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应美珍
《认识底和高》是学习图形面积的开始,也是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关键。这是一节认识图形高的概念课,概念的教学要符合概念形成的一般性规律,学生在学习概念中也存在一定的认知规律,教学就要顺着这些规律因律而动。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关注学情,顺应认知规律,注重积累和经历。
本课从“身高”入手,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抽象出图形的高做好铺垫。先通过“说一说我们是怎样量身高的”“身高的测量与什么有关”等问题,初步认识身高的一些特征,然后尝试量一量图形的“身高”,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新课伊始就创设一个量“身高”的情景——这些图形在比谁高,请你们来帮忙量一量。教师准备好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硬纸板各一块。(如图1)
图1
第一步:说一说,在量身高时要注意什么?(站直站稳,量到最高点)
第二步:怎么给锐角三角形量“身高”?请你操作一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要注意什么?
先让一位学生来量锐角三角形的高(如图2),一条边和水平线重合,将标度尺从上面往下移,直到碰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顶点到底边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
还有第二种量法,换一条边和水平线重合,就量出了第二条高。类推可得,三角形有三条高。
测量之后让学生在纸板上试着画高,说说画的过程,即从最上面的顶点出发,画下面水平线的垂线段,也就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画它对边的垂线段。(选择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是画在三角形内的。观察可得,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图2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是概念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抽象出本质属性的可认知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两种重要的表征形式:文字表征和图象表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高,不仅是要理解高的概念,也就是用文字来表述什么是高,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学会画高,画高和理解高的概念是同步的。
同化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演绎法思维方式,是学生主动建构的从一般概念推出特殊情形。这节课的同化基础就是学生关于“身高”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在学习中,从易于表征的“量身高”开始学习三角形的高,接着基于三角形的高进一步学习梯形的高,学习效率比较高。
形成法就是探究法,其思维方式是合情推理之一的归纳法。认识高的整个过程就是观察、抽象、归纳出本质属性的过程,也是概念学习中的形成性学习。学习三角形的高就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从动手测量图形的高到画高,再抽象出高的概念,体现了数学归纳的思想。
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在给钝角三角形量高时,先用最长边与水平线重合来量,接着量另两种情况,摆稳后,发现高不能画在三角形内了,从而产生困惑:高可以画到三角形外面吗?这是思维的拓展,是一次认识的飞跃。标尺不能往下移动了,水平线到标尺的距离就是高了,画出来的线是在图形外面的。(如图3)
测量了三种三角形的高,学生可以抽象出:三角形的高就是一个顶点到对边之间的距离,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高的画法与以前学过的“过一点画一条线的垂线”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新知和旧知的联接点。
图3
在学习的发展上,比较初级的是知觉水平的学习,就是学习过程中对高的直观描述,特别是对高认识中存在的“高是竖立的”表象认识。思维水平的学习就是能够进行迁移,认识到高和底不但是垂直相对的,而且即使变化了位置,也能作出判断,理解层次提高到“底和高不一定是平直的,可以是斜的,可以在图形的外面”等等。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垂直”时设计如下环节:把三个三角形用吸铁石贴到黑板上,观察并想象:刚才我们在画高的时候都是顶点在上面,底在下面的,所以画出的高都是竖直的。看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三条高,发现有些是斜的,为什么?(每条高都是和相对应的底是垂直的,底不跟水平线平行了,高就不竖直了)斜的底边上的高怎么来画?(过斜边对面的顶点向斜边画垂线)这样学生的认识就更全面了,当图形不能转动时,画出来的高不都是竖直的,进一步强化了底和高是相互垂直的这一本质特点。
在教学安排上,要关注不同层次的渗透,渗透中采用螺旋上升,学生的思维在理解底和高的过程中要多次小脚步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更有利于概念的同化和形成,让学生既不觉得跳跃性大,也不觉得内容没深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
教学环节涉及如下:观察三种三角形的三条高,你有什么发现?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比较容易看出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也相交于一点,比较难发现的是这个点就是直角的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也相交于一点,这一点需要将三条高延长才能看到。
概念学习源于直观抽象,抽象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经验,多样化表征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要从“学生”和“学习”两个角度来阐释,以学生的基本经验为教学的出发点,重视并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才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思想,是有效学习的开始和基础。学生的学习除了要立足于基本经验外,还要遵循基本的认知发展规律,也就是儿童学习的发生、发展规律。尊重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也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是真正对学生和学习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