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白茹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优秀的经典诗歌作品,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韵律优美的特点,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鉴赏能力做出了更高要求,仅靠教材中的诗歌内容难以有效支撑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中的诗歌为核心,组织群文阅读活动,整合课内外诗歌教学资源。本文对群文阅读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希望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群文阅读;意义;策略
诗歌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一直是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材中的诗歌内容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他们了解大量的诗歌作品,并通过对课内外诗歌的整合学习,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诗歌的篇幅较短,意味深远,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不会占用额外的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诗歌。因此,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有着较强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诗歌学习的效果。
一、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诗歌作品的篇幅较短,语言简练,再加上许多经典诗歌的创作年代久远,社会环境与现代大不相同,导致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较高,可能会形成畏难情绪,提不起学习诗歌的兴趣。群文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诗歌资源,以议论、互动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同时,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学过的诗歌作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新的诗歌作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群文阅读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如诵读、泛读、精读等,可根据学情和诗歌作品的特点灵活选用,有助于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诗歌阅读学习方法,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形成更高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审美鉴赏能力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培养目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主题内容,还要培养他们深入解读品味诗歌的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诗歌赏析是有一定难度的。诗歌作品通常体现着作者的理想与情感,反映了创作时代的特征,还会经常用到一些意象或典故,如果学生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往往难以把握诗歌的真实含义。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引入作者的其他诗歌作品,或引导学生阅读具有相同意象的诗歌等,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品质
传统的诗歌教学比较重视文本内容,以教师的讲读为主,不利于学生本身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其形成思维定式。在群文阅读的诗歌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交流,表达自己对于诗歌作品的个性化见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参资料或教师的看法。教师作为群文阅读活动的主导者,通过抛出问题、设计活动等不同的手段,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探索和学习,但不对学生的思考过程做出过多的约束,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的空间。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会被文本内容所束缚,而是结合课外资源和自身经验,产生独特的见解和想法,这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思维、辩证思维等具有综合提升的作用。
二、群文阅读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诗歌文体特点,设置群文阅读议题
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议题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选文、阅读、讨论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围绕议题开展。在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詩歌的文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议题。诗歌可以根据题材进行划分,如田园诗、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等,教师可根据所教诗歌的题材,设置群文阅读的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同题材的诗歌作品,对该类型的诗歌形成多元化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过零丁洋》时,教师可以围绕“爱国诗歌”设置群文阅读的议题,并围绕这一议题搜集相关的诗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春望》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诗歌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报国志向?在表达手法上有哪些区别和共同点?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爱国题材诗歌的理解。
意象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被称为“诗歌的灵魂”,但意象的理解往往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从诗歌中的意象入手,设置群文阅读议题,引入含有相同意象的诗歌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形成多元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各种意象。例如:在教学《梅岭三章》时,第二章的第一句为“南国烽烟正十年”,教师可设置“烽火狼烟”的群文阅读议题,让学生搜集带有“烽烟”意象的诗歌,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沙平虏迹风吹尽,雾失烽烟道易迷”。通过对多篇相关诗歌的阅读,让学生明白,“烽烟”“烽火”的意象代表战争的含义,同时也用于描述边塞风光,表达保卫国家、思念远亲的情感。
(二)师生共同搜集诗歌,组织群文阅读文本
在诗歌群文阅读中,文本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既要与课文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又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才会有对比阅读分析的价值,能够对课堂目标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群文阅读中的文本不是随意实现组合,而是要呈现出特定的规律。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选择文本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从自己的理解出发,主动搜集相关的诗歌作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可以确保群文阅读的作品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参与群文阅读的积极性,增强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学生是群文阅读的主体,所以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组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中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但无意识记忆仍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印象较深,对于晦涩难懂的内容难以记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在提出议题后,让学生主动去搜索相关的文章,在课堂上分享交流,然后选择比较符合班级学生兴趣和理解能力的几篇,作为群文阅读的材料,避免诗歌作品理解难度过高,反而延误了教学的进度,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例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关于送别的诗歌,尽量从中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作品,如《别董大二首》《赠汪伦》等,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对比阅读,理解送别诗的基本特点即可。
(三)设计群文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学进度的调控非常重要,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不能采用灌输讲授的方式,而是要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入深地理解议题。诗歌的篇幅短小,不需要在阅读上花费太多时间,教师要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群文阅读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读完几篇作品,重点是把握作品之间的联系,总结文学鉴赏与创作的规律。因此,在诗歌群文阅读中,教师要根据所选作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不同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相互比较深化诗歌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十五从军征》时,可选择《从军行》《凉州词二首》《阁夜》等作品,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说起战争,你会想到什么?在这些作品中,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分别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什么样的态度?假如你出生在诗人生活的年代,你会怎样做?”通过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阅读和讨论的积极性,使其在互动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产生思维和见解上的碰撞,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对诗歌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刻的认识。
(四)落实读写共生理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写作可以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悟,让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写作手法、思想情感等真正转化成为自身的素养。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读和写作为独立的两部分进行教学,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悟、学习的知识,缺乏表达和运用的机会,在课后很容易忘记。因此,在诗歌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落实“读写共生”的理念,适当地开展一些写作训练,让学生以书面的方式呈现自己的阅读心得,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巩固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发展。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来表达情感,如“北风卷地”“八月飞雪”“愁云惨淡”“辕门暮雪”等,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送别时的不舍情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而借景抒情也是送别诗中的常用手法,如《别董大》中借“黄云白日”“大雁”“雪”等景物来表达离别的心情;《赠汪伦》中借“桃花潭水”比喻友人之间的情谊;《芙蓉楼送辛渐》借助“寒雨”“楚山孤”营造凄清的氛围。教师可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活动。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上一次与亲朋好友分别是什么时候?周围有什么景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以诗歌的方式,将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描述出来,尽可能做到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使学生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感受送别诗的特点,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结束语
诗歌是中学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仅靠教材中的诗歌已然无法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教师应当以教材中的诗歌为核心,根据其题材、意象、风格等确定议题,并与学生共同选择群文阅读的作品,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他们的诗歌阅读视野。还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使其牢固掌握诗歌的特点与写作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增强诗歌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虹萍.初中语文诗歌赏析复习之群文阅读策略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18):194.
[2]许燕鑫,代顺丽.以意象为议题进行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42(3):133-136.
[3]陈加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诗歌教学群文阅读策略初探:以刘禹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J].考试周刊,2021(28):27-28.
[4]徐宁.“群文阅读”教法下初中古代诗歌议题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7(33):124.
396650190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