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樱芝
(重庆高新区康居西城小学 重庆 400000)
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探索欲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传统的自主语文学习中,教师更注重引导孩子去关注文字表述的内容。密密麻麻的文字内容,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耐心,降低了探索兴趣。思维导图恰好相反,它把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成图的表现形式。学生可以用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图形、符号绘制思维导图,让知识具体化和可视化。思维导图在对文字进行图像化处理时,手脑并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其过程也充满了乐趣。这样的学习去掉了学习的正经和严肃,更像是在玩。只通过玩耍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愉快的事儿。
此外,一幅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色彩鲜明的思维导图往往看起来更像一幅艺术品,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被动接受“灌输”向主动自觉学习转变。由此可见,绘制思维导图的图示性学习比单纯的文字学习更能激发兴趣。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刺激思维的主动参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一般采用体验式的方法学习,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在建立思维导图过程中,他们要学会提炼关键词,找到中心,还要学会建立某种逻辑联系。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综合等,逻辑思维、联比思维、聚合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都会在不断训练中得到提升。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制图与知识内化有机统一的过程,它是手脑并用的结果。绘制思维导图既有外在的直观动作,还在思维的指引下对知识进行转化、表达。这种学习方式并不需要教师从始至终的全盘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很容易形成自觉意识和稳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一旦学生具备了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就拥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在多次实践以后,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个性,针对不同内容变更形式,探索出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作品[1-3]。
思维导图用图形的方式表征人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借助这种工具,学生可以开展诸多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包括自主预习、知识整合、自主复习、整书阅读与梳理、习作提纲绘制、群文比较阅读等。不同年龄层、不同学习阶段,思维导图所使用的范畴也会有所不同。
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文预习为例。
预习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又容易被师生忽略的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的预习布置都是“口头作业”,预习任务都停留在让学生做一些课文的“表面功夫”,如标注自然段、理解生字词、概括主要内容等。由于预习作业本身的模糊性,教师也就很少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也就很难知晓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便检查,也会直奔答案,忽视生成。因此,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预习课文,能够具象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生成加工”和“问题解决”。比如在预习萧红《祖父的园子》(节选)时,可以让学生对其中表现园子自由的段落绘制思维导图。要求抓住段落的中心进行创作[4]。
高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发现这段文字的中心:“都是自由的”。围绕“自由”,作者分别描写了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等景物的自由状态。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维导图训练后,就会熟练地提取出这些景物的关键词,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并列关系。这样一来,思维导图就能够很清晰地绘制出来了。
(《祖父的园子》节选)
当然,除了对重点片段进行思维导图创作,整篇课文同样可以采取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思维导图多被教师视作“教”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常在课堂上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完成阅读教学。事实上,思维导图也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的工具。它的作用不仅仅在课上,也同样适用于课下,它可以成为作业,甚至变身为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
当然,“自能”,并不是简单的“自己学”,而是学生“自觉主动学”、“自觉有能力学”,它少不了教师的指导。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从哪些角度绘制思维导图?如何结合自身特长进行个性化思维导图创作?这些问题都离不开老师的参与。一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了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就能真正踏上自主学习的快车道。
总的来说,借助思维导图实现“自能”语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