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设召
(佛山市人民政府机关门诊部,广东 佛山 528000)
针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因手术对于患者机体的创伤性较大,因此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在常规西药治疗之外,合理的中医治疗措施,同样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1]。为探究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本次研究抽取30 例患者,分析阳和汤加减联合桂枝茯苓丸、益母草、马鞭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抽取我单位2018 年5 月至2020 年4 月期间收治的3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共15 例,给予药物米非司酮片,年龄范围30~51 岁,平均(37.11±3.95)岁,病程1~5 年,平均(2.33±1.16)年;观察组接受讨阳和汤加减联合桂枝茯苓丸、益母草、马鞭草治疗方式,共15 例,年龄29~50 岁,平均(36.16±3.89)岁,病程1~6年,平均(2.45±1.45)年;两组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合并糖尿病、甲亢等功能性疾病者、存在影响生殖内分泌药物使用者、存在妊娠需求者、存在严重药物过敏史者、认知、行为、精神障碍者。其一般资料经临床对比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满足对比需求。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选择药物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202,规格:25mg,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出品),首次口服2 片/次、每隔12h 加服1 片,每次服药后禁食2h,维持给药1 次/d。
观察组接受讨阳和汤加减联合桂枝茯苓丸、益母草、马鞭草治疗方式,具体内容如下。阳和汤组方:白芥子10g、肉桂5g、熟地黄30g、鹿角胶10g、麻黄6g、甘草10g、莪术15g、干姜10g、锁阳10g;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贫血者加黄芪30g、桂圆肉10g;经期加牛膝15g。同时添加益母草10g、马鞭草10g,将其混合后,以水煎服,取水400mL,1 剂/d,2 次/d。在此基础上添加桂枝茯苓丸(国药准字:Z20027562,规格:126s,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包括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等药材,口服,9 丸/次,l~2 次/d。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子宫肌瘤缩小超过50%,未见相关并发症出现,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子宫肌瘤缩小在30%~50%之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即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子宫肌瘤缩小不超过30%,存在相关并发症,即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治疗有效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
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腹泻、潮热。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肌瘤大小对比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直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潮热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40.00%,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子宫肌瘤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本质上属于良性肿瘤,但仍旧存在恶变风险;子宫肌瘤多发于已婚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将逐渐增高,其临床症状多见于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白带异常、腰腿酸痛,一旦治疗不当,还将导致患者宫腔变形,引发不孕、流产等严重后果[2]。
截止目前,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并未完全明确。临床一般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良妊娠史、长期吸烟、酗酒等[3]。同时,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低下,同样有极高的几率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从而促使子宫肌瘤的发展[4]。临床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阴道出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将促使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其阴道出血量可根据病灶的大小及侵犯间质血管的具体情况而变化,发展至晚期,病灶将侵蚀至患者大血管,从而造成大出血。同时,子宫肌瘤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多数有阴道排液增多,多呈白色,为水泔状,存在明显腥臭。晚期因癌组织坏死被感染,可有大量的泔水样的或者是脓性的恶臭白带,同时,根据病灶累及的范围可出现不同的继发的症状,邻近组织器官及神经受损的影响下,将促发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而肿瘤压迫或累及输卵管甚至可导致输尿管梗阻,造成肾积水及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药物,但其本质上属于抗孕激素药,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对女性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损伤[5]。米非司酮是一种典型的前列腺素,作用原理为阻止维持子宫内胎儿着床部分的激素供应,使胎儿无法获得营养和生长。若缺乏此类激素,子宫便无法支持妊娠,子宫内的内容便会排出来。临床研究证实,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相关,原本用于防治胃肠道因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导致的溃疡。一般是在米非司酮之后连用两整天 米索前列醇完成医学流产过程。
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阳和汤加减治疗方式效果理想,其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子宫肌瘤在中医领域中属于“石瘕”、“症瘕”、“崩漏”之范畴,多因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致,临床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因夫妻不和,势必伤及七情,七情内伤,气机不畅[6]。由此可见,阳和汤加减治疗在联合益母草、马鞭草的基础上,可有效驱散阴结、破血行滞,行气活血,消积止痛。而桂枝茯苓丸中的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等药物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改善血瘀,消除子宫肌瘤的病理表现,增加子宫充血效果,达到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桂枝茯苓丸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消症之功效,主治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7]。另外,其能够充分发挥益母草、马鞭草的药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含有硒和锰等微量元素,可抗氧化、抗疲劳;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散瘀之功效,凉血、散瘀、通经、清热、止痒,同时也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辅助药材,在本次研究中,阳和汤加减联合桂枝茯苓丸、益母草、马鞭草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达到通阳行水、改善气血[8]。由此可见,阳和汤加减联合桂枝茯苓丸、益母草、马鞭草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表现效果,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方式优势明显,能够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病灶组织大小,降低恶心呕吐、腹泻、潮热等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更高[9-10]。
综上所述,阳和汤加减联合桂枝茯苓丸、益母草、马鞭草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肌瘤大小,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