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群,黄俊明,李铮宇,彭北生,朱富达,陈嘉胜
(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台山 529200)
结肠癌是原发于结肠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1]。中、晚期患者因为其消化道功能受损,加之受到占位效应的影响等,容易出现肠梗阻这一并发症,增大了结肠癌患者的死亡率[2]。随着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结肠癌确诊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关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分为外侧入路和中间入路。从理论上而言,后者能够防止手术中肿瘤通过脉管播散,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远处转移风险,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较高,手术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互”字形游离技术相比较于中间入路,降低了血管处理的难度,提升了手术质量,为结肠癌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本文将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互”字形游离技术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在2018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单发右半结肠癌患者中,选取55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28 例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互”字形游离技术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外27 例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中间入路)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男性15 例,女性13 例,年龄42~73 岁,平均(57.58±10.62)岁;肿瘤部位:回盲部7 例,升结肠13 例,肝曲肿瘤8例;TNM 分期:Ⅰ期8 例,Ⅱ期14 例,Ⅲ期6 例。对照组:男性15 例,女性12 例,年龄43~72 岁,平均(58.11±10.85)岁;肿瘤部位:回盲部8 例,升结肠12 例,肝曲肿瘤7 例;TNM 分期:Ⅰ期7 例,Ⅱ期13 例,Ⅲ期7 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肿瘤部位分布情况和TNM 分期分布情况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建立CO2气腹,置入腹腔镜后探查患者腹部组织情况。在患者脐部左侧穿刺并作主操作孔,于左右麦氏点以及右下腹作辅助操作孔。
研究组:先确定“互”字下方的“横”,提起末段回肠,将小肠背侧系膜切开,从下腔静脉腹侧将十二指肠水平部掀起,后将其从结肠系膜松解,切开Tolodt 融合筋膜,显露胰腺,并沿该平面游离十二指肠降部,以“互”中间“撇折”代表十二指肠降部以及水平部,并沿其与胰腺表面向内侧头侧游离,显露可见动静脉后停止游离,主要为后续游离回合做准备。以“互”字最上横标示患者的胃结肠韧带,在胃网膜血管弓内或者弓外切开,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在弓外切开。以“互”字“横撇”中的“横”标示胰腺,显露胃结肠干各属支血管,待内侧会师后再行离断;“横撇”中的“撇”标示肠系膜上静脉,沿回结肠血管以及肠系膜上血管交角将肠系膜全层切开,打开胰腺下缘显露胃网膜右根部,同时切开横结肠系膜根部,肠系膜上静脉显露,寻找结肠中动脉根部。循胃网膜右静脉寻找Helen干,清晰显露胰腺钩突,右结肠动脉及胰前静脉。随后清扫胰腺前方淋巴脂肪组织,提出病变肠管于腹腔外结束切除。
对照组:将大网膜向头侧肝胃移动,将小肠想左侧移动,于回结肠血管下缘将肠系膜切开,沿Tolodt 间隙分离,寻肠系膜上静脉,向上沿十二指肠水平部和胰头表面分离,以此结扎血管。随后自下而上将小肠系膜、右侧侧腹膜、肝结肠韧带和胃结肠韧带分离。于中腹部开一5cm 切口,脱出游离肠管,进行切除吻合。
统计两组的手术质量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情况、清扫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和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头3 天平均引流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术后早期肠梗阻、输尿管损伤、乳糜漏、肺部感染、伤口感染[4]))。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切缘净率、清扫淋巴结总数、阳性淋巴结数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手术质量[n(%)]
且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引流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肿瘤的根治是肿瘤专科外科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探索着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的手术方式。
在本次研究中,与采用中间入路技术下的患者相比,采用“互”字形游离技术的患者,其手术质量指标和术后恢复指标均更优,表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互”字形游离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手术治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在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时,无论选择中间还是外侧入路,均会在中途将Toldt 融合筋膜切断,而其与“互”字相似[5-6]。在“互”字形游离技术中,通过利用“互”字的每一个笔画以及对相关区域的阐释,确定了游离的起点与止点,明确了切开线、游离面。与采取中间入路方式所进行的手术相比,“互”字形游离技术就好比腹腔镜操作中的开腹时代右半结肠切除术,其操作相对简单,难度更小,手术更容易成功[7-8]。在采取中间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时,要做到正确地从回结肠血管以及肠系膜上血管交角处切开进入间隙,其难度较大,具有一定失误率,尤其是在对肥胖和局部粘连组织结构不清患者进行切开进入操作时,难度进一步增大。在应用“互”字形游离技术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在将胃结肠干属支血管充分显露后并没有立即做处理,而是在中间入路完全解剖清晰后再进行了处理,这样大大降低了血管处理难度,良好地控制了患者术中的出血风险[9-10]。并且由于手术中已经将血管属支分离出来,即使在处理血管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出血,也不会对该血管相邻脏器、重要血管产生误伤,确保了手术安全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互”字形游离技术的应用,能够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升手术成功率和质量,并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