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创客教育的桎梏与突破

2021-03-19 06:18杨翠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生

杨翠

摘 要 “创客教育”进入小学内部场域,冲击着教育变革的步伐,教育理论与创客实践的交互融合备受关注。生成论为诠释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生成过程提供了哲学意涵上的理论支撑和理性范导。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生成过程既是整体性的创新创造事件的聚合体,又是创客本真状态上的意义敞开,并蕴含着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张力的创客形态。小学生创客教育主要境遇着小学生创客的本体异化、创客课程的价值错位、小学生创客的认识偏狭等现实桎梏。为此,应当从小学生创客的本体疏导、创客课程的价值复归、小学生创客的认识矫正等维度驱动小学生创客教育的实践探寻。

关键词 小学生 生成哲学 创客教育 价值复归

《2018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提及,美国儿童以提供创造空间为典型做法的创客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式学习环境,并有效支撑学生的主体协作、批判思维、创新创造力、沟通解决问题等综合技能发展[1]。“创客教育”进入小学内部场域,冲击着教育变革的步伐,教育理论与创客实践的交互融合备受关注。

一、生成哲学视域下的小学生创客教育

生成论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坚持认为事物在现实社会的动态发展中生成自己的特征,而不是用既定的或预先形成的特征或模式来定义和概括事物的存在或发展[2]。生成论为诠释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生成过程提供了哲学意涵上的理论支撑和理性范导。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生成过程既是整体性的创新创造事件的聚合体,又是创客本真状态上的意义敞开,并蕴含着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张力的创客形态。一言以蔽之,小学生创客教育既是溢出传统儿童教育的创客事件,又是蘊藏创客生成的精神关切和创新诉求。生成哲学关照下的小学生创客教育变革不是静态凝固的,而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萌生、成长、壮大的动态发展之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创客教育是生成哲学现代诠释的有效依附载体,同时也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应然趋势和实然诉求。

二、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现实桎梏

1.小学生创客的本体异化

在一味追求新颖别致、创新观念的“作秀文化”的浅层光环驱使下,小学生教育被遮蔽在貌似繁荣景象之下,创客教育本体论意义上被“人为”修饰后的师生互动情境中逐渐失去了情感共振与深度交流,创客精神也日益异化为“水中月、镜中花”,创客实践活动掺入了表演成分,创客教育亦成为“抓人眼球”的改革噱头,小学生教育改革更是陷于近乎表层状态中迷失了前行的方向,最终引发小学生创客教育境遇巨大的挑战与肢解。因此,小学生创客教育整体规划欠缺,对待创客教育似乎呈现出一种悖论态度,既有因不愿教育改革回避之后的欣慰,又有创客精神缺位之后的恐惧感。从政府主体的维度来看,由于过于强调孵化和创业,而忽略了小学生真正推进创客教育和培养创客人才,小学生的创客运动与创客教育也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创客教育成果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与衔接渠道,也没有建立新市场主体的激励政策。创客经费是束缚小学生创客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小学生教育场域境遇着外在干预力量的挟持与内在创客精神的偏狭,最终导致了创客教育本体异化和功能遮蔽的不良倾向,教师也不能真正摆脱创客教育的现实羁绊。

2.创客课程的价值错位

创客课程是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背景下对传统课程体系的重构,主要类型细分为机械制作类、电子设计类、程序开发类、电子器材类、工艺创作类、人文艺术类和科学探究类等七种[3]。创客课程蕴含着创客教育的精神文本与创新向度的意向性,可创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非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是跌宕起伏、筚路蓝缕的。与传统课程相比,创客课程具有跨学科的优势,具有明显的整体与融合趋势。然而,目前许多创客课程的设计开发并没有体现出跨学科的本体优势。甚至有些人简单地把创客课程看作是那些技术性、操作性的应用课程,并认为3D打印课程、机器人课程、Scratch编程课程和Arduino开源软硬件课程都属于创客课程。技术和教育资源应当作为创客课程实施的有形载体和驱动力,然而,如果技术教学和教育资源只停留在项目移植层,而不是把技术资源作为教学工具与有效路径来达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思维驱动和创意激发,则很有可能会偏离创客教育的预设轨道与本体初衷[4]。囿于传统狭隘的思维范式,创客课程被教育现实中的工具理性所遮蔽,在“符号编码”过程中陷入了价值危机窘态,课程价值理性境遇阻隔。理性的“单向度膨胀”造成了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之间的层级失序,尤其是在工具理性过度膨胀的现实教育中,功利教育愈发凸显,课程价值导向日渐式微,致使小学生对创客课程的理性价值被束之高阁,引发创客课程的价值错位的现实桎梏。创客课程的价值错位是对小学生教育场域课堂教学源始状态的一种屏蔽与隔离,虽然不至于陷入小学生创客教育实施“空洞化”的困境,但是难以映射创客实践活动应有的文本载体及其运演逻辑。

3.小学生创客的认识偏狭

小学生创客教育是内外交互生成的综合育人载体,“创客精神”之内在与“创客活动”之表象间逐渐形成水乳交融且交相呼应的密切关联网络,籍此出现了小学生创客教育认识偏狭的现象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学生创客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隐忧。受升学选拔过度前置的影响,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成绩至上的理念根深蒂固,导致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动力不足,创客教育的本体价值在小学生育人过程中的发挥悬而未决、融而未合,创客精神日益“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偏离了教育预设路线,也可能陷入“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小学生创客教育推进过程中境遇诸多隐形力量的阻隔,一定程度上可谓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作为教育主体的小学生可能陷于无法挣脱的场域关涉性的发展窘态当中。不少小学生的创客理性遭遇内外环境的交织干预,可能被诸多价值偏见、虚妄认知所蒙蔽,自身出现了认识上的偏狭,创客实践行动过程中呈现出策略取向偏差。

三、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突破实践

1.小学生创客的本体疏导

小学生创客教育不仅是客观性的创客实存,而且是一个创客精神的符号认同和意义建构的生成过程。小学生要摒弃“作秀文化”浅层光环,挤出创客实践活动中掺杂的“水分”,进而提升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情感共振与体验生成。创客教育的生成构建需要秉持工匠精神和保持创客理念,构建人人都能参与、处处都能创造的创客生态空间,把握学科教学主体地位,融合教学多维空间,以学习制品为目标,转变学习方式,最终以促进创客教育从边缘实现融合生成,确保创客教育运行生成和可持续发展。将创客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以达成创客教育向创客式教育的有效转变,既是满足人类从知识传承到知识创造的本真诉求,发挥信息支撑主导作用的应然选择,又是实现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然需

要[5]。与此同时,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推进创客教育与培养创客人才,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创客教育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与衔接路径,建立创客市场的主体激励政策。借鉴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我国小学生的创客教育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对生成过程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加大创客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创客活动的空间资源。小学生创客教育须要释放本体功能,引领传统教育改革的方向,寻回小学生发展的迷失倾向,从现实创客教育本体异化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祛除创客教育实施的外部“污垢”,最终实现创客精神的回归和澄明。

2.创客课程的价值复归

创客课程的核心就是将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为现实的教学,即“创课=想法+做法”。创课是一项复杂性的創新综合体,呈现出创想法、创教材、创设计、创教学、创反思、创发表等六个环节,它们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回环、相互印证的“六创合一”圆形环链[6]。创客课程的理性生成需要摆脱教育现实中工具理性遮蔽窘态,妥善处理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之间的层级序列,凸显知识“符号编码”生成过程中课程价值理性,体现出设计开发中的跨学科本体优势,进而促进创客课程的价值复归。价值复归是一个交互生成的价值指向,而不是一个规约性的实体架构,愿景中的创客课程映射着创客实践活动应有的文本载体和运演逻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小学生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空洞化”困境。创客课程的编码逻辑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知识形式逻辑,而是知识生成逻辑的价值化彰显,到处弥散着知识价值的生成“印记”,因此,创客课程体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创客教育的学科特征和专业跨越性决定了课程目标的“整合性”,创造性思维决定了课程目标的“生成性”,成果导向决定了课程目标的“意向性”[4]。小学生创客课程不是罔顾外在的“孤芳自赏”,不仅蕴藏着创客知识的导引向度,而且内隐着学生的精神价值的伦理审视,即创客课程对个体主观存在的情感生成与价值关照。

3.小学生创客的认识矫正

小学生创客教育的生成本质上并非一种偶然的契机,不能对教或学有所偏狭,更不能顾此失彼,而是要认识共契中形成创客精神的理性共识。认识理性不是一种形而上意义中的逻各斯(logos),而是主体发展、认识生成的内在理性逻辑,是把存在主义所指涉的认识偏狭转变为一种认识论意涵中的认识矫正。对小学生创客教育的认识矫正并非是对创客精神弱化的过度诠释,而是对创客教育的本体内涵与价值意义正境遇着认识偏狭化的一种认识论忧思。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教师对创客教育的偏差性认识,更新创客教学理念,挣脱“后应试教育”的束缚,引导并矫正小学生的创客教育认识偏狭,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动力。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创中学,真正改变了行动主体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角色,改变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层级关系,也解决了主体悬置的教育窘境,既注重教育实践推进中重塑创客思维和主体行动之间的互动联系,促进学习活动的创造和深入进行,又试图超越现有理论的不完整样态,从而实现教育理论的生成重构[7]。创客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内驱力是小学生主体的“本源性”发展,即创客精神的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是一种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学习实践,最大的魅力在于分享、合作与和谐,进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生成创造能力。小学生要丰富创意项目与创新活动的推进路径,淡化纯粹的创客目的工具性,以还原创客教学本然生成的“生态链条”,释放创客教育课程的本体功能,提升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

承上所述,小学生创客教育不是坐而论道式的深思玄谈,而是借助创客实践和行动探索来推动小学生运用综合知识、激活创客精神、训练创新思维和生成创造能力。生成哲学视阈下小学生创客教育促成创客精神的意义空间动态阐释,充盈着创客活动客观而又充实的实践内涵,避免创新思维存在的虚空生成。小学生创客教育在理性规约中实施创客课程,在创客精神彰显中优化创客教学,在创新孕育中施展教师引领,在创造活动中形塑学生创客能力素质。为顺应创客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创新创造的实然诉求,小学要致力于超越创客教育的现实桎梏,促进生成哲学范导下创客教育的实践探寻,最终趋向小学教育发展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1] NMC.New Horizon Report:2018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EB/OL].[2018-08-16]. https://library.educause.edu/~/media/files/library/2018/8/2018horizonreport.pdf.

[2] 张广君.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核心观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02):30-38.

[3] 赵慧勤,王兆雪,张天云.面向智能时代“4C能力”培养的创客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STEAM理念的实施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01):104-112.

[4] 刘文良,刘旸沛筠.创客教育“创课”体系构建的困惑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0):82-84.

[5] 吴焕庆,武传震.创客式教育:创客教育从边缘走向融合之路[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1):121-126.

[6] 孙建锋.有一种课叫“创课”[N].中国教师报,2015-10-28(007).

[7] 陈荣,郑旭东.人的不完备性及其超越:创客教育何以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05):39-45.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农村学校创客教育发展之路
创客教育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