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煊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阅读写作融合教学现状”“阅读与写作融合方法”“读写结合未来发展思考”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读写结合质量、完善学生素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三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探究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充分落实读写融合教学,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成为教育教学之中一大方向。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充分感知高三学生的学情状况,吸纳高中教学大纲,做到核心素养教学下,真正培养学生读写结合能力。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能够提炼专题教学的相关要素,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在此背景之下,真正将读写结合运用到实际作文教学之中,通过阅读解决学生作文写作难、创新难等问题并且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供大家有所借鉴。
一、阅读写作融合教学现状
阅读与写作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专题,在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单一主题的深化教学,比如:阅读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多集中在单一的篇目梳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对写作教学,任课教师多会采用统一指导,针对学生错误查漏补缺,这样一来无法真正促进学生形成知识关联化认知。任课教师通过进行“以读促写”教学和学习方面的调查,总结出以下“以读促写”教学现状,其教学设计主要来源于课外教学参考书目、教材相关内容、网络等,而较少进行独立设计。故而读写结合尚未在高三语文课堂之中扎根。这需要任课教师能够设定充分读写融合探究任务群,指导学生能够从基础到发散全面地深化学生整体阅读学习的相关思维,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阅读与写作融合方法
(一)从人物出发,触摸文章深度
人物作为阅读的核心,亦是写作之中的关键要素,丰满的人物形象通常能够让读者感触良多,仿佛这是生活之中活生生的伙伴。在读写结合专题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当从人物性格出发,全面解析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充分把握人物特征,运用在写作实例中,丰富写作层次,充分佐证写作核心观点。例如:在《鸿门宴》一文阅读的过程之中,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人物性格,通过“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和“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等相关句子可以看出项羽自信心强、重守约重仁义,仍有些刚愎自用的性格。而通过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能看出刘邦能够忍辱负重、权衡利弊、敢为善变的性格特征。如遇到“历史人物”相关专题的作文写作时,有学生会写道:“中华百年,英雄人物如数家珍,而在我看来项羽是我心中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时光迁移,千百年来乌江边呜咽的清风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着英雄的故事,感动我们一代代学子。”还有学生写道:“乱世枭雄一词意义深厚,在我看来刘邦雄韬伟略远被大众所忽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翻开历史的印记,他让大汉王朝留下了永不褪色的一笔。”这样一来,强化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把控,有助于学生将阅读体验真正融汇于写作。
(二)从情节出发,感悟文章脉络
情节是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或是低沉,或是惊喜,都是因为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全面把控的情节起伏才能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真正做到与文章产生共鸣。在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把握阅读脉络,并将此运用在自己文章创作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艺术美感,提升作文质量。以《故都的秋》一文教学为例,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第一部分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多种自然风貌来赞美北国之秋;最后一部分则是总括全文,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通过总—分—总的形式,凸显了作者情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则会吸纳这一写作方式,开端点明主题,中间要浩荡,结尾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这就是要求开篇如同凤头一样,要做到文章华美,提炼中心主旨意思。学生在相关写作中,也要做到内容丰富,可以活用范文之中的小故事,佐证相关主题。文章结尾要如同“豹子尾巴”简短有力,概括与升华主题。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实现情节脉络影响作用,助力提升发挥学生读写结合水平,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与探究。
(三)从修辞出发,体会文学美感
恰当的故事情节运用、适宜的修辞手法能够充分体现作者的所思所想,良好的修辞能够提升学生阅读感悟,增进阅读共鸣。这同样是读写结合专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作文之中活用修辞,既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强化作文质量,对于提高作文分数助益良多,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修辞手法的深入研究,带动学生实现读写结合,综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以《阿Q正传》这一小说阅读为例,任课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认为小说故事中哪些句子让人记忆深刻。有学生说:“阿Q以如是等等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地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地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此时任课教师可以进行解析,这是细节描写,通过主人公生活之中小细节入手。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觉得人物活灵活现。此时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之中也会熟练运用细节的创作手法,如学生在考试失利后在日记中写道:“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在天空,只有几只低飞的小鸟,我看着眼前的一切觉得恍恍惚惚,从未有过的低成绩如同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我的肩膀,心中一阵阵锐痛。”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方式,学生能够充分形成读写结合相关思路,发挥专题教学的关键价值与意义。
三、读写结合未来发展思考
(一)加深阅读厚度,设定专题活动
拓宽读写结合教学只靠任课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任课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小组,让学生与学生形成全面认知,这样一来既能有效缓解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形成读写结合思辨才能,进而在以后整书阅读的过程之中汲取文学重点充分为自己所用。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搭建读写活动小组,每一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整书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例如:有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后深受启发,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辈出的年代,学生似乎也深受感染。他们在读书笔记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一位人物似乎都能触及心灵,羽扇纶巾、足智多谋的诸葛先生或许是一代人追求的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我们同样羡慕一身白袍、锐不可当的赵子龙,七进七出救少主,一心只为蜀汉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会针对战争场面、权谋过程进行标注,一篇篇笔记感悟更像是阅读的脚印,见证着每一位高三学子奋斗的历程。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真正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掌握写作思路,感受文本写作手法,充分在阅读之中汲取写作养料,这样一来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写作”便更加得心应手了。
(二)营造良好校风,深化学生素养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从根源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读写结合未来发展探究的全新方向,只有在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读写相关主题的学习中,增加阅读数量,提升写作质量,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学语言和思想的价值,获得自身精神的陶冶,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欲望。笔者校园内划分出两块公共版块,一块设定名著阅读书目,学生们可以自发写下推荐原因。如有学生推荐《人间词话》,她的推荐语写道:“作品是百年来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美学经典。作者运用传统的词语形式及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新的观念,开创性的梳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徜徉在诗的海洋中呢?”此时学生们还可以对自己想看的书目进行投票,对于优秀推荐语进行表扬。另一板块则由师生双方共同记录阅读心得。如有语文教师带头阅读《鲁迅文集》,他在心得感悟之中写道:“谈及鲁迅,学生们的印象都来自课本,他始终秉承着一颗中国心,深怀着对于国家的爱,他说: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对于学生,他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作为时代先锋的先锋者,鲁迅先生的民族之魂需我们在他的作品集中不断抽丝剥茧。”通过良好校风的深化,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深度学习,真正推动读写教学的相关探究,让知识充分融汇在一起,实现语文素养的养成。
结束语
读写结合能力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常言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所阅读的多种多样的文章,能够为写作提供多样而丰富的写作素材。与此同时,当我们在阅读时,必然会深入文本之中,跟随文章的写作思路去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思想内涵、写作手法。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能够广泛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开拓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学生內心状况,真正实现促进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融合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真正提升每一位高中学生的读写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02(6):39-40.
[2]郝向华.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1(2):76-76.
[3]洪租臻.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04(3):228-229.
[4]锁明韩.立足课本,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为例[J].国际教育论坛,2019,02(4):71-72.
36045019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