会给学生贴标签,伤学生的自尊。而且这种定位和分层是暂时的、动态的,学生数也不固定。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取得明显进步,可换组,以激励竞争、不断进取。总之,通过动态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纵向发展,从而树立英语微写作的自信,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2.分类分层评价

英语微写作的训练只有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读等诸方面的训练中,才能保证有词可用、有话会说、有料能写、有意创作、有心赏析。而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情况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评价,才能实现各尽其能,各有所得。

(1)诵读积累之分层评价

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足够量的词汇、语法、语感作为支撑。因此,笔者经常布置诵读作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加词汇量,丰富句型等各种信息的输入量,为写作这一输出活动作好储备工作。

PEP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至少有2段Lets talk,2篇Lets read ,其中的内容都紧扣本单元的话题,对本单元的词汇与句型进行滚动复现。笔者在教学后要求C层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尝试背诵重点短语和句型就能得 “优”,确保书本词汇的积累、句型的运用,但也鼓励C层学生挑战B层任务并给予鼓励性评价。B层学生要求在读熟的基础上能背诵书本内容,并围绕书本相关话题,为他们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读熟就得“优”,积少成多,培养语感。A层学生则要求在完成背诵书本内容后自主找材料阅读,丰富输入,开阔学生的眼界,并要求完成整理、归纳、续写、创编等创作型作业后才能得“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写作时也就能得心应手,“出手成章”。

(2)造句练习之分层评价

培养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能准确地写出句子。因此,笔者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生成句子的能力。造句练习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知识,既巩固词汇,又为写作打好组句基础。

PEP英語教材词汇都配有单词卡片,笔者在用卡片进行词汇巩固朗读时,往往采用这样的形式:首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读一遍单词;接着,再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用单词造句,可以是书本上的句子,还可以自己造句。

例如,在复习巩固PEP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A Lets Learn时,请学生看图拼读单词并造句(见图1)。

一些C层学生造句如下:

S1:Zhang Peng is taller than John.

S2:John is shorter than Zhang Peng.

一些AB层学生造句如下:

S3: Zhang Peng is taller than John. He wears a green T-shirt.

S4: John is shorter than Zhang Peng. He wears a yellow T-shirt and black trousers.

S5: Zhang Peng is taller than John. Maybe he often plays sports.

S6:...

不同程度的学生造出不同的句子,C层学生造短一点的句子或者把书本的例句说出来,或者模仿其他同学造句;AB层的学生造长一点的句子或造多个句子。只要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自信心。

(3)微文习作之分层评价

诵读积累、造句练习都为学生的独立写作提供了可能。PEP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话题,每次教学后笔者都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话题,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运用课堂上学习过的语言,写一篇短小的话题作文。此时,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更明显了,为了增强每位学生的习作信心,在对“微文”评价的过程中就更应有层次之分。对C层的学生,允许有语法、语序等错误,只要他们能够写几个简单句,只要使人看懂或明白即可得“优”。A、B层的学生则要求句子要表达完整,语篇达到一定长度,最好句式优美才能得“优”。

例如:PEP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的重点句型是There be句型,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用There be句型介绍书本上图片里物品或介绍教室里、自己房间里的物品等等。以下是三位不同层次学生的“微文”。

C层一位同学选择书本上的插图写作:

There are two chairs. There is a desk. There are many books. There is a computer. There are four pictures. There are three plants.

B层一位同学选择自己的教室写作:

Our classroom is very big and clean. There is a TV in my classroom. There are two blackboards. There are a computer and a teachers desk. (are 改为 is).There are many desks and chairs. There are six lights and four fans.

A层一位学生选择自己房间物品写作:

This is my room. There is a pencil and a lamp on my desk. There is a big bed in the room. There are two end tables near the bed. There is a small ball in front of the chair. I love my new bedroom very much.

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微写作来看,C层的学生虽然句子简单,前后也无逻辑顺序,但是至少他把图片描述出来了,There be 句型也用正确了,所以也能得“优”。B层的学生句子明显比C层学生的句子长,但有一处语法错误,教师帮忙指出并改正就好。A层的学生选择写自己的房间,把知识运用于生活,而且在There be 后加了方位词,句子加长了,句式变丰富了,正确率也高。总之,不管是哪个层次,达到符合自己水平的目标,就应及时给予激励评价,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提高微写作兴趣

《课标》指出: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2]。因此,笔者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微写作的评价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给他人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主动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学生自评

每当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先进行评价。单词拼写是否正确,标点使用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等。当学生修改完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打个星级。在学生自评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又一次仔细地阅读了自己的作品,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他们一定都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生生互评

评价不一定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有时候教师可以下放权利,让学生也参与评价。学生间互评既是一项任务,也是一份信任。学生会因为老师的信任负责任地评价,在发现同学错误的同时反思自我,在发现同学的优点时借鉴学习,同时也巩固了已学到的知识。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会各得其所,既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1)巧设“微书”,互传互学

组织学生购买统一的笔记本,作为“微书”。鼓励学生每周坚持一两次,有话即长,无话则短,把自己的灵感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微书”可以自由在班级中进行传阅,同伴之间可以随意评价,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互相传阅和评价中认识自我,了解同伴。

(2)推荐“微星”,互惠互利

有了“微書”,学生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上面。单周的午间课,把AB层学生写的“微文”在班上朗读并请同学们一起交流,推荐单周“微星”。这样做既满足了AB层学生的成功感,又给C层学生作为范文学习。然后请C层学生自主修改,再找一位写作修改小师傅帮忙修改,在双周的午间时间再作交流,并推荐出双周“微星”。这样的交流互动使C层同学也能感觉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克服对英语写作的畏惧心理,调动积极性,增强写作信心。而对于AB层的学生来说,也在一次次帮助修改中进步与成长。

(3)开设“微文墙”,互评互赏

把学生自评、互评交流后推荐出的优秀微文经过美化在班级“微文墙”上进行展示。班级同学可以在展示区欣赏,学生在这里可评可写,可说可议,促进学生各种思维的碰撞。学生的微文得到肯定一定能极大地激发写作积极性,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产生进一步写作的动力。

评价是小作者对个人微文的一种解读与诠释,也是在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学生也懂得从优点和缺点全面考虑。其他学生可以针对这篇微文进行评论和回复,他们由此满足了写作时渴求的认同感和成功感,喜欢这种写作方式。

3.师生共评

在互动交流中,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课堂面对面师生共评,更有针对性。此时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或从句式运用和表达技巧上进行评论,给学生提供写作上的辅导。如:PEP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模仿Read and write写写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其中一位学生第一次写下的微文如下:

I like spring. 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 Its pretty. I often go on a picnic with my family.

笔者评价道:你能把书上的句子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微文中真的很棒,要是能开拓思维,把天气、衣着、自己真实的活动和想法写进微文就更棒了,若再能配上美观的图画,效果就大大不一样哦。

教师的提示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于是学生纷纷举手补充:

S1:Spring is warm, I can wear my beautiful dress.

S2: In spring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flowers are colourful.

S3: We can plant trees in spring. We can fly kites in spring, too.

S4: ...

在互相交流、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该生对自己的微文再进行了修改和美化,笔者发现,这位学生不仅能运用本单元词汇和核心句型进行语篇仿写,而且开始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丰富语篇内容,逐步走向独立写作。

总之,“师生共评”让学生的表达成为一种可能,而且对于那些平时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师生共评过程中传达的信息量大,运用性强,短小精悍,让他们也开始乐于表达。

三、展评活动新颖化,增强微写作动力

《课标》指出:教师要重视对写作的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3]。因此,根据学情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笔者对学生的微文内容评价进行如下设计。

1.开展评比,竞赛之中强动力

(1)评比之中赛成绩

当学生在自己的“微書”上完成一篇微文积1分,完成10篇时就发给他们一张“小作家”的喜报,通过积分制不断激励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进行总结,看谁的积分最多,给予一些奖励,如书籍、文具等,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注入动力。积分制的运用,一方面让学生纵向进行自我比较,通过努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另一方面,学生都想比同学获得更高的积分,横向的竞争也激起了大家的写作热情。

(2)评价之中展才华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及时总结反馈,评比和推荐最佳“微文”,定期可推荐“每周佳作”和“每月佳作”,学期结束时可推荐“最佳创意奖”“最佳描写奖”“最佳人气奖”等。让学生把每期写得比较好的“微文”进行自荐,再由教师挑选,最后打印成册,取名为《班级“微文”精品集》《学生优秀“微文”集》发给每位学生进行传阅。这样,学生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心里充满成功的喜悦,班级中出现了你追我赶发表微文的可喜现象。这个开放性的“微书”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不仅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3)设计之中闪亮点

所谓个人专辑就是当学生的微文达到一定篇数的时候,就可以给他设立专辑。根据每个学段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规定每学期不同数量的微文,五年级一学期达到12篇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专辑,六年级规定一学期要达到15篇才可以拥有自己的专辑。这种方式与积分制一样,同样促进学生的自我超越和相互竞争。

2.展示微文,体验之中强动力

“微文秀”时间用来展示交流班级学生的优秀微文。先由各小组组织交流,接着推荐组内“最具人气微文”,进行多层次展示、交流。

(1)年段秀

以年级为单位,每月评选出班内优秀作品张贴在指定位置以供年级学生阅读。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2)学校秀

学校秀不仅可以在年段展示,我们还能发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每班将优秀微文推荐给学校,由红领巾广播站小主持人朗读,或者每月一次将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橱窗里,供全校欣赏。

(3)校外秀

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向校外优秀刊物投稿。如:《小学生时代》《大嘴英语》《**教育》等刊物。班级中已经有部分学生成功投稿并发表。看到自己的英语微文被发表,学生的激动心情无法言喻。

(4)平台秀

近两年微信已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笔者利用微信这一平台,把学生的微文发在微信家长群请家长欣赏或点评,有时候让学生在自己或家长的朋友圈里发文,请同学、亲戚朋友等进行点评。跟着时代的步伐,让学生在习作后享受习作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微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倡导多元评价体系,使写作评价体系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将多元评价作为一个全新的写作评价模式引入我们的微写作教学,让学生在鼓励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赞扬中形成浓厚的写作兴趣,在体验中不断增强写作动力,在欣赏中不断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4,34.

[责任编辑:王 颖]

猜你喜欢
微写作教学评价小学英语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